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空间中,就比较正常了。此空间有两间多屋子大小,里面堆放了不少宝贝,其中有一个玉瞳简漂浮在中间,最是显眼。()除了这个玉瞳简之外,秦之初还看到里面有不少晶石,下品晶石数千,中品晶石也有两三百块。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灵药。秦之初熟读《穹上丹经》,很快就辨识出来这些灵药究竟是什么,又有何功效。根据《穹上丹经》的记载,它们都生长在至阴至寒,或者鬼气聚集的地方,十分的罕见。它们主要用来炼制阴寒丹药、鬼丹等丹药。
白鬼尊为了收集这些灵药,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花了多少心血,杀了多少人,扮了多少次强盗,好不容易才把这些灵药据为己有。谁知道一个不察,就给秦之初做了嫁衣裳。
此外,秦之初还在这个空间中发现了不少法器、鬼器、阵旗、储物袋、书册等物。这些宝贝有的是白鬼尊杀人越货抢来的,有的是他自己收集来的,还有的是百鬼门赐给他的,是他一多半的身家,也都便宜了秦之初。
让秦之初感到最是意外之喜的是他在这些宝贝中,发现了一个印章类的法器,这件法器的形状跟昊天印有七八分的相似。秦之初一直担心有人会发现昊天印的秘密,然后顺藤摸瓜,再找到青铜残印,故而他一直想找一个能够转移人视线的方法,只是一直没有寻找到适合的替代品。
没想到这次抢了白鬼尊的头颅骨,竟然让他得到了这么多的东西,还成全了他的这个想法。
秦之初又查看了一下其他的几个空间,这些空间有的也堆放着物品,有的则是空荡荡的,它们相对都比较小,加起来也就是一间屋子大小。秦之初暂时也顾不上细看,他的心思全都在那个玉瞳简和那枚印章上。
秦之初心神一动,就把玉瞳简和印章摄了出来。
他先看那个玉瞳简,只见其通体乌漆麻黑,宛若黑玉,周围有鬼气缭绕,握在手中,就像是握了一块冰在手。这块玉瞳简一看就不是凡物,秦之初尝试着将神识探入,玉瞳简上传来一股强大的阻力,甚至有一股阴寒之气,顺着秦之初的手,就往他的脑海中冲去。
又是一股暖流从蛰伏在泥丸宫中的青铜残印上发出,瞬间,就将侵袭来的阴寒之气击溃,又把阻挡着秦之初神识探入的阻力给消弭掉。
秦之初心道有青铜残印在手,可真是省心省力,苍天待他不薄呀。他感叹了一声,就抓紧时间,把神识探入玉瞳简之中,他发现玉瞳简中记录的乃是一卷修炼功法——鬼书魂经。
鬼书魂经乃是百鬼门的镇派之宝,只有为百鬼门做出了卓越贡献并且修炼到了一定层次之后,才有资格修炼此功法。里面除了记载如何修炼鬼道之外,还记载了大量有关如何收摄鬼魂、豢养鬼魂、驱鬼役鬼的法门,还有如何最大程度的运用鬼魂辅助修炼,如何修炼鬼器等等。
这简直就是一本鬼道的大百科全书,或许对真正的鬼道大门派,显得有些粗浅,但是对现在的秦之初来讲,却是十分的有用。
秦之初神识快速的翻阅着鬼书魂经,很快,他就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两条,一个是鬼器的炼制,另外一个是运用鬼魂进行辅助修炼的方法中的一个。
根据前一条的记载,秦之初确认了他抢过来的头颅骨究竟是一件什么样性质的宝贝。这是白鬼尊费劲千辛万苦,寻找到的一位金丹期修真高手死之后留下来的遗骸,然后将其遗骸压缩、凝炼之后,形成的一个头颅骨状的鬼器。
这个鬼器的名字叫做金丹颅宝,因为是用金丹期修真高手的遗骸炼制而成,威力巨大,却也深受金丹期修真高手的厌恶和痛恨,那些金丹期修真高手见不到还罢了,要是让他们看到了,却是十足十的一件麻烦事。
谁也不想死了之后,自己的遗骸成了别人手中炼器的材料,尤其是炼器之人跟他还屁点关系都没有,那就让人更加无法忍受了。
秦之初决定以后轻易不动用金丹颅宝,他有驱魂鞭,也可以转移部分鬼魂到驱魂鞭中,供他役使,倒也用不着一定要用金丹颅宝,免得招来金丹期修真高手的血腥报复。况且,智屏郡主也是金丹期,他多少也要考虑一下智屏郡主的感受。
当然,如果真要是到了非动用不可的时候,他也会毫不犹豫使出来的,从心理上来讲,他对使用鬼气,修炼鬼道,并无任何的排斥。所谓黑猫白猫,只要能够抓住耗子,那就是好猫。
让秦之初感兴趣的另外一条,是关于运用鬼魂进行辅助修炼的方法中的一个。鬼魂也是一种天地灵气的存在方式,只是比天地灵气多了一点灵气,和天地灵气一样,同样可以像晶石、丹药一样,用来修炼,除此之外,还可以将鬼魂作为一种介质或者材料,实现其他的目的。
秦之初仔细地研读、揣摩着这一段文字,他有种预感,如果他能够领悟透这段记载的话,那么他就有十足的把握,解决他的一个心腹之患,进一步增强他的实力。
于是,秦之初暂时把印章的事情放到一边,开始了参悟这段文字的过程。
姜立天是驱魂鞭的原主人,他也不是专门修炼鬼道的,秦之初对鬼道的了解,主要是继承自姜立天,可以说是非常的浅薄。这次秦之初为了能够参悟透这段文字,不得不花费时间,去把鬼书魂经通读了一遍,然后又根据需要,有选择的又将鬼书魂经中的部分记载,仔细的研读了数遍。
世人虽然排斥鬼道,修真界中也只有极少一部分人修炼鬼道,但是不得不承认鬼道的修炼之法,同样是博大精深,浩瀚无边。
秦之初要不是原来对鬼道有着粗浅的了解,本人又有着超凡的领悟力,就很难将鬼书魂经读懂,然而即便是这样,他还是觉得有些地方,理解的不是很好。为了防止出差错,他又不得不从头通读,以便释疑解惑。
就这样,一连过了两天,秦之初总算是搞明白了那段记载的每一个步骤,确保可以万无一失的实现他的目的了。
秦之初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