倒也没有出乎朱高煦和朱高炽两兄弟的预料。
在昨夜两兄弟议事的时候,对于这样的结果,两人就已经心中有数。
不过就眼前这事而言。
也无关对错。
群臣有群臣的思量,言语皆大明江山社稷。
并未故意于言语中,参杂何人的情感和思绪。
都是就是论事。
让人挑不出半分理来。
不过……
众人唯一的一点问题,则在于太过于保守,太过于谨慎了。
对于这个问题。
朱高煦要负很大的一部分责任。
毕竟当初在针对大明宝钞计划和变革的时候,他于其中耍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心眼,想要借此给朝中的某些臣子挖坑,企图让某些跳进去。
所以在那个时候。
很多东西,都说的比较抽象,亦全都是捡的好听的说。
致使,并未给群臣有多少压力。
让大伙没有什么危机感。
也正是因如此,让群臣忽略了一些潜在的危机。
当然所谓的忽略,就是不知道是这些个人真的忽略了,还是假的忽略了。
亦或者,揣着明白装糊涂,想要将计就计给他难堪,让他彻底下不来台,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能够坐到这个地位的人,一个个可谓都是人精。
而后。
朱高煦和太子爷两人彼此对视了一眼,交流了一下自己思绪。
短暂的沉默了片刻,朱高煦简单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微微上扬的嘴角处浮现出一丝笑意,对群臣的顾虑,索性直接明牌,不遮遮掩掩了,自己把自己挖的坑给平了。
随即,他冲着躬身行礼请求的群臣摆了摆手示意,幽幽开口道:
“大明宝钞”
“这个变革计划,可缓一缓。”
“不必如此着急。”
“毕竟国库的银两,与真正这些年朝廷所发行的宝钞数量,有着几千万两的差距。”
“当初在说着这个宝钞与银两互换的时候。”
“那时确实是本王考虑的不周,将一切都想的太过于美好。”
“未做最坏的打算。”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就像夏大人所言,万一有人知晓了中间数额的差距,知晓朝廷的底线,于百姓中散播谣言,致使所有百姓都将手中宝钞与银两全部兑换。”
“届时如若朝廷拿不出来。”
“那般乐子就真的大了。”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宝钞变革互换策略,本王建议暂缓一步。”
“以现有的银两为基础,先将倭国给彻底拿下,将倭国手中巨额银矿给握于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