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都市小郎中 > 第395部分(第1页)

第395部分(第1页)

那么,这刘涛到底是何许人呢?

刘涛当然是刘家村之人,不过阿豆并不认识他,早在十一、二年前。刘涛就已经离开了刘家村,属于去到外地打工大军中的一员。而阿豆来到刘家村,最多也就是四年地时间。俩人没见过面是很正常的。

最近一年里,随着刘家村的经济高速发展,好些个外出打工的壮劳力,得到消息后,开始陆续返家了,想想也是,在外边讨生活,为的无非是个钱字,既然家里也能赚到钱了,并且收入要比在外打工时多了不少,如此一来,村民们谁还会想着要出去工作呢?

原本,这该是件好事,村子要发展离不开人,尤其是壮劳力,更是迫切地需要,因为在大多数村民们的眼里,村子里的企业能不用外村地人,就尽量不用,免得自家的肥水流入外人之田。

则个,就是所谓的小农思想,即便象老刘老师这样的人,他的想法也和大多数村民差不多。

不得不说,现在的刘家村已经是外村眼里的幸福之地了,原先那些因为经济困难而讨不到老婆的年轻人,如今或多或少的都有了媒婆的上门,再说了,周边的未婚女孩子也不是笨蛋,嫁到这里能享福的话,谁还愿意嫁到其他破落地方去?

一时间的,嫁到刘家村去享福成了媒婆们的口头禅。再者,老刘老师是个实在人,只要村子里的小伙子确定了对象,他就立马给人安排工作,反正老刘老师因为兼管着村子的企业,所以拥有这个权利。

而这,亦可算是村子众多福利中的一种了。

……

刘涛这次回来,是带着个很大的名头回来,这小子居然被评选为了所在打工城市的外来十大杰出青年之一。现在的他,开有一个中等规模的建筑装潢公司,手底下有着几百来号标标准准的城市人跟着他混饭吃。

并且,刘涛亦可算是刘家村所有出去打工的人中,第一个发财的主。

也因此,刘涛的回来,虽然比不上阿豆在这里大把撒钱的气派,在村民们眼里却也绝对算得上大能人了,何况他本身就是个土生土长的刘家村人。所以,对于刘涛回村后带头提出来的改选村长一事,村民们反对的有之,赞同的,也不能说是个少数。

尤其是,刘涛刚一回来就提出了由村民们集资修路这个大建议,并且他还当场提出,如有款项不足的事情发生,将会由他个人掏腰包来垫付,看他的意思,是务必要让新的公路尽快通车了。

他的这一举措,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热烈拥护,都认为这小子发财后不忘本,是个好小伙儿。刘家村虽说最近几年富了起来,家底能得上刘涛的,却是一个都没有,更何况,刘涛属于白手起家的那种,而村民们即便是富裕了,却只能算是跟着沾便宜的主,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一时间,刘涛在村子里的声望,几乎达到了能和老刘老师平起平坐的地步。

只是,村民们考虑到阿豆的缘

为即使要改选村长这个位置,也要通知人家一声,免家企业不乐意了,拒绝再和刘家村进行合作的话,那可就真的不好办了。

刘涛是很有本事,也有自己的企业,但这是他一人发财,却不能让村子里的大多数人跟着一起发财,阿豆的企业就不同了。短短第三年多时间,直接就让村民们尝到了富裕起来地日子。

所以,在内心作了一番比较之后,村民们的心里有了定论,使得改选村长的提议在村子大会上未获通过。就此泡汤。

事后,刘涛虽然心里着恼。嘴上却谦虚的说着,“看来还是我表现不够好,让大家不放心了,今后我会再努力几年的,争取这届村长地任期过了之后,我能成功当选。从现在开始,就请大家看我今后的表现吧!”

刘涛地这一做派。直接让他赢得了许多村民的同情,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要不是老刘老师的背后有阿豆在,要不是小刘老师在人家的企业上班,要不是顾忌这顾忌那的。说不得,现在的村长职务已经换人了。

于是,村民们看看老刘老师。然后再看看刘涛小伙子,总觉得上天待刘家村确实不薄,这么好地人(老刘老师),这么厉害的人才(刘涛),他们都在争着闹着想为村子服务,看来今后地日子值得期待啊!

可惜,村民们想不到的是,今年二十八岁的刘涛,背地里,居然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教会之人,更叫人吃惊的是,刘涛成为西方教徒地时间,几乎就和他的打工时间一样长。

那个时候,刚开始打工的他,除了会种田外,本身再无一技之长。说实话,象他这种要本事没本事要技术没技术地典型农民工,只能是凭借自己的力气,在城市的缝隙中找点苦力活干。

象码头搬运工,建筑小工等等,这样的活,有多少城市之人会愿意干?

刘涛通过老乡的介绍,很自然的,也干上了建筑业的泥水小工,正式开始了他那做的比牛多、吃得比狗差、睡得和猪一样的苦力生活。

就这,他还要时不时的担心包工头会不会按时发工资。好在刘涛跟得那个包工头为人还算厚道,虽然给予手下的待遇差了点,经常性的也会把给大家的工资拖欠一段时间,却是从不超过一个月。

象他这样的包工头,在很多农民工眼里,已经算是个很好的人了,要知道这年头,最怕的就是欠薪,要是不幸遇到个不好的包工头,他们的手段,甚至能让人白干一整年后,直接拍屁股走人。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政府对此的态度基本是视而不见,不然的话,各地还会发生那么多因为讨薪不着,继而愤而跳楼的农民工吗?要不是活不下去了,谁愿意以跳楼的笨办法来威胁别人?

事情是这样的,一个偶尔的机会,让刘涛发现了自己的工地边上,有个西方教堂的存在。好奇之下他走了进去,没想到这一去就不可收拾了,因为单从表面来看的话,教会宣扬的内容,正是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几乎没什么犹豫的,刘涛就成了个标准的教会之人。

想想也是,一个浑身臭烘烘的农民工,忽然到了个豪华的教堂里,不但没有被人看不起,反而还受到教员们的热情招待,在刘涛眼里,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情。

说句实话,如此的精神冲击,根本就不是刘涛他受得了的,接下来理所当然的,他就被教员们拉拢入会了。

为了能让设立在中国的教会顺利发展,西方教会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比如慈善活动,又比如每周一次的教徒斋饭日。可以说,为了中国地区的活动场所,西方教会不但出钱出力,想得还异常周到。

……

教会自从发现小小道观的“猫腻”之后,就已经着手这里的监视工作了,通过仔细排查后,教会负责人很开心的发现,刘涛以及他的一些工友们,居然就是这刘家村之人。

尤其是刘涛,加入教会的时间长达十年以上,期间经他发展的教员就有数十人之多,算是个老资格的教徒了。

如此好的人选,当然会被教会利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