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子弹在头皮上蹭蹭就成了达姆弹,还是当年东北抗联的老前辈们传下来的经验。
至于原理什么的,我就不在这里细说了。
总之就是个冷热交替加上温差之间的套路,尤其是用在那种杯甲弹头上效果就格外的明显。
大毛那兄弟看着我的眼神就有着点子钦佩的感觉了,而看着旷明哥哥那感觉简直就是崇拜而且是盲目崇拜的味道。
大毛那兄弟不傻,能看出来我们这几个穿着尉官服装的兄弟基本上就是小兵的操行而旷明哥哥就是我们这群小兵的直接首领。
这种精锐尉官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里都是宝贵财富,也都是能有几手绝活的猛人。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一个集团军中抽调上百名精锐尉官组成军官突击队,那么值得他们攻击的目标只能是某个国家的核武器自毁操控中心!
否则,就是得不偿失!
说这个话的人么……
好像是姓张……
第六十一章
一直一来,只要是遇见了要出门办点子什么事情,我都有提前准备并且检查行李的习惯。
尤其是一些常备的小东西更是要仔仔细细的检查过后,再放在垂手可得的位置上。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逗留或是住宿,我都会在转眼间摸清楚了整个建筑的通道走向以及周边的大致建筑情况。
在睡前,门边窗后,总是会放上一个一块钱的硬币卡住了门窗推动的途径。
就算是在家中,夜半醒来双脚朝着床下一放,那双靴子铁定就在我脚下的地板上等着我……
这些就是我在军队里面养成的习惯。
有了这个习惯,也许活命的几率就能高出许多。
至少,在战场上是这样的!
我们遭受的攻击是突如其来的,而且相当的猛烈。
开道的装甲车上探出了脑袋的机炮手甚至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整个头颅已经斜斜的飞了开去。
直到鲜血喷溅在车顶,而那机炮手的尸体软软地摔进了车厢中,第一声枪响才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是12。7毫米口径的反器材狙击步枪。
俄罗斯那地方,SVD狙击步枪几乎是随处可见,上黑市上买一支与之配套的光学瞄准具比买几瓶子洋酒都来得轻松。
可这种反器材狙击步枪还真是少见。
虽说这玩意用来打轻装甲车辆也是一打一个准,但是俄罗斯人似乎更喜欢RPG这样的武器,可能是看中了RPG的攻击效果更好,也可能是支持国货的心理吧?
说起来大毛这兄弟战术素质还是很地道的。
我们坐着的装甲运兵车还在急速转弯规避下一轮攻击,大毛这兄弟已经是窜到了枪手的位置上。也就是两秒左右的时间,那挺安装在装甲运兵车上的重机枪已经震耳欲聋地响了起来。
曳光弹这东西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就是能清晰地看清楚自己的弹道,并且能依据这弹道修正自己的攻击方向,可不好的地方就是同时曳暴露了自己的目标。
大毛这一开火,我就听见我们我们坐着的装甲运兵车外面叮叮当当的响了个没完没了,听动静至少是三四杆AK在朝着我们扫射。
我们就放心了。
但凡是当过兵的人、尤其是对枪械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老兵油子开枪那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在没有确认自己的攻击目标之前是绝对不会胡乱开枪暴露自己的位置的。
即使是开枪射击,那也是精确射击的短点射或是压制射击才用的长点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