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战乱和乱战的区别 > 第52章 讨伐诸戎与千亩之战(第1页)

第52章 讨伐诸戎与千亩之战(第1页)

对伯御杀死鲁懿公,夺取鲁国国君之位,姬静是不会忘记的。之所以当时没有采取行动,有着各方面的考虑。晋军在“千亩之战”中大败北戎,让姬静喜不自胜,终于有时间来讨伐伯御了。

鲁国的前身,是奄国。不愿意臣服周王室的奄国,与武庚沆瀣一气,参与了“三监之乱”。周公旦东征灭掉奄国,其长子伯禽被封在此地,国名称为鲁国。继位的姬戏,是鲁国第十任国君。

谁能想到,鲁国这个保存周礼最多的诸侯国,在立国不过二百来年之后,就发生了诸公子争夺君位的惨剧。可如果当初姬静不插手鲁国储君之争,这样的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与伯御为父报仇一样,姬静也隐忍了十年。可人家伯御是为了给父亲报仇,而姬静是为了显示至高无上的王权。公元前797年,在继位的第三十一年,姬静终于腾出手来,命令周军攻打鲁国。一个宗主国西周,和另一个最亲近的宗邦鲁国,开始了厮杀。

弱小的鲁国,哪里是周军的对手。周军没费多少力气,就抓住了伯御,并把他杀死。不过,谁可以继位当鲁国国君呢?

姬静征询大臣们的看法,大臣樊穆仲说,鲁懿公之弟姬称,温良恭顺,知书达理,忠孝两全,处事公正,可以立为鲁国国君。姬静同意了,就在其祖父周夷王的庙里,确立姬称为鲁国国君。

姬称继位后,没有给杀父仇人伯御上谥号。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怎么可能上谥号。当了十年鲁国国君的伯御,就是鲁废公。

周夷王的庙,叫夷宫。姬静以自己的好恶,来决定诸侯国国君,并且不惜出动大军来达到目的。这样的作为,与征伐戎狄、蛮夷没有两样。自此以后,整个西周礼崩乐坏。那些本来对周王室敬重的诸侯国,也开始与周王室离心离德、越来越疏远。

原本忠于周王室的诸侯国,再也不像以前唯唯诺诺,唯周王室马首是瞻了。各大诸侯国的独立自主性,在不断增强。姬静再想征召或调用诸侯国的力量去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就很难了。

给鲁国另立新君以后,姬静又派兵攻打太原之戎,没有取胜。

在继位的第三十六年,即公元前793年,姬静再次出兵攻打条戎、奔戎,结果被诸戎击败。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姬静总是对征伐情有独钟。已经到了晚年的姬静,为什么非要这样做?

又过了三年,姬静派遣周军攻打申戎、太原戎、条戎和奔戎。结果,除了打败了申戎,其他交战都是诸戎获得了胜利。

可是西戎、北戎分出来的支脉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戎族有多少部落和方国,更是一个谜。这时另一个崛起的姜戎,又成了姬静讨伐的目标。在姬静继位的第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姬静征发大军,以“南国之师”为主力,浩浩荡荡杀向姜戎。

戎、狄这样的称呼,是中原王朝对西部、西北部不同于华夏族的称呼。不过这些戎、狄,上溯其血脉,几乎都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身上。就拿秦人来说,其嬴姓始祖之一的秦仲,他的高祖父大骆就是西戎身份。所以把华夏族与戎狄割裂开,是不正确的。

在三千年前那个形成种族、部族、民族的时代,因为战争、俘虏、婚姻等因素,不可避免会发生不同种族、部族、民族之间的融合。这种人种、民族之间的融合,到今天仍然在进行。

越是到了晚年,姬静越发对征战情有独钟,到处用兵。以至于尽管周王室有西六师、殷八师和成周八师,有的在保卫镐京,有的在保卫洛邑,有的在保卫朝歌,或者预防随时可能的反叛。

当然边境上戍边的军队,并没有计算在内。支持、拥护周王室的诸侯国,其军队也没有计算在内。要攻打建立了西申国的姜戎,竟然不能从西部抽调多少周军,因为西六师要拱卫镐京。

殷八师所在的区域,要防范殷商遗民可能的反抗。成周八师,既要拱卫洛邑,还要防范东夷和淮夷等诸部落、方国。因为随着周军打了几次败仗,即便是处于中原地区的部落、方国,也产生了自立门户的想法。二百多年前的周人,就是这样慢慢做大的。

以前几位周王,并没有出现军力捉襟见肘的情况。对付戎狄,出动西六师;对付东夷、淮夷,出动殷八师、成周八师,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但现在不行了。各种形式的反叛,随时可能发生。

这充分说明,西周王朝衰落到只能自保,只敢自保,不敢不保。更不敢像几十年前那样,该出动这些王师征伐会毫不犹豫。

姜戎建立的西申国,在今陕西省西北部。又愿意攻打姜戎,又没有多少兵力可以调动,可让姬静伤透了脑筋。经过与手下大臣的商议,最后决定从南国调一支兵马过来,攻打姜戎。

所谓的南国,就是长江与汉水之间的广大地区。多年来,这里就是中原王朝与荆楚互相争夺、交战的地方。能够从南国调动兵力,说明经过几任周王的开拓,南国已经成为西周的地盘。

回想当年的周昭王姬瑕,率领西六师征伐荆楚,结果中了楚国人的诡计。当时要渡汉水,因为船只不够,于是强令当地人贡献船只。船只是贡献了,但很多船只木板之间是用胶粘在一起的。就连周昭王姬瑕和一些文武大臣乘坐的御船,也不能幸免。

结果怎么样?结果是很多周军将士被淹死了。姬瑕常年在北方,是个旱鸭子。当御船解体以后,他就掉到了汉水里。当两个大臣祭公和游靡游到姬瑕身边时,他早已经一命呜呼了。

尽管西周已经征服了汉水流域,但这里的人心收服了吗?但姬静现在的心情,就是病急乱投医。只要能从南国征召到攻打姜戎的士卒,就是一件高兴的事情。这样的后果,可想而知。

南国被征服地区的百姓,早已厌烦了持续不断的连年征战。见又要北上去攻打姜戎,将士们和家人的心情,肯定是抵触的。但不听从姬静的命令,又能怎么样呢?能逃到哪里去呢?

姬静就是征召了这样一支“南国之师”,然后在周军将领和一些周军的押送下,一百个不情愿地北上,准备去攻打姜戎。

路上开小差的,因为各种情况被军法从事的,是可以预料的。这样的一支军队,怎么与西六师等王师相比?况且现在的王师,也绝不是西周初年、“成康之治”时期的王师了。

西申国的姜戎人,早已经得知周军前来攻打的消息。他们利用地利之便,对远道而来的“南国之师”,发动了一次次的袭击。

御驾亲征的姬静,身边虽然有不少亲信将领,还有亲兵卫队。但在姜戎人灵活机动的攻势面前,丝毫捞不到什么便宜。况且这支周军的主力是“南国之师”。这些南方人根本就不愿意来打仗。现在被逼无奈上战场,能和以逸待劳的姜戎人相比吗?

一场场交战下来,“南国之师”被姜戎人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溃退下来的将士四散奔逃,但由于人生地不熟,被埋伏的姜戎人一阵阵截杀。交战到最后,“南国之师”全军覆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