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七年腊月将尽时开封城内已然陷入一片恐慌。自太上皇赵佶逃离后,京城百姓如失去了最后的依靠,节日的喧嚣彻底被压抑的绝望代替。漫天的飞雪在空中打旋,飘飘洒洒,城内的大街小巷冷冷清清,不见往日新年时的欢声笑语,反而是一片寂静与压抑。
临近正月初,尚未正式即位的赵桓独自坐在内殿之中,眉头紧锁。太上皇的离开让他身负沉重的责任,但此时四面八方的危机仿佛将他压垮。
李纲匆匆进殿,拜道:「陛下,今日宫内外都已加强戒备,臣亦已布置士兵分布于各个城门要隘。眼下局势,万万不可再让百姓心生动摇。」
赵桓叹了口气,目光中带着几分茫然:「李卿,百姓之忧,朕亦忧心,但眼下局势,若无强援,又如何可解?金兵逼近,城中粮草不多,倘若百姓动摇,恐怕会酿成大乱。」
李纲神情坚毅,俯首道:「陛下放心。只要臣还在开封一日,必将与百姓共存亡!臣已与张叔夜、何灌等人商议,凡守城的精兵,务必先安抚百姓,让他们知道朝廷并未放弃城中百姓。」
赵桓点头,微微松了口气,但脸上依旧有愁容。「李卿,卿忠诚国事,朕深知于心。但太上皇已去,朝中士气低迷,百官纷纷劝我退让。难道真的没有退路可走了吗?」
李纲闻言,目光一凝,断然道:「陛下,若城陷,便是我大宋之辱!臣愿以身殉国,绝不退让!此时此刻,唯有死战,方能保全大宋的一线生机!」
赵桓抬头看着李纲,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与敬佩。他缓缓点头:「李卿说得对。只要朕还在朝堂一日,便不会弃守开封。朕会与百姓共度此劫!」
同一时刻,百姓们纷纷涌向开封府衙门外,许多人衣衫褴褛,带着家眷,瑟缩在寒风中。守城将领何灌走出府衙,目视着面前的百姓,神色庄重。
「父老乡亲们,我等虽面临生死之劫,但绝不会抛下你们!」何灌高声说道,声音带着几分激昂,「朝廷虽有大难,但城墙还在,士兵尚在!开封便是我等的家园,我等必守住此城!」
人群中,几名年长的百姓向何灌拜倒,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哽咽道:「何老将军,咱们的家园全在这里。如今大宋蒙难,咱们哪怕再苦再难,也不愿轻弃家园。」
何灌眼眶微红,微微点头:「大宋江山,不仅是陛下的,也是你我共同守护的。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共度难关,敌人再强也不能轻易动摇我们的根本!」
人群中,许多百姓低声相互鼓励,虽心怀恐惧,但眼神却逐渐有了坚定之意。他们看着何灌,仿佛看见了一丝希望。纷纷齐声高呼:「何老将军保重!我们跟您一同守住开封!」
何灌深深鞠躬,向百姓郑重承诺道:「何某誓与开封共存亡!」
腊月的夜晚,冷风刺骨,东水门城楼上,张叔夜手持长矛,缓缓巡视着四周的士卒。他的身旁,负责守城的将士们神色紧张,时刻警惕着远处黑暗中的敌影。
「弟兄们,此时已是年关,家人皆盼我等归家团聚,然而国难当前,吾等唯有誓死相守,方能对得起家国!」张叔夜沉声说道,声音洪亮而坚定。
一名年轻禁军士兵握紧手中的长枪,低声道:「将军,咱们真的能守住开封吗?」
张叔夜看了他一眼,神色庄重:「今日之局,唯有死守,退无可退。若能守住开封,便是我等生之荣耀;若不能守住,便以死报国!」
士兵们听闻,士气大振,纷纷喊道:「誓死守卫东京汴梁!绝不退缩!」
张叔夜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这一战或许无比艰难,但他坚信,只要大家同心协力,或许能守住这座城池。
夜色中,城楼上士卒们齐声呐喊,声音穿透夜空,回荡在开封城的每一处角落。
正月初一,腊月的积雪已被践踏成泥,开封的百姓带着忐忑的心情迎来了新年。守军与百姓们并肩而立,携手面对这场未卜的灾难。夹杂在肃穆与决然之中的,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它仿佛是这座城池最后的护盾,将他们牢牢守护在一处。
他们清楚知道,城外的敌人正一步步逼近,但他们也坚信,只要同心同德,必能将这座开封城守护到最后一刻。
而太原府城已被金兵围困两个月,城中粮草几近耗尽。残雪覆盖着荒凉的街巷,年关将至,往年热闹的节日氛围早已被绝望和饥寒取代,家家户户不敢言笑,唯有零星灯火在暗夜中透出微弱的光芒。
守城将领王稟裹紧身上的铠甲,寒风刺骨,他目光坚毅地注视着远处金军营寨,浓厚的夜色笼罩四周。通判刘士英沿城墙而来,披着厚厚的斗篷,步履沉重,神色间透着担忧。
「王将军,」刘士英低声开口,声音在冷风中微微颤抖,「城中粮草撑不过几日了。张知府命我来请示,若局势再无转机,是否要另作打算。」
王稟闻言,手按刀柄,目光依旧望向城外,冷冷道:「若无援兵,城中百姓和士卒该如何自保?再怎么‘另作打算’,也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只要我王稟还活着,便决不弃守!」
刘士英点了点头,叹道:「将军所言在理。只是眼下军心不稳,连年老百姓都苦不堪言。我听闻城中有人开始偷食牲畜,甚至,甚至有些……」他欲言又止,眼中满是悲悯。
王稟脸色一沉:「我知道,这就是末路的景象。但只要我们还在城墙上站着一日,就绝不能让金虏轻易得逞。」
刘士英正欲答话,忽见远处城头匆匆走来一位文官,正是张孝纯。他急促的脚步带起了微微的雪沫,眼中满是疲惫。
「王将军,刘通判!」张孝纯快步走到二人身前,神色凝重,「本府已下令打开了府仓,动用所有剩余的储粮,以救济百姓和士卒。」
王稟微微一愣,继而皱眉道:「张相公,这是孤注一掷啊!若无援兵,连最后一点口粮都无以为继了。」
张孝纯苦笑道:「将军,倘若无援兵,留着这些粮草,也不过是让百姓多受几日饥寒。若我等皆视百姓如草芥,又如何能让他们支持我等死守至今?大宋的百姓,正是因为信任我们,才勉力忍受如此苦难。」
刘士英沉默片刻,点了点头道:「张相公所言正是。若无民心,我等即便守住城墙,岂非也是孤军无援?」
王稟目光闪烁,沉思片刻,叹道:「张相公,既然如此,那便先救百姓一命。只要太原城在,我等就有责任护佑一方。」
张孝纯布置完粮草分发事宜,回到后衙时已是深夜。他坐在案前,望着灯下摊开的书卷,心中感慨万千。这一年百姓何其不幸,家园被毁,亲人离散,而今更无食物温饱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