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玉楼:这里指南宋宫苑。侧:轻寒貌。②天津桥:宋代汴京的名胜之地,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洛水上。这句话是说这支曲子曾经在汴京(尚未沦陷时)听过。③三十六宫春草碧:宫苑里都已长满碧草。暗示国土沦亡,宫中无人。④昭华:宫中女官名,这里泛指妃嫔们。⑤一声落尽短亭花:短亭,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行人休息,也是送别的地方。花,梅花,即《梅花引》,笛曲名。这句是说,笛子里吹出离别的曲调。⑥归未得:不能归(回北方)。
【简说】
这首词借笛声抒发了亡国破家之离恨。上片首句点题,以“春寒侧”、“暮寒吹玉笛”,两个“寒”字定准了本词的基调。尽管笔下铺排了宫苑“玉楼十二”座,仍感到寒气袭人、寂寞悲凉。此时未见吹笛人,已洞见其内心的愁苦。吹出的曲子,是过去在汴京听到过的,于是又蓦然联想到而今那些宫殿里已是遍地秋草荒无人迹了。下片直接把笔触引向眼前的社会:徽钦二帝被掳走,多少宫妃们也一去无消息。眼前只见大江东去、青山无语、暮色低垂,著入“空”字,凭添了万种惆怅。耳边又传来笛子吹出的离别调,多少南渡的人士不能归故乡。这首词妙在以笛声贯穿始终,烘托出浓重的氛围,以供读者思想驰骋。
(本章完)
。“若将眉黛染情深,直到丹青难画处”,无限的痴情幻化为一个强烈而奇特的念头:用什么来渲染这满怀的离怨别愁呢?假如用画笔的黛粉做颜料来画这缱绻的离情,那么我一定要尽情涂抹,把这幅风流蕴藉、凄婉哀怨的图画渲染到不能渲染的时候为止。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可染又不可染尽的图画,妙趣天成,实在是令人称奇。
玉楼春(无名氏)
闻笛
玉楼十二春寒侧①,楼角暮寒吹玉笛。天津桥上旧曾听②,三十六宫秋草碧③,昭华人去无消息④,江上青山空晚色。一声落尽短亭花⑤,无数行人归未得。
【注释】
①玉楼:这里指南宋宫苑。侧:轻寒貌。②天津桥:宋代汴京的名胜之地,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洛水上。这句话是说这支曲子曾经在汴京(尚未沦陷时)听过。③三十六宫春草碧:宫苑里都已长满碧草。暗示国土沦亡,宫中无人。④昭华:宫中女官名,这里泛指妃嫔们。⑤一声落尽短亭花:短亭,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行人休息,也是送别的地方。花,梅花,即《梅花引》,笛曲名。这句是说,笛子里吹出离别的曲调。⑥归未得:不能归(回北方)。
【简说】
这首词借笛声抒发了亡国破家之离恨。上片首句点题,以“春寒侧”、“暮寒吹玉笛”,两个“寒”字定准了本词的基调。尽管笔下铺排了宫苑“玉楼十二”座,仍感到寒气袭人、寂寞悲凉。此时未见吹笛人,已洞见其内心的愁苦。吹出的曲子,是过去在汴京听到过的,于是又蓦然联想到而今那些宫殿里已是遍地秋草荒无人迹了。下片直接把笔触引向眼前的社会:徽钦二帝被掳走,多少宫妃们也一去无消息。眼前只见大江东去、青山无语、暮色低垂,著入“空”字,凭添了万种惆怅。耳边又传来笛子吹出的离别调,多少南渡的人士不能归故乡。这首词妙在以笛声贯穿始终,烘托出浓重的氛围,以供读者思想驰骋。
(本章完)
。“若将眉黛染情深,直到丹青难画处”,无限的痴情幻化为一个强烈而奇特的念头:用什么来渲染这满怀的离怨别愁呢?假如用画笔的黛粉做颜料来画这缱绻的离情,那么我一定要尽情涂抹,把这幅风流蕴藉、凄婉哀怨的图画渲染到不能渲染的时候为止。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可染又不可染尽的图画,妙趣天成,实在是令人称奇。
玉楼春(无名氏)
闻笛
玉楼十二春寒侧①,楼角暮寒吹玉笛。天津桥上旧曾听②,三十六宫秋草碧③,昭华人去无消息④,江上青山空晚色。一声落尽短亭花⑤,无数行人归未得。
【注释】
①玉楼:这里指南宋宫苑。侧:轻寒貌。②天津桥:宋代汴京的名胜之地,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洛水上。这句话是说这支曲子曾经在汴京(尚未沦陷时)听过。③三十六宫春草碧:宫苑里都已长满碧草。暗示国土沦亡,宫中无人。④昭华:宫中女官名,这里泛指妃嫔们。⑤一声落尽短亭花:短亭,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行人休息,也是送别的地方。花,梅花,即《梅花引》,笛曲名。这句是说,笛子里吹出离别的曲调。⑥归未得:不能归(回北方)。
【简说】
这首词借笛声抒发了亡国破家之离恨。上片首句点题,以“春寒侧”、“暮寒吹玉笛”,两个“寒”字定准了本词的基调。尽管笔下铺排了宫苑“玉楼十二”座,仍感到寒气袭人、寂寞悲凉。此时未见吹笛人,已洞见其内心的愁苦。吹出的曲子,是过去在汴京听到过的,于是又蓦然联想到而今那些宫殿里已是遍地秋草荒无人迹了。下片直接把笔触引向眼前的社会:徽钦二帝被掳走,多少宫妃们也一去无消息。眼前只见大江东去、青山无语、暮色低垂,著入“空”字,凭添了万种惆怅。耳边又传来笛子吹出的离别调,多少南渡的人士不能归故乡。这首词妙在以笛声贯穿始终,烘托出浓重的氛围,以供读者思想驰骋。
(本章完)
。“若将眉黛染情深,直到丹青难画处”,无限的痴情幻化为一个强烈而奇特的念头:用什么来渲染这满怀的离怨别愁呢?假如用画笔的黛粉做颜料来画这缱绻的离情,那么我一定要尽情涂抹,把这幅风流蕴藉、凄婉哀怨的图画渲染到不能渲染的时候为止。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可染又不可染尽的图画,妙趣天成,实在是令人称奇。
玉楼春(无名氏)
闻笛
玉楼十二春寒侧①,楼角暮寒吹玉笛。天津桥上旧曾听②,三十六宫秋草碧③,昭华人去无消息④,江上青山空晚色。一声落尽短亭花⑤,无数行人归未得。
【注释】
①玉楼:这里指南宋宫苑。侧:轻寒貌。②天津桥:宋代汴京的名胜之地,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洛水上。这句话是说这支曲子曾经在汴京(尚未沦陷时)听过。③三十六宫春草碧:宫苑里都已长满碧草。暗示国土沦亡,宫中无人。④昭华:宫中女官名,这里泛指妃嫔们。⑤一声落尽短亭花:短亭,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行人休息,也是送别的地方。花,梅花,即《梅花引》,笛曲名。这句是说,笛子里吹出离别的曲调。⑥归未得:不能归(回北方)。
【简说】
这首词借笛声抒发了亡国破家之离恨。上片首句点题,以“春寒侧”、“暮寒吹玉笛”,两个“寒”字定准了本词的基调。尽管笔下铺排了宫苑“玉楼十二”座,仍感到寒气袭人、寂寞悲凉。此时未见吹笛人,已洞见其内心的愁苦。吹出的曲子,是过去在汴京听到过的,于是又蓦然联想到而今那些宫殿里已是遍地秋草荒无人迹了。下片直接把笔触引向眼前的社会:徽钦二帝被掳走,多少宫妃们也一去无消息。眼前只见大江东去、青山无语、暮色低垂,著入“空”字,凭添了万种惆怅。耳边又传来笛子吹出的离别调,多少南渡的人士不能归故乡。这首词妙在以笛声贯穿始终,烘托出浓重的氛围,以供读者思想驰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