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历史十大奇冤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朱祁钰、皇太后诏告天下,由郕王朱祁钰监国,立朱祁镇长子见深为太子,令于谦负责京师战守兵事。

于谦随即着手备战,奏请将南北两京及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直隶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府运粮军全部调入京师。因当时官仓在通州,一旦为敌军侵夺,后果不堪设想,群臣多提议焚毁。于谦命文武京官预支9个月的俸粮,军士预支半年饷粮,均从通州领取,又征民夫带车从通州运粮进京,运粮超过20石纳入京仓者赏官给银。这些布置使北京民心逐渐安定。

于谦又奏请清除王振余党,明正其罪,以雪民愤,表明朝廷的立场和态度。二十一日,于谦升任兵部尚书。二十三日,朱祁钰登临午门代理朝政,群臣纷纷弹劾王振恃权作威,倾危宗社,罪应灭族。王振私党、锦衣卫指挥马顺叱责群臣:“王振已死,说他甚么?”一语激怒群臣,给事中王竑上前抓住马顺,怒道:“汝私媚王振,倚势作威,今尚敢来多嘴?”群臣怒不可遏,一拥而上,登时将马顺打死在廷堂之上。群臣又向郕王索要宦官王贵、王长随,朱祁钰命人将二人从宫中轰出,众人你一拳我一脚,二人当场毙命。不一会儿,有人又把王振的侄子王山捆来,众人争相唾骂,朝班大乱。朱祁钰见状要起身离开,于谦上前拦住郕王,要郕王宣谕:“马顺等罪当死,其他众人不论。”诸臣方才逐渐安定。于谦这才发现自己的朝服袍袖在混乱中被撕成了碎条。吏部尚书王直拉着于谦的手叹道:“朝廷幸赖有公,若如我辈,虽多何益?”随后,郕王下令将王山凌迟处死,抄王振的家,将王振家族无论老幼,尽行斩首。从其家中抄得金银六十余库,玉盘百座,珊瑚树六七十株,其他珍玩不计其数。王振阉党被扫除殆尽。

于谦案 三(2)

随后,于谦又任命将领:封杨洪为昌平伯,与罗亨信、朱谦等镇守宣府;荐举陈镒安抚京畿内外军民,罗通守居庸关,曹泰守紫荆关。因石亨先前战败逃回,被贬官下狱,于谦知其晓畅军略,很有军事才能,令其总领京营兵。与此同时,于谦又加紧锻造兵器,押运粮草,充实军储。

土木之变后,也先挟持英宗在边疆各城池勒索要挟。二十一日,瓦剌军到大同城下,让人拿英宗驾牌请守城士兵迎驾。大同总兵官刘安和参将郭登信以为真,出城朝拜英宗。瓦剌军趁机掠城,明军大败。也先又矫英宗诏,命大同守军送库银2万两方才退军。刘安搜罗仓库,取出银两,送到也先营中。也先纠缠三天方挟英宗退出塞外。于谦闻报,严叱刘安,下令各边镇“自今瓦剌奉驾至,不得轻出”,同时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这一策略粉碎了也先利用英宗讹诈的阴谋,坚定了边将抗战的信心,使明由被动转为主动。

为断绝也先的念头,二十九日,以于谦为首的抗战派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以定民心。郕王再三推辞,于谦大声道:“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郕王于九月初六日登极,是为明代宗,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以明年为景泰元年。

九月初,也先以愿进其妹与英宗结亲为由,表示要与明朝和好。于谦通谕各边镇:“也先诡诈百端,今尚在关外扎营,假以结亲为由,遣使来京,觇我虚实……假以送驾为名,得开门迎接,我欲出兵拒抗,彼则指驾为辞。”严令兵士不得擅自开城迎驾。

随后,于谦着力整顿京畿内外及边塞军务,派郭登佩征西前将军印镇守大同。郭登率兵民悉心备战,誓与众将同死,大同边防得以加强。于谦又招募民壮,以国家存亡大义激励兵将,将士兵民同仇敌忾,士气高涨。

十月初一日,也先挟持英宗,绕过大同重镇,大举入寇,旋即攻破紫荆关,直逼京师。明代宗大惊,诏告各地宗室诸王入京勤王,命于谦提督各路兵马,守备京师。于谦调动诸将分领官军22万人,列阵于京师九门:武清伯石亨守德胜门、都督陶瑾守安定门、广宁伯刘安守东直门、都指挥李瑞守正阳门、都督刘得新守崇文门、都指挥汤节守宣武门、武进伯朱瑛守朝阳门、都督刘聚守西直门、副总兵顾兴祖守阜成门。此时,诸将对如何拒敌意见不一,成山侯王通主张在京外挖筑深壕,总兵官石亨主张全军退守城内,坚壁清野。于谦力主出城迎敌:“寇势张甚,奈何示弱。”劝服诸位将官,在城外布军,封闭诸门,以示决不后退,同时激励三军,严申军令。

十一日,瓦剌军在西直门外列阵,将英宗置于德胜门。也先原以为明军精锐已去大半,此时见明军严阵以待,毫无荒乱景象,深感吃惊,只好先借口讲和,言欲送还英宗,请明廷派人迎驾,以探虚实。于谦知其虚诈,只派礼部侍郎王复、鸿胪寺卿赵荣出城见英宗。也先借口二人职卑,指名要于谦、石亨等大臣来谈判。明代宗未允许。

十三日,两军在德胜门展开激战。于谦派石亨设下埋伏,让小队士兵诱敌。也先派弟弟孛罗和平章卯那孩率兵万余,冲杀过来。于谦即令伏兵放火炮火铳,敌军死伤惨重,孛罗和平章卯那孩也中炮身亡。石亨出安定门截杀,瓦剌兵溃逃。也先亲率精兵暗袭西直门,都督孙镗仓促应战,力战数个时辰,渐感不支,开始后退。城上守将杨善呐喊助威,开炮轰敌。正相持时,石亨率兵赶到,三面夹攻。也先败退,又遭明将王竑伏击,仓皇退至城外数里安营。明军大胜。这是明军保卫北京的第一次会战胜利。

十四日,瓦剌又进逼彰仪门。于谦亲自指挥作战,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京师百姓纷纷加入战斗,从房顶投掷砖石。瓦剌军逡巡不敢进,明军乘机追击,瓦剌又败退数里。也先原想借英宗身价逼迫明军投降,却屡战屡败,士气大跌,成功无望,不得不于十五日夜间拥着英宗西退。于谦得知,派兵追赶,三战三捷,毙敌万余。也先恼羞成怒,沿路抢劫,还焚烧了明朝寝陵。

书包 网 87book。com 想看书来

于谦案 三(3)

十一月初八日,瓦剌退出塞外,北京宣布解严。

()好看的txt电子书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也先夺取北京的企图,稳定了北京的形势,挽救了明王朝。于谦运筹帷幄,镇定自若,在京师守备空虚的情况下迅速集结军队,激励士气,身先士卒,起了决定全局的作用。

代宗论功行赏,以于谦、石亨功劳最卓,封石亨为武清侯,加于谦太子少保,总督军务,仍掌兵部尚书事。于谦极力推辞,说:“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敢邀功赏哉?”最后才不得不接受。

北京保卫战胜利后,于谦又提出“今日之计,可以养锐,不可浪战”,积极布置,未有丝毫懈怠。为加强京师的边防,他抽调辽东、宣府军马,将名将杨洪、罗通等调入京师,大同总兵郭登也被命率部入援。同时加强边关塞口的防御,派顾兴祖、刘安等修筑要隘,左都督朱谦镇守宣府,佥都御史王竑守居庸关。

土木之变时,英宗的心腹太监喜宁投降了也先。他授计也先,从宁夏进兵,绕过北京,直趋山东、临清,夺取南京,将英宗安置此地作为傀儡,可以长江为界分割中国,与北京的景帝抗衡。景泰元年(1450年)正月,也先进攻宁夏边塞。边关诸将奋勇抵抗,斩敌数千,取得了土木之变后明军在塞外的第一次胜利。其后,明军又接连挫败也先的几次进攻,瓦剌士气大跌。是年五六月间,也先又犯大同、雁门关,均遭惨败。明军士气大震,边防日益巩固。

于谦案 四(1)

随着明军取得的胜利,也先速战速决、轻取北京的想法破灭。而明朝采取拉拢脱脱不花、阿拉知院的策略孤立也先,更重要的是,明朝已另立皇帝,英宗成为空壳。也先一时进退两难,杀之怕激怒明朝报仇,放回去又心有不甘,一时无计可施。思虑再三,认为与其杀之不如送还明朝,既得到金银财宝,又可与明朝结好,恢复马市贸易,更可以落下好名声。于是再三遣使致意,请北京派使迎驾。

一些主战派大臣认为此是也先故伎,不可相信,极力反对议和。于谦力排众议,认为也先屡败,其议和态度可信,劝景帝遣使迎驾。景帝却犹豫不决,陷入两难:若迎回英宗,自己必然交还皇位,若不迎回,则必遭非议,就召集群臣商议。于谦和吏部尚书王直首先陈言,请即遣使,其他诸臣也多随声附和。景帝颇感难堪,怒曰:“朕非贪此位,乃卿等强欲立朕,今复出尔反尔,殊为不解。”群臣瞠目结舌,无以言对。于谦上言:“也先屡败,其意可信。陛下与太上皇兄弟至亲,上皇在外,理应奉迎,万一敌人怀诈,是彼曲我直,我得声罪致讨。今大位已定,何人敢有他议?”景帝闻此,方答应遣使。

于是,景帝先派吏部右侍郎李实带随员出使瓦剌,窥探虚实,并不言及迎驾事。于谦得知也先真心送还英宗,奏明景帝,派右都御史杨善、工部侍郎赵荣于七月二十七日出使瓦剌。也先接见杨善,却故意刁难。幸而杨善机智灵慧,巧妙对答,才维护了明朝国威。也先询问敕书中为何没有奉迎太上皇的言词,杨善答是为尊太师,成就你主动送还的美名,否则带有强制意味。也先又问,为何不多带金银来赎,杨善答是让你名垂千古,不然后人会以为你图财而非仁义君子。也先又问太上皇回去是否就皇位,杨善答:“天意已定,不便再移。”也先又问中国古代尧舜禅让,是否为真?杨善答:尧让位于舜,今上皇让位于弟,古今一辙。也先钦叹良久,哑口无言,只好备车驾送英宗返京。

消息传到北京,礼部议定的迎驾仪式很是隆重,景帝以恐遭敌诡计为由删繁就简,只派一辆车马迎接太上皇由居庸关进入,在安定门换乘法驾,从安定门行至东安门。此时,千户龚遂荣上疏,说现在迎驾应当效法唐肃宗故事,奉迎应隆厚,景帝应再三避位,上皇坚持逊让方合古法。景帝勃然大怒,系之于狱。几天后,上皇至京城,百官于东安门外跪迎,景帝在门内下辇接驾,英宗下轿答礼。两人辞让帝位再三,随后英宗被送到南宫安顿。

南宫即崇质宫,位于重华宫东南,是软禁失意妃嫔和皇族的专用所,极少有人光顾。景帝又派边塞大将王骥镇守,以防英宗勾结外界或逃出。不久,景帝去除监国称号,堂而皇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北京保卫战后,景帝对于谦很是倚仗宠信,授予大权,可以单独进入皇帝寝宫奏事,于谦的地位权势,无人可以比肩。于谦对于皇宫内部的争斗无能为力,只能屡屡上疏,强调“上皇虽还,国耻未雪”,加紧国防和京城的防卫,修缮城池,募民屯田,严肃军纪,惩治了一些贪将。他又发动民众,疏通了漕船运粮草的运河要道,精心改进武器,操练阵法,使军队作战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他还改革京营军队,创立了团营。

明成祖时,京军被编为三大营:即五军营,由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编成,有步兵和骑兵;三千营,负责扈从皇帝出入,为骑兵;神机营,使用火铳火炮等新式武器。这三大营各有总兵官,名义上都由五军都督府统辖,但实际上五军都督府只负责文书军籍,不管战时调派,号令难以统一。又因各营兵种不同,训练各异,遇到调遣,士兵不习新号令,兵将不相认识,互相扯皮。因此尽管有40万京营军,作战能力却很低,也直接导致了土木堡之战的惨败。

景泰二年(1451年),于谦开始改革营制,设立团营。他在三大营中选拔骑勇骠悍者15万人,分为十团营,每团营15000人,每营设置都督1人,叫做“坐营都督”。每一坐营都督下,设都指挥3人,各统领5000人。每一指挥下,设领队官5人,各领军士100人,每一领队下设管队2人,各领军士50人。以上十团营设一总兵官,由石亨担任。没有入选团营的军士,仍归三大营,称作“老家”。此十团营集中在安定门外校场团操,演习阵法。各管队和领队官均熟悉部下每个士兵的姓名、年龄、相貌等。遇有战事,由原来的各营军官统率,号令划一。这一变革克服了原来三大营的缺点,部队战斗力大大增强。《明史》评论说:于谦“创立团营,简精锐,一号令,兵将相习,其法颇善,京军之制一变。”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于谦案 四(2)

这时,瓦剌内部开始出现内讧。也先性情残暴专横,兵力最多,脱脱不花虽名为可汗,却无实权,阿拉知院兵较少,也没有权力。三人先前联合攻明时尚能团结对敌,现在也先占去大部分所掠财物,引起脱脱不花和阿拉知院的不满、猜忌,进而相互攻伐。脱脱不花的一个妻子是也先的姐姐,也先欲立其姐之子为太子,脱脱不花不从。也先借口脱脱不花私通明朝,率兵攻打,脱脱不花战败逃往兀良哈部,投靠沙不丹。未想,沙不丹畏惧也先,杀死脱脱不花,向也先请赏。也先趁机称霸诸部,扩大领地。景泰五年(1454年),也先自立为可汗,遣使赴明进贡,明优礼答之,赐其“瓦剌可汗”号。也先日益骄纵,虐待他部,兀良哈等部不堪忍受相继反叛。次年,阿拉知院率众攻也先,也先仓惶出逃,被乱军杀死。其后,瓦剌内部纷争不已,势力日趋衰弱。

英宗朱祁镇返回北京后,被禁锢在南宫中,景帝派靖远伯王骥守卫,严禁英宗和外界接触交往。英宗在南宫过着孤寂落寞的生活。

景帝坐拥帝位既久,思索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以长期霸占帝位。但在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大臣们看来,景帝这种篡夺其兄皇位的做法很是自私卑鄙。不少大臣对此极为不满。如今景帝想将皇位长期据为己有,如何获得大臣的支持就成为他首先要解决的难题。景帝曾经以故意记错太子的生日向一个太监试探,这个太监故作不知,让景帝更意识到更换太子的困难。他叫来心腹太监兴安密谋此事,兴安也感到十分为难,却又不敢公然反对,只得苦思冥想,与景帝思虑谋划,最终决定采取收买拉拢的方法,钳制大臣口舌。

景泰三年(1452年)正月,景帝加赠都御史杨善、王文太子太保,不久又加赠陈循、高谷太子太傅,江渊、王一宁、萧镃太子少师,商辂、于谦大学士衔。四月,又赠内阁大臣陈循、高谷银各百两,江渊、王一宁、萧镃、商辂金各五十两、银百两。吃人嘴软,诸大臣或升官或得贿,就不好再开口反对易储。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迎刃而解。因为尽管没有大臣反对,却也没有大臣第一个提出更换太子,景帝本人自然不好提议,事情就僵在那里。

正在景帝束手无策时,忽然收到一道署名“黄■”的奏折,奏折中极言应尽快易立太子,“永固国本”,以“一中外之心,绝觊觎之望”,如此则“天下幸甚!臣民幸甚!”景帝阅奏,自然欣喜万分,叹道:“万里之外,竟有此忠臣!”

黄■何许人也?

黄■原是广西州官,因平匪有功,擢为都指挥使,守备浔州。他的哥哥黄■为思明州(今广西宁明县)知府,因年迈打算让其子黄钧继承职位。黄■觊觎知府职位,就率数名兵士深夜潜入思明州城,杀死黄■父子,将尸首埋入后院,连夜返回,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次日他佯装不知,一面为其兄发丧,一面发榜缉拿凶手。谁知黄■的仆人福童夜晚窥知真相,禀告官府,朝廷大怒,将黄■父子逮系狱中。黄■为减轻罪责,派心腹到北京拉关系,无意得知皇帝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