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把两家的父母,张谭的爷爷、姥姥姥爷、苏莎的爷爷奶奶,都接去了北亰,无他,看奥运会。
张谭在北亰有好几套别墅,足够两家人居住。
奥运会在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整开幕,张、苏两家人,都坐在了鸟巢体育场,看着精彩的开幕式。
开幕式由第五代名导张超跨界执导,执导的节目,不比上辈子张艺谋执导的差,中国总是不缺能人。
在开幕式最后,由中国的著名音乐人、歌手王熙龙,和英国著名女歌手莎拉·布莱曼,一起合唱了北亰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
不错。
就是张谭创作的《我和你》,两个世界仿佛在这一刻重叠,奥组委依然采用了《我和你》作为主题曲。
“张谭,真的是你写的歌,成为了主题曲哎!”苏莎十分激动。
张谭抓了抓脖子,其实心里后悔莫及:“我不该创作这首歌,哎,估计这首歌会成为本届奥运会的短板。”
这纯属得了便宜还卖乖。
能被奥组委肯定,《我和你》自然有别的歌曲比不上的优点,对和平的诉求,很好的传达了目前中国需要对外发出的声音。
奥运会,不仅仅是运动会,也是政治的一部分。
……
疯狂的八月,一切目光都在奥运会赛场上。
最终经过激烈的角逐,中国代表队以51枚金牌总数,超过36块金牌的美国代表队,成为本届奥运会的最大赢家。这也是中国代表队,第一次登顶奥运会金牌榜,唯一差点,是奖牌总数还是没能超过美国。
随后北亰奥组委公布了奥运会的财务,支出193。43亿元,收入205亿元,收支结余超过10亿。
赚钱或许并不算多,但是以一届奥运会,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北亰,集中到了中国,让全世界都重新认识了一次中国。这是极好的,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社会凝聚力。
北亰奥运会在8月24日就结束了,但它发挥的影响,将会在很长时间,让中国得以受益。
这一个月时间,张谭也不全是整天看奥运,他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舌尖上的中国》,经过大半年的拍摄,总共十二集内容,绝大部分镜头拍摄完毕。张谭已经开始剪辑素材,预计将在十月份能够完成《舌尖上的中国》全部素材剪辑和后期制作。(未完待续。)
第319章 自断前程
九月底,央视旧大楼的录音间里,张谭已经连续一个星期往来于此了,录制《舌尖上的中国》的旁白解说。
旁白解说邀请的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副教授李立宏,李立宏毕业于北广播音系,声音浑厚深沉、音色稳健,有智者的韵味。主业是教授导演、表演的副教授,副业却是业内知名配音演员。
张谭在给纪录片寻找配音的时候,听到李立宏的声音后,立马拍板就是他了。
其实张谭自己的声音也很不错,干净清朗,只不过没那么浑厚,无法描绘出想要的感觉。
接到邀约,与中国最牛逼的作家、导演合作,李立宏二话不说,当即推辞掉一些不重要的工作,与张谭一起埋头录音间,一遍一遍念稿子,录制音频,寻找与纪录片最契合的效果。
与此同时,在九月的时候,央视也开始了对《舌尖上的中国》做宣传。
在中央一套、二套、七套、十套等频道,都有播放纪录片的习惯,在纪录片播放的结尾,纷纷打出了预告。
“衣食住行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选项,在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中,食物永远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每一道食物,都是对文明、文化的承载。10月8日至20日,本栏目每晚22:40,将播出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谭张导演带你领略中国人吃的文化。”
伴随着预告,播出的纪录片的片头,各种食材缓缓闪过。
有丰收的麦穗。有柔和的面团,有金黄的馍馍。有香嫩的豆腐,藕片、年糕、竹笋……所有的素材。伴随着如同山水画一般渐进渐出的方式,最终汇聚成一片由山水组成的五花肉,一双筷子将五花肉夹住。
闪现出“舌尖上的中国”六个汉字,和英文字母。
这段片头,画面极其精美。
高清数字格式的画面,经过大成本的后期处理,不仅完美的还原出了食物本身的美感,而且通过饱满富有光泽的色泽,更进一步凸显了食物的魅力。那股诱惑力。仿佛要突破电视机荧幕阻拦,扑面而来。
美丽、真实!
山水画的剪辑手法,更让纪录片的风采,别具一格。
这仅仅是一个片头而已,真正体现出《舌尖》高人一等质量的,还是纪录片的正文。
“谭导,这些画面真不错,用高清摄像机拍摄,太逼真了一点。”央视七套纪录片部门主管韩志东。看着录音室电脑上播放的画面,由衷的赞叹。
张谭拿着记录解说词的台本,点点头:“毕竟是花了大价钱制作出来的,一分钱一分货。拍美食题材,色香味中的‘香’和‘味’都没办法呈现,只能加大‘色’的效果。挖掘美食本身的内涵。”
“你们拍的这些画面,我看一次感觉饿一次。我个人觉得你这个纪录片,拍摄的质量相当高。就是不知道观众能不能接受。我们国产的纪录片,说实话,受众群体太小了,想要引起关注,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