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晨曦微露。
明霞山下,阡陌纵横。多条道路蜿蜒而走,消失在蒙蒙天际。
其中一条小道上远远地行驶来一辆双驹拉就的马车。青纱漫漫,朴素典雅。
车中隐隐飘来歌声,轻灵悦耳,如泉水丁冬。看得出歌者的兴致颇好。
车子不紧不慢地行进,仿佛踏着节拍,一派从容悠闲。可见出车夫驾车技术很是娴熟。
当行至山底时,车夫一阵吆喝,马车缓缓而停。
青纱撩开,伸出一双盈盈玉手。随后一人钻出,扶着车辕,轻盈跃下。
下车的是一个仙姿飘逸的少年,眉眼弯弯,冰肌玉骨,神色两分俏皮,三分淡然,五分温柔。如墨长发随意的用一根银簪挽着,一袭青衣,称得他清瘦而朝气。
只见他跃下车后,并未马上离开。反而回转过身,一手撩开车帘,搀扶着另一名少年下来。
这个少年并不比第一个逊色。
他丰姿秀骨,容颜秀丽,双目如琉璃般清澈,看似不解世事,却在不经意间流转着惊人的妖魅。发间一缕冰蓝色丝带随风飘动,勾勒出万般宁和的意蕴。一袭雪衫,一管玉箫,柔美飘逸,如若仙人。
只见他们回头对车夫交代了些什么,车夫听完后便微微点头,随后挥起马鞭,朝着来处缓缓驶去。
目视着马车渐渐消失,两名少年转过身,抬头向山上望去。
青山连绵,晨雾笼罩,隐约之间,依稀可见山腰的树木掩映的宝刹佛寺。
低眉踏上石阶,两人相携而上。
道路两旁树木参差,苍翠欲滴。林间鸟雀欢腾,自在而鸣。
或许天色尚早,路上未遇任何香客。只能隐约听见远处传来的人声。
青衣少年脚步轻盈,一脸惬意,并不因为山路漫长而疲累。一手拉着白衣少年走在前边。
不知行了多久,抬头望天,太阳已斜斜升起。霞光万丈,使碧色山林笼罩着一抹金色。如佛光普照万物,神圣无比。
白衣少年玉面微红,轻轻喘气。两人便停在山道上一阵休息。
忽然耳边传来悠悠钟声,浑厚的撞击声连绵而至,惊起林间一片飞鸟。两名少年闻声看去,那荫翳着的佛寺已近在咫尺。杏黄色的院墙,青灰色的殿脊,在古木扶疏间,如远古的盛世神话卓然而立。
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黑色牌匾,其上用金色书写“空阐寺”三字。两人见后相视一笑,正是慕容无忧和林文心。
朱门大敞,从中传来梵音佛乐,悠远绵长。文心虽不是佛教信徒,但来到这里,也不免心生虔诚。
两人踏过门槛,只见院子两旁栽种着几棵苍绿色的参天古木,几个小沙弥正在树下专心打扫。听见人声,抬头朝来人看去,便是一阵恍惚。
随即屏息宁神,心中默念“色即是空”,然后放下扫帚,双手合十,躬身行礼,口念“阿弥陀佛”。
文心、无忧还之一礼。便转身向大殿走去。
空阐寺的第一进为天王殿,天王殿的左右为钟楼和鼓楼。
过天王殿,便是中间供着“三世佛”的大雄宝殿。
由大雄宝殿继续往前,便来到了圆通宝殿。圆通殿又名观音殿,殿中供有十一面观音铜像。
寺的最后一进为药师殿,殿里供奉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两人相携而走,一路虔诚跪拜。
文心去过不少寺庙,但身在异世,感受却大不相同。心里还兀自揣测着这异议世的佛教不知由谁创立。
而无忧则一脸新奇,琉璃般的黑眸亮亮闪闪,仔细观看各种佛像。
佛像大小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神情动作千姿百态。有咬牙切齿,怒目而视的;有朱唇微启,面带慈悲笑容的;有盘膝而坐,双手合十一脸肃穆的;也有眼睛半闭,手持经卷状似研诵经文的……
真是惟妙惟肖!
参观完殿宇,他们也没忘记办正事。
文心伸手拉住一个小沙弥,询问道:“不知如尘大师现在何处?可方便见客?”
小沙弥微一恍神,随即慌忙答道:“阿弥陀佛。两位施主,方丈大师正闭门清修,不见外客。”
说罢,没等他们回神,便兀自离去。
文心一阵懊恼,回身对无忧说道:“难道还要等到他清修完毕后再来?——谁知道那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