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没事了,再见。”李夕明显地愣了下,还算识相,很快挂了线。
其实他并不排斥女方主动,感情这种事谁碰上了都难以控制;再说他自己也不是张白纸,平时圈子里朋友起哄,也会转些花花肠子。可这个陈串串,不说她跟李夕、李夕跟这边的种种牵扯,光是那股子什么都不懂还心气儿特高的劲儿,张衡自觉消受不起。
这短信也不用回,回了反而尴尬。
张衡只觉得胃里难受得厉害,跟钓钓他们说多少次了,白的啤的这么混着来不行,不听,结果他嘴里到现在还不是个味儿,得去倒杯水喝。希望老妈睡了,别还缠着他问东问西,相亲这事,到此为止。
转眼一年
陈串串
人算就是不如天算。
一路读书上来,陈串串的成绩都是有惊无险:刚好够上重点高中、刚好够重本线、刚好有资格保送研究生。她知道在大多数人眼里,这运气很好,老爸老妈他们也常感慨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不用为她的学习操心。
可说老实话,读研并不是她自愿的。
她也曾试着找工作,但僧多粥少的客观情况让人不寒而栗:去参加学校在体育馆办的大型招聘会,上百个展位,能提供的职位明显有限,求职的人却黑压压地看不到头,队伍一直排到了体育馆外面的塑胶跑道上还绕了个圈,场景蔚为壮观。
所以尽管对专业不算很热爱,她还是选了保研这条比较好走的路。不过她自知:其一,没什么上进心就不要妨碍别人;其二,自己的成绩没有好到能跟那些年年拿一等奖学金的去争名导师;其三,就算争到了,现在讲究个宽进严出,碰上个把要求严格的导师,能不能保住全尸都成问题。因此,当初保送挑选导师时,权衡之下,她选了刚从省社科院调来的一名博导,猜测他对学校环境不熟应该不会要求太苛刻。
结果是猜对了一半一半:
导师姓萧,四十多岁,可能因为学历史的关系,显得十分沧桑,在她们学校带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只有两个,还都是女弟子——虽然言语上没说什么,但跟对门儿住的经管的院长导师一群男弟子前呼后拥的架势一比,伤感溢于言表——治学很是严谨,好在生活态度却极放松,算是陈串串无意中淘到的宝。
这不,才小半年,陈串串本科四年被磨灭得差不多的专业热情现在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和原本同班却不熟稔的同学也因为选了同一个导师而成了朋友。
师母姓连,看着倒年轻,省社科院副教授,很有距离感的知性气质着实让她们膜拜了一阵儿,一个多学期接触下来才知道,人不可貌相,老话就是至理:做学问时连师母毫不含糊,放到平时也就是一标准的家庭妇女。
“咱们跟萧老师约的是十点吧?”
周英,陈串串的同门,大了她将近一岁,很贤良淑德的一个女生。周末,萧老师让她们去家里玩,因为都领教过师母不怎么样的厨艺,于是周英提议到walmart买些半成品方便做饭。
“没错,现在过去来得及。”陈串串点头,手上的东西不少,有点勒手。
大包小包地到了导师家,敲开了门,迎出来的是笑容可掬的连永红。
“点点,还记不记得我?”前面的周英见了师母怀里的宠物狗,提着的袋子随手往地上一搁就接了过来,抱着又揉又搓。
陈串串怕狗,只能绕开,跟从书房里踱出来的人打招呼:“萧老师。”
“嗯。永红,”萧天成手里握着电话问妻子:“要不要再给乐乐打一个?”
“不用。她说了,在路上。”连永红忙着提袋子,根本顾不上在外疯玩的女儿。
“连姨,呆子给我。”萧老师身后闪出个人影,上来麻利地接过她手里的东西,拎进厨房。
陈串串愣了下,原来外国友人先到一步。好意思呢,36岁的老男人,管人家连老师叫“姨”,装嫩。
是这学期跟着她们插班学习的韩国留学生。
刚开学的时候,学工办的巩老师不知怎么想的,派从没当过学生干部的陈串串担任班长,新官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分发研究生证。那天她刚发完一摞蓝色小本儿,回到寝室就接到电话——
“泥号。”是她从没听过的怪腔怪调:“是陈船船班长吗?”
“我是。”
“我是yin zong huan,汉国来的。”
哦,听说过,还以为是个年轻人,听着声音可不像:“什么事?”
“我听说烟酒生要换薛生证,留学生好象要单度办,能不能——请你绑忙。”
当然。“你的名字具体怎么写?”她手头名单上可没有。
“印,大印的印;宗,祖宗的宗;焕,焕然的焕。”
这几句倒说得标准,看来是被问过多次。当时陈串串随手抓了张纸记下:“这样吧,明天早上第二节课后,你带一张一寸照片,到逸夫楼,我在门口等你。”
“衣服?一村?”
欧拔,你真是不经夸。陈串串心里快笑翻了:“‘四’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