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几位反应过来的乡亲开始行动。有的扯着嗓子开始大喊失火,有的直接挨家挨户地敲门请他们一起帮忙救火,有人则折返跑去通报义勇消防队。
老梅村向来民风热心,一知晓是邻居起了大火,壮丁们毫不推辞,急忙抄起水桶奔去就近的灌溉沟渠打水要来灭火。
村民们提着沉甸甸的水桶往陈家
的方向跑去。
没想到跑没几步,天空突然下起滂沱大雨,那席卷陈家的狂妄火苗在顷刻间沉至院墙之下,消失在视线之中。
大伙瞬间全淋得一身湿,愣在那边不知这下子到底还救不救火。
冰冷刺骨的北风一刮,便在冬夜里冷的直发抖。
陈府那庞大的宅邸由黑花岗石与青斗石砌建而成,乌压压高耸的黑石墙既低调又气派,对于纯朴的乡亲来说总有股距离感和压迫感。
而这大户宅院也不显山露水,四面方正的长墙完全没有窗眼可令人窥视。
老实的乡民们又好奇里头情况,又不敢自行贸然进入察看,一时之间也只能在门外对内一声一声叫喊。
不久,接获通报的警察比消防队早一步赶来。
大家终于松了口气,心想总算有人能作主了。
警察远远就听见村民的叫喊,而陈府上下起了大火,不但没有任何人奔出、求救,还始终悄无声息,便惊觉出大事了。
一赶到面对街道的大门,发现门根本没闩上,确定门的温度不高后,两名警察便急忙小心地推开大红色的门扉。
那厚重的大门“嘎咿”一响,往内敞开。
众人无不屏息地引颈探看。
没想到,一进去便又是一堵横墙挡住了去路。
大伙一时也看懵了,纷纷询问警察这是什么。
然而,警察又怎么能知道呢?
即便是较普通乡民稍微见多识广些,也不见得就有机会了解这种大宅门。
当时社会普遍贫穷,普通人尚且有个遮风避雨的平房,能有个三合院的就已经算是家境小康了,四合院那得是多大的福气,不是一般高级官员或从事大买卖的商贾根本连想都不用想;像陈府这样的深宅大院就甭提了,普通人猜八辈子也不知道里头会有什么玄机。
一行人随即又发现,这道遮挡视线的“影壁”左、右边都有扇垂直墙面的“屏门”。
左边的屏门半掩,推开后便是“窄院”。
甫进院便能明显感受到一股与门外不同的暖意。
不过大家看见院子没起火,到处都被雨打的湿漉漉的,紧张不安的心也缓了下来。
彼此互看一眼,都发现眼神镇定了不少。
不过从院子的狭窄占地来看,这仅是陈家的“外院”,肯定还有其他门路可以通到里头。
这时,所有人都注意到院子一头长墙中,开着的“垂花门”。
那如大门一样鲜艳的红色,正如张着血盆大口的蟒仙,阴险地等待着众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