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决心严格履行政协协议的。
国民党政权所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统治的社会基础极及狭隘,这决定了它既不能容忍、也经受不住任何的民主改革。正因为如此,国民党统治集团从来没有准备去履行政协协议。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方针是,先接收关内,控制华东、华北。而后进兵关外,以便独占东北。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尽管最终未能阻止全面内战的爆发,但是,它使得各界群众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懂得了什么人应当对这场战争承担责任。这在政治上是一个重大的胜利。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全面内战爆发 1946 年6 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面性的内战。同年10 月11 日,国民党军占领华北解放区重镇张家口,并于当天片面下令于11 月12 日召开由它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次年3 月,国民党当局期限令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三地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撤退。至此,一切和平谈判之门都被国民党关闭,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清醒地估计了国内形势,坚决认定,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个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之下的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表示软弱,表示退让,不敢坚决地起来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就将变成黑暗世界,我们民族的前途就会被断送。
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中共中央指出,在政治上,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军事上,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在1946 年6 月至10 月,国民党军侵占解放区城市153 座;解放军则收复城市48 座、歼敌29。8 万人。从1946 年11 月至1947 年2 月,国民党侵占解放区城市87 座;解放军则收复和解放城市87 座、歼敌41 万人。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而改为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从1947 年3 月至6 月,解放军经过4 个月的内线作战,努力打退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在东北、热河、冀东、豫南等地开始局部反攻。战局的发展,从根本上粉碎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速战速决计划,并使他们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难以逃脱遭遇灭顶之灾的命运。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1947 年7 月,国民党军的总兵力由430 万人下降为373 万人,其中正规军由200 万人下降为150 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则由127 万人增加为195 万人,其中正规军近100 万人;
1947 年6 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豫西。三路大军相互策应,机动殊敌。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1947 年10 月1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部总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同年12 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同时,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 全国土地会议后,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土地制度改革(习惯称“土改”)运动的热潮。
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到1948 年秋,一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
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学生运动的高涨 针对国民党当局积极从事内战的准备,1945 年底,昆明学生发动了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一二一运动。
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 学生运动是整个人民运动的一部分。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地要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民主党派,少数成立于大革命时期和十年内战时期,多数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是: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
中国农工民主党(亦称“第三党”)。
中国政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抗战胜利以后,民主党派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比较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