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
“酒罐?”
“Wrong。”
“我操,I 服了你,猜不出来。大哥啊,痛快点告诉俺行不?”
“哈哈,我来告诉你,我这兄弟人送外号‘酒桶酒罐…一边站’。怎么样?NB不?”老黑哈哈大笑。
“NB;不是一般的NB。”
“服不服?”
“不服。”
“那你想咋地?”
“赌一把。”
“小二,上酒!”
一个十来岁的小二,带着倌帽,麻利的题了两坛酒上来,单眼瘦脸,竟是失踪许久的段士心。
“酒来了,三位慢用。”
“这么小就来当童工啊?”老黑看到士心感觉心里有点酸酸的,“生活它咋就这么难呢。”
“别管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咱又不是皇帝老子,管不了这么多。”关东佬说着已经把三碗全部满上了。
“操,你这叫人话么?人家小小年纪就出来受罪,你他妈的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啊?怎么做人的?我真像一巴掌把你踹出去。”大胡子气得直哆嗦。
“好的,你用巴掌把我踹出去吧,求你啦!”关东佬开始拿这句话埋汰大胡子。
“我……算求了,喝酒!”大胡子无语。
“人生本就有很多不平事,管不清啊!”
“唉!”
“唉!”
“喝酒!”
失意1
且说,当时江湖上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个人要想成名,在江湖上立足,就必须拜名门习武(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但却是大多数人选择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而同台阶一样,所有的武校也是分层次的,这里所说的层次是指:刚开始时你需要进的习武之地江湖上称之为武场。当你的武功修为到达一定程度时,就可以通过和武场同门及相同层次的人比试,符合一定的条件才可以进入更高一级的山庄、进一步到武学山庄修习,如此循序渐进,直到你在武学山庄完成所有要求,武功及各方面达到一定程度才算是一名合格的武者,这样你也就可以提起手中的长剑,抬头挺胸的行走江湖了。
自古文武不分家;就连学习的过程也一样;只是学习的内容不同。而在这个时代出现的武学教堂便是现在中国教育制度的最早典范。
同一层次的武场或是武学山庄也有名气大小之分,从名武场或是武学山庄出来的人总是要更得江湖人的尊重,也更好在江湖上混。最大的处就是这些人也往往更容易成名,不论是在江湖还是官府。
所以,每一年比武后揭榜的日子总是引起每一格江湖人的关注。当然,关注的原因就各有不同了:有的人关注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女儿在里面;有的人关注是因为想看到平时同自己有过节的人脸上痛苦失落的表情;有的人关注是因为他觉得每一次的揭榜都关乎着以后整个中原武林的兴衰,甚至国命的康健;也有人关注纯粹就是闲得无聊来凑凑热闹……于是乎,抱着各种各样心态的人,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僧或俗、或人或鬼都在翘首以盼。
可往往看完之后就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了!
独自闯荡江湖的段士心此刻为了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又不让古寒星知晓,只好改了名姓,叫石心,干脆利落!浑浑噩噩的在江湖上转悠了一段日子之后,他竟然进了著名的成中武场。这对他来说简直比和尚娶到了尼姑还意外,可是武场之外还有山庄,人的欲望往往随着自己高度的增长而攀升滋长。
半月的时间,石心就在焦急地等待中度过,心中充满期盼,但隐隐中又有一丝不安的感觉。他狠狠甩了甩头,对自己说,别那么没有出息,不就是能不能进一所好武学山庄的问题吗?有什么大不了的,把心放开,相信自己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成名的,一个好的武学山庄并不意味着成功,而一个差的武学山庄也并不意味着失败,人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不是吗?
也许他想得确实不错,可惜这种程度的安慰,与他想上名牌武学山庄的欲望相比,简直就拿跳蚤去喂一只想饿三天的狼般微不足道。
不过不论结果是好是坏,时间不会因任何事而停留,该来的总会到来,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
终于,揭榜的日子到了,成中武场近千名弟子、他们的家人还有一些热衷于此的人物早早的就来了。
乘车的、骑马的、坐轿的每个人脸上都写着不同的表情。
武场的师父们倒是相当会合理利用资源,原本剥落的墙皮此刻都被几张大红榜盖的严严实实,乍看之下,竟也十分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