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云这段时间也想明白了,调自己回来担任兵部尚书,虽然有看重的意思,是李治施恩的手段,表示信任自己,但是未尝不是让自己远离军队,尤其是海外的兵权,万一自己有了私心,李世民担心儿子掌控不住。
想到李世民临死之前还能做出如此多布置,薛云就佩服不已,不愧是做了二十多年皇帝的人,早就考虑好了,即便病得突然,也没有让大唐动荡。
薛云安心做一个吉祥物,没事就在家陪孩子,或是看望,拜访一些朋友,名人。
马周和岑文本身体有所好转,虽然无法上朝,不过再活一两年应该没有问题。
趁着他们还活着,薛云让他们有空就帮忙写几副名篇,借口是教育子女,让他们临摹。
都知道薛云是个武将,书法很一般,也就没人知道他还有其他心思。
褚遂良当然要给薛云的面子,就连长孙无忌都送上了他写的《两仪殿赋柏梁体》
绝域降附天下平,李世民
八表无事悦圣情。李神通
云披雾敛天地明。长孙无忌
登封日观禅云亭,房玄龄
太常具礼方告成。萧瑀
柏梁体又称柏梁台体,柏梁台诗,一般古体诗只要求双句押韵,近体诗则多是首句入韵,隔句押韵,这种诗每句七言,都押平声韵,全篇不换韵。柏梁体是七言诗的先河。据说汉武帝筑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句句用韵,所以这种诗称为柏梁体。
最有趣的地方是这种诗是一人一句,虽然只有长孙无忌一个人的笔迹,这一副书法留在以后也是极品,薛云自然要好好保存。
除了朝廷重臣,名人也不能放过,唐玄奘亲笔抄写的经书十卷,李淳风的道经十卷,还有袁天罡留下的道经两卷。
经过一番努力,薛云弄到了三品以上大臣书法字画三百多份,各种典籍上千,还有两晋隋朝的重臣名人字画上千,秦汉时期书法字画两百。
好东西当然不能只留下孤本,书法让儿女临摹,当做他们的学业,书画就让老婆带人临摹,商业街那些精通书画的女人还是有不少,画出来之后,薛云用自己的印章盖上去,除了薛子义鉴赏的私印,还有他兵部尚书,越国公,骠骑将军的大印。
不管字画值不值钱,就自己这几个印章,只要保管到后世,那也是价值不菲,何况他的私印还是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亲手刻的。
随着阎家兄弟官职提升,现在想求他们的字画都难,更别说刻印了。
为了保存典籍,薛云想到了活字印刷,反正那玩意简单,请匠作监工匠刻字,然后找几个小官排版就行了。
薛云出钱印刷,各种典籍都印刷了不少,最少的也有上百本,孤本和少见的更是印刷了上千本。
薛家的书籍,李玉燕娘家的书籍,独孤金凤家,郑丽婉家,魏家,薛云能够找的朋友,都让他们把一些书籍贡献了出来。
听到薛云如此喜欢书籍,李治还允许他去借用皇家的书籍。
薛云也没有客气,购买了大量纸张,请了不少人开工。
要做就做最好,薛云又请工人开采石头,在商业街附近修建了一座藏书楼。
全石头修建,预计是两层,一楼看书,二楼藏珍贵的书籍。
一楼书籍免费看,二楼的就需要条件。
薛云印刷的书籍,有不少都有批注,自然非常受欢迎,只不过他身份高,身份不够的人找不到门路借阅。不少人都对还在修建的藏书楼期盼不已。
除了书籍,藏书楼所有东西都是石头的,就连凳子和桌子都是一样。按照薛云的规划,藏书楼四周一圈是书架,中间则是一排排桌椅板凳。
除了地面,地下还有一层,地下是仓库,预防将来书籍太多,可以轮换着摆放。
这就是薛云的设定,一来是皇家那么多藏书还在印刷之中,二来则是那些珍贵书籍,想要看的话,就需要贡献。
对藏书楼做出贡献的人就能免费看,甚至购买。而要对藏书楼做出贡献,就得贡献藏书楼没有的书法字画,典籍古籍。
藏书楼不会要原本,你贡献出来,印刷之后就还给你,想来应该会有不少人愿意,不愿意也不勉强,反正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