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陈文轩和张璐也披星赶月的,根据周静秋和李冰的解释手抄着。
这年头会写字的,一般字写的都不丑,两本翻译过来的水文资料,自己工工整整的,一本被陈文轩连同那本俄文资料一起送回了县档案馆。
剩下一本则留着接下来实地勘探使用。
1974年2月6日,元宵节,天朗气清,暖阳高照。
这两个星期,几人是一天也没休息,体力劳动虽然辛苦,但这样赶工的脑力劳动也并不轻松。
每天从一早忙碌到晚上十一二点,墨水都用了好几瓶,钢笔也写坏了一两只。
这天三人为自己放了一个假,准备好好的休息一天。
后世人们衣食温饱,所以休闲的节目、形式也是多彩多样,以前元宵节,陈文轩是每年这天都会去秦淮河去老东门感受人潮汹涌的灯展。
听玉厚舅说,以前正月十五晚上,双水村不仅会闹秧歌,石圪节村、罐子村、下山村,以及周边的五六个村还会来双水村打彩灯,转九曲。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了。
虽说才刚二月,但今年的天总感觉暖的早些,柳条绿绿的开始抽青,槐树榆树也露出花点,向阳的坡地上苦菜、小蒜、荠菜等野菜也生机勃勃的钻出了地面,就连村里为数不多的几只鸭子也早早的下水了。
晚上吃完饭,见到外面也不冷,三人便搬着凳子小桌子坐在院子里,嗑着瓜子,赏着月。
听着陈文轩俏皮的说着十五的月亮十六元,特别是最后一个元字重重的发音,张璐和周静秋听明白后都咯咯的笑了起来。
这两个星期来虽然忙碌,但周静秋的精神却是越来越好。
往日里,周静秋因为家里的事,又因为一直感觉自己是在依附于陈文轩和张璐,虽然两人从未说过什么话,但周静秋内心总是有种自卑的感觉。
如今因为陈文轩自己加入了小水利发电站计划,发挥着自己懂俄语的优势,虽然忙碌但周静秋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这种忙碌充实感觉,让周静秋的内心也变得十分的踏实,连带着脸上的笑容也是越来越多。
偶尔被陈文轩打趣,周静秋也学会了嗔怪的反驳了,像个调皮的精灵。
“文轩哥,你说家里收到了信没,燕京的月亮和黄原的到底谁圆谁亮了?”
明月几时有!
这样一轮皎洁的明月之下千里共婵娟,张璐也忍不住有些想家了。
想着前段时间寄回去的信,张璐靠着墙开口问着。
那日确认自己真的被招工后,张璐也兴奋的向家里写了信,连带着陈文轩和周静秋也一起向家里分享着这份喜悦。
此时远在燕京,王主任看完手里小儿子拿回来的信,富态的脸上也带着笑意。
将看完的信递给了一旁带着威严不苟言笑的丈夫,王主任提着两盒糕点,笑着准备出门了。
“老张,我去趟前巷陈大松家,大璐在那边被招工了,听大璐的意思是陈大松家老三帮衬着的。”
“他们家那个小丫头前段时间不是找到了一份临时工,还差一步嘛卡住了,我去问下卡在哪里了。”
“哎!我们因为以身作则,委屈了大璐下乡去,现在大璐被招工了,后面要是能转正也方便调回来,这个人情我们要领着,要还给人家。”
听着妻子的话,中年男人看完手中的信,点了点头。
对于大璐信上提出的小水利发电站计划,中年男人一想脑中便明白了。
部里对于目前农村的困顿也是想着法子,这个法子好啊。
和王主任念叨的事不一样,中年男人却是想的更远。
提着糕点,王主任来到了陈大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