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运输物品更多,从岭南沿海而上,顺风顺水,一个月就能把货物运送到长安,尤其是粮食,南方的粮食大量运送到关中,用船只运送,可以极大减少损耗,足以弥补造船的开支。即便不运送货物,也能当做渔船,让水师自给自足。”
“运送粮草的船只,完全可以由商人来打造,朝廷没有必要增加这一笔开支。”长孙无忌摇摇头道。
“不停的造船才能让技术进步,这也是为朝廷陪养工匠,岂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让给商人。”薛云反驳道。
“此事不必争执了,就按照越国公的意思办,兵部统计府兵家眷,把他们妻儿送到他们身边。”李治可能不想他们争执,开口下了定论。
“陛下英明,府兵有妻儿在身边,不但会感激朝廷,感恩陛下,而且能对儿子言传身教,为大唐陪养更多的府兵。”薛云恭维道。
这是第一次与长孙无忌正面对上,薛云心里有些不爽,老家伙安排儿子到兵部就算了,你居然插手府兵调动,这就不能忍了。
思考了两天,薛云决定主动出击,给长孙无忌找麻烦,你不是不想李绩回长安吗,我把京城搬去洛阳,看你到了洛阳又怎么兴风作浪。
“陛下!关中土地经过几千年耕种,早已贫瘠,粮食产出远低于其他地方,加上关中不耕种的人多,每年粮食都不够吃,需要从其他地方运输,先皇在时就考虑迁都,只是朝廷对外征战,所以没有定下迁都时日,如今四海升平,臣觉得正是迁都的好时机。”
迁都的事情,李治听李世民说过,也了解缺粮的情况,薛云提起,他就有些意动。
不等李治开口,长孙无忌就猛的起身反对道:“陛下,迁都一事,老臣以为不妥!”
“太尉以为哪里不妥?”长孙无忌的反应,薛云早有预料,转头淡淡的问道。
长孙无忌在长安耕耘几十年,大部分实力都在长安,或者说关中,他又怎么可能同意迁都去洛阳,洛阳那边的世家可不会欢迎长安的勋贵。
当然,洛阳世家欢迎迁都,但是迁都之后就是两个地方的家族争斗。
“迁都不但关系到陛下和宫中上万人,还有朝廷群臣和家眷,这么多人去洛阳,住处都是一个大问题,还有兵马调动,不但非常麻烦,而且花费极大。
陛下刚继位就迁都,老臣还担心百姓愚昧,非议陛下不敬先皇,虽然说关中粮食不足,但是从洛阳运送过来,也用不了多大功夫。”长孙无忌分析道。
“陛下,臣觉得太尉言之有理,迁都洛阳,势必会调动大量兵马过去,如此一来,对蜀中和安西都护府的支援力度就弱了。”褚遂良附和道。
所谓支援力度,其实就是威慑力,只是说得含蓄而已。
薛云笑了笑道:“二位此言差矣,迁都又何必调动大量兵马,洛阳本就有兵马驻守,除了宫中宿卫,根本不用调动其他人马。
至于陛下和宫中的人,我觉得也没有问题,洛阳宫中本就有宫娥,又何必调动太多,毕竟长安依旧是都城之一,陛下可时常巡视。迁都洛阳,南方粮食半月可至,而且洛阳本身就是平原。”
薛云推动迁都,他是觉得这样本身就对朝廷有好处,而且可以让李治远离武才人,避免历史的惯性。
“贞观四年,斗米四文,如今长安人口增加,关中人口增加,太尉可知道粮食价格?斗米二十五文,足足增加了六倍,再过几年呢?
长安大,居不易!迁都洛阳可以缓解这一状况,粮食价格也会降低一些。”薛云转身,伸出巴掌比划着沉声道。
不等长孙无忌说话,薛云提高声音继续说道:“迁都洛阳,可以对洛阳城重新规划,普通百姓搬迁到城外,合理划分土地,他们生活反而更加轻松。”
“搬迁百姓数量肯定不少,你又如何保证他们会生活得更好?重新规划,势必要大动土木,这一笔巨大花费,钱财又从何而来?”知道李治穷,长孙无忌就咬着花钱多这个问题不放。
果然,听到花钱,李治眉头就皱了一下,没办法呢,陪葬品掏空了私库,国库又不能动,提起钱他就心痛,那么多宝物,他也想留几样的。
“呵呵!太尉你治国厉害,但是你却不通民事,搬迁百姓,自然要给他们补偿,房屋土地也得安排妥当,不能让百姓没有地方住,没有土地耕种。
不说洛阳附近,河南河北,幽州辽东,哪里不大量缺少人口,只要补偿给足,极少人不愿意的。”薛云笑着道。
听到薛云的笑声,长孙无忌觉得非常刺耳,他已经明白,这是薛云对他的报复。
不等他反驳,就听到薛云又说道:“大兴土木谁说要朝廷花钱了?即便花钱,这也是一件大好事。”
“呵呵,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朝廷花钱是一件大好事,不知越国公能否为我们解惑?”褚遂良摸着胡须,笑着问道。
“看你诚心请教,我就教教你!”
无视褚遂良笑容僵硬的表情,薛云自信的说道:“修建商业街,虽然先后投入价值二十多万贯的物资,但是修建完成之后,就成倍的赚回来了,而且还修出来一个繁华的商业区,从这边赚到钱的人极多,百姓也有许多受到益处,安置了上千伤残府兵。
还有先皇下旨修建的大明宫,虽然动用了极多的民夫和钱财,但是你们去算过,有多少人受益吗?要知道招募的那些民夫可是给了工钱的。大明宫修建好几年,长安城附近的百姓,收入增加了许多。”
“我还是不明白,虽然百姓有不少挣了钱,但也耽误了他们耕种,换句话说,即便不帮朝廷修建宫殿,他们也能做其他的事情挣钱啊。”褚遂良嘴角上扬,面带讥笑,摇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