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了怪了,你是我的经纪人还是杂志社的慈善家?公司给你钱是服务我,不是让你在这儿跟我当滥好人的!万一我形象受损怎么办?你能承担起这个损失么?!”
董施也并非毫无敏感性,经纪人的话恰好触碰到她最紧张的神经,随即疾言厉色的训斥起来,全然不顾莫姐的年纪比自己年长:“我还没说你呢,杂志社的素材是怎么被审核通过的?这么明显的漏洞都看不出来吗?”
莫姐脸色阵青阵白,难堪间注意到助理看热闹的神情,额头上更是因为急火攻心冒出阵阵细汗。她想开口辩解着什么,但最终颓然的住了口。
场面顿时僵住,狭小的化妆间只剩斗音视频常见的大笑声回荡在众人的耳边,空气中满是不和谐的尴尬。
“董施小姐,我是尤青,方便进来吗?”
董施倪了一眼莫姐,后者只好平复情绪板着一张脸去开了门。
尤青特意站在门外把里头的争执听了个全,终于搞清前因后果。她再一细品,浮出丝冷笑——缘由还是出自杂志社没有满足董施上封面的要求。
《佳人》杂志的前身名为《中国女士》,尤青自大学毕业后就通过400:1的比例杀出重围加入杂志社,一路过来见证这老牌刊物经过收购重组、引入外资、改名的风风雨雨,最终跻身国内知名女刊二线,见过的明星虽不说有一千,但能有八百。
像董施这样95小花,仗着家族中带点红色背景便飞扬跋扈的,倒也不是第一次听说,只是她背后的势力近几年动作频频,隐隐有要上位的姿态,要真闹起来两边都很难收场。
按她的作品资历,本不轮到董施加入本次专题拍摄;但上头特意点名让董参与特刊,连尤青也是直接收到指示,没有拒绝和回寰的余地,即使心中再有气也要三思掂量掂量对方背后的分量。
按理说像董施这类人的出身背景,家教和人情世故应当进退得宜,令尤青大跌眼镜得是对方加入项目组没几天就提出要站当期封面,前封不行后封也可以,把尤青当场给气笑了——您哪位?吃了大蒜还是芥末,口气居然这么大?
她想都不想就打了太极拒绝;可事情却急转直下,原定当期封面的女演员突然跟杂志社说这次想低调些,把机会让给后辈年轻人;尤青不信邪,接着找了同批有资质的艺人也被婉拒。
直到纪念抗战胜利的大制作《勋章》公布女主演是董施后,尤青才缓过劲来;对方风头正盛、如鱼得水之际,难免会忘形而不自知。
但以尤青的性子,她可不会轻易妥协。既然没有合适的人敢上这个封面,那我就集合特辑中所有女艺人来个大合照——你董施不是咬上封面吗?人也出现在首页里,只不过届时如何编辑、排位那可是拍摄之后的事情了。
她也不担心对方的报复,毕竟董施树大招风的同时也会积攒许多敌人,俗话说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尤青还真不信了对方能一手遮天。
可眼下还是得把这人哄好,再慢慢拾掇她。思及此,尤青的笑容真挚又诚恳:“董施小姐,您看是不是对我社的安排有什么误会?大家可以好好沟通,配合完成此次拍摄。”
靳平楚简直要在心底为尤姨鼓掌——好家伙,这也太能伸能屈了,上一秒骂骂咧咧下一秒笑如春分,妈妈说得没错,中国的“和”文化博大精深。
看尤主编一副和善求解决的姿态,董施气势高了三分:“尤主编,倒也没什么误会,但是贵社的取材很不严谨,会有损我的形象的。”
尤青装傻:“您说的是哪个取材?”
董施瞟了莫姐一眼,后者才有些不情愿的出头做炮灰:“尤主编,我们的意思是让董施拍摄谭玲玲这位前辈,在政治立场上不大合适。”
果然是这么回事,尤青在心中微叹了口气。谭玲玲是英殖香港社会环境里最后一代玉女红星,当时不知道是多少情窦初开男生们的梦中女神。除艳名之外,她还是港星中首位在国际上参演电影的优秀女演员,英国007邦德系列制片方还曾力排众议,第一次选了亚洲面孔作邦女郎,接受过维多利亚女王的接见。
在英国打开名气后,她又花了五年的时间辗转在好莱坞打拼。虽碍于时代局限,谭玲玲在美国的电影中从来没能作为女主角独挑大梁,但她亲和的气质和娇艳的外貌,众多媒体纷纷夸赞其为“东方珍珠”。
但谭玲玲在华人圈却是争议极大的人物。她一生结过四次婚,每一任都是外国人,第二任丈夫甚至是英国情报组织的高层,当时的小报经常有人暗戳戳职责她是“背叛了华夏的国贼”;最轰动的事件则是97年香港回归前,她与当时的丈夫将在港的不动产一售而空,携带大量的英镑选择在伦敦生活。
即使是个人的选择,但在当时港星们众志成城期待回归祖国怀抱的大环境下显得格外刺眼和膈应,以至于后来她回到上海安置晚年、将大量财产用于国内慈善的行为都被称为作秀,老一辈人提起她仍是深恶痛绝。
即使后来被披露她是因为父母当时在英国被不明势力胁迫用作人质,强行让这位国际女星表态归顺英国,但年代久远已不可查证,知道内情的人也早就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谭玲玲回国后不得不更名换姓、低调行事,受常年奔波拉下的病根影响,在刚满六十四岁的某个秋日便悄然离世了;周围的邻居这才发现这位头发早已花白、每天下午都会在窗台望着法国梧桐喝下午茶的时髦老太太居然是名动港城的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