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房附近也有寺庙,而且建在皇城之内,王渊暂时不敢动,但他有权停发僧侣的月粮(这些粮食由光禄寺提供)。嗯,也不算停发,只是拖欠而已。毕竟国家困难,出家之人慈悲为怀,应当为国为民做出贡献嘛。
杨廷和说:“陛下那里,应该先去通气。”
“此事我来办。”王渊揽下差事。
杨廷和、毛纪、蒋冕、王琼纷纷拱手:“便劳烦王尚书了。”
八省旱灾,兹事体大。
一旦处理不善,不说饿殍遍地,还有可能造成民变。
面对如此局势,内阁首先和睦起来,杨廷和与王渊也暂时放下矛盾,先携手共渡难关再说。
为啥四川私盐案,王渊没有逮着杨廷和死怼?
以朱厚照现在的心思,只想求稳多活几年,根本不可能放杨廷和归乡。王渊如果不能一击致命,政治矛盾很可能升级为党争,到时候国家大事很难正常处理。
王渊做事留三分,杨廷和心知肚明,两人早就达成默契。
因此遇到八省旱灾的大事,双方才可以密切合作。这在嘉靖朝是不可能的,政治斗争过于激烈,都不给对方留活路,互相之间拖后腿,最终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王渊突然说:“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把课税改革也推动一下。”
杨廷和眉头紧皱:“就算要改革,也该明年再说,现在必须稳定地方。”
王渊解释道:“我并非是要大概,而是改实物课税为征钱。目前,银元与铜币已经流通各省,但只有部分税项是缴纳银钱,其余还是以实物税收为主。不如借着八省旱灾之机,从明年开始,地方课税全部折算为新钱(银元、新铜钱),好让地方也多一些喘息余地。”
蒋冕问道:“粮食课税,若全部改为征收银钱,那每年的漕粮从哪里运来?”
王渊说道:“保留运河、长江沿岸,部分产粮区的本色征收。这些地方的粮课,足以支撑每年400万石漕米。”
四位阁臣暂时没说话,都在仔细思量利弊。
若只保留长江、运河两岸,部分产粮区的实物税收。那绝对能省下无数运输成本,于国于民都是大好事,但会伤及漕运官员、士卒的利益。
毛纪问道:“一旦完成改革,空置下来的漕兵、漕工,至少在二十万人以上,这些人的生计如何安排?”
王渊笑道:“大部分漕兵、漕工,恐怕日子会更好过。”
众人沉默。
事实真如王渊所说,漕兵、漕工看似有铁饭碗,但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苦。就算没有运输任务的时候,也会被漕运武官役使干私活,整年劳累却没啥工资可拿,只能凭借微薄的口粮度日。不运漕米了,反而是好事,他们可以自己打工赚钱,是一种人力资源的解放。
可万一找不到工作呢?
而且,找工作之前,还得解决他们的户籍问题,漕兵和漕工的户籍是单独立册的。
这才是重点,也是官员所说的“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的本意。
王渊继续说道:“改粮为钱的地区,少量漕兵和漕工,继续留用运输税银,剩下的全部转为民户!”
“不可,”蒋冕提醒道,“全部转为民户,对王尚书而言,只是一句话的事情。但对那些漕兵和漕工来说,他们只有户籍,却不能分到土地,全都会变成流民。一下子多出二十万流民,若有宵小振臂一呼,行那陈胜、吴广之事怎办?”
王渊微笑道:“官府不再钳制户籍便可,流民自然都能变成游民。”
“胡闹,”杨廷和坚决反对,“若不再钳制户籍,天下丁粮如何征收?”
王渊说道:“最合理的办法,应该是‘摊丁入亩’。但摊丁入亩肯定无法推行,那就暂时不管。丁粮如何征收,地方官自己会解决,你盯着户籍,丁粮就好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