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石门开最经典10个故事 > 第30部分(第3页)

第30部分(第3页)

“过去每年 40 块,现在好了,连看病的钱算在一起,一年能有 260 块。” 笑波在他脸上抖动,舒展的皱纹里蓄着一种满足。 正午的太阳亮得耀眼,像一个熔金的盆。 当年罗历戎的指挥所,已被辟为清风店战役纪念室。 院子不大,灰色屋脊上长着一簇簇衰败的蒿草,门楣的油漆早已剥脱,

东西厢房锁着。打通的三间北房里,挂着几张照片、作战图和朱老总题写的 诗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院子里坐着两位老人,是县武装部部长特意为我找来的采访对象。一个 叫李正义,当年西南合村的党支部书记,1939 年入党。一个叫刘福子,打清 风店时的民兵排长。

武装部长为两位老人各敬了一支烟。淡蓝的烟雾飘飘袅袅,扯动着脑海 深处那丝丝缕缕的记忆。

“那一仗下来,这村子简直都要不得了。房盖炸的尽是窟窿,地上没有

3 尺平地。死的人多了。顽军的尸首,整整拖了 3 天。咱们的人也整整抬了 3 天。远远近近的大树,家家户户的门板,连箱呀、柜呀什么的,都锯了、拆 了,做成了棺村。一直到来年开春,这村里还有一股散不尽的血腥气。”

风吹过来,杨树叶发出哗哗的声响,仿佛涌过来一股浪。我从院子里走 出来,在老人的指点下,来到昔日掩埋烈士的那片墓地。这里已经又种上了 庄稼,翠绿的麦苗鲜嫩得像汪着一层水,间或点缀着几片金黄的油菜花地, 花开得正闹,惹得蜂飞蝶舞,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那个古老而庄严的话题,重新悬浮于脑际。关于战争;关于和平;关于 军人??

无疑,每一个善良的人都向往和平,然而,当人民的利益需要他们走进 那埋葬邪恶的硝烟血火,这种投入,这种流血,便成为每个军人崇高而神圣 的使命。

不少人倒下了。倒在了风雨交加的夜晚,倒在枪林弹雨的黎明。 他们并不后悔,因为,正是这千千万万生命编织的纤绳,才拽出了新中

国那红艳艳的光明;正是这点点滴滴侵入大地的热血,才奠基了子孙后代的

安宁。如果没有那些义无反顾地走向死亡的军人,和平的阳光怎么肯如此慷 慨地普照大地。

我仰起头,天空蓝得透明。那只“累了”的鸽子,仿佛正站在人类的屋

顶,遥望,一块金黄的斑点,停泊在空间与时间辽阔的海面。石家庄。 靠近红军路有一座部队干休所。淡紫色的斜晖从颤抖的树叶缝隙间筛

下,映着那一栋栋造型别致的小楼。住在这里的人,大多是昨天那场战争的

幸存者。尽管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却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归 宿。时值黄昏,笔者踏进这个绿荫匝地的小院。院子里的人,活得那么散淡 洒脱,又那么匆忙扎实。有的手里提着满满一篮青菜,大概刚从自由市场归 来;有的步履蹒跚地追逐着孙子,地上印着一长一短两个身影;有的汗流浃 背地经营着门前那块巴掌大的试验田,乐滋滋地栽着刚刚从特种蔬菜生产基 地淘换来的新品种——美国绿菜花;有的正在草坪里练气功,双臂缓缓浮动, 一招一式都透着独特的韵味。从外表上,你很难看出,他们曾经是怎样的一 群人。这个院子我已经来过不止一次了,很多人都接受过我的采访。就是这 些貌不惊人的老人,当他们不经意地拉开抽屉,你会发现,里面竟躺着那么 多奖章。他们很少向人炫耀,甚至连自己的儿孙们都不知道。昨天的战火把 他们锻造成了英雄,他们又把荣誉还给了昨天的历史,留给自己的,只是那 悠远的回忆,无尽的怀念,和那曾经被子弹咬过的一块块紫铜色的枪疤。

他们是幸运的。他们额头的皱纹,同时连接着昨天和今天,他们是最懂 得战争与和平的一群人。

一个雨后初霁的早晨。 笔者再次来到石家庄解放纪念碑前。

一所小学校正在这里举行少先队员入队仪式。鲜艳的火炬旗帜在蓝天下 飘摆,铿锵的队鼓叩击着太阳的足音。一双双纯净的眼睛凝神地望着高耸的 纪念碑,仿佛在与历史进行一次深长而动情的对话。

授巾仪式开始。

看着那一团团炽烈的火苗,把一张张小脸映红;看着那一条条高举过头 顶的红领巾,汇聚成一片飘动的红霞。我的心不由得沸腾起来。 20 多年前, 我也是在纪念碑前入的队。红领中是红旗的一角。

红领中是烈士的鲜血染成。 这质朴而深刻的道理,曾深深地镌刻在我幼小的心灵,托举着我的精神,

托举着我的人生。 转眼,又是一代人?? 鼓点还在继续,队旗还在飘摆。 我悄悄地走开了。

走出一段路,再回首望那纪念碑。在鳞次栉比的楼群中,它还是那么高 大,那么威严,犹如历史长河中一根高高耸立的桅杆,俯瞰过去,俯瞰现在, 也将同样俯瞰未来。

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人,不管你是否从中领悟到什么,意识到什么,它 的存在,本身对社会就是一种昭示,一种鞭策,一种警醒。它是昨天的一个 缩影。

它是历史的一双眼睛。 它是民族的一份财富。

我深信,不管过去多少年,它将永远是这个城市生命的根,跃动的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