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被上门行卷之人的一句赞扬、一次推荐,都有可能在考官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加中举的机会。
临近考试时,考生们还会向举主探听虚实,了解举主向主考官交代的情况。
在阅卷时,主考官的主观印象既来自于其自身的阅读和交际,更来自于同僚(尤其是上司)和文坛大家的推荐,这被称为“通榜”。
但是凌烟觉得行卷、荐举制度非常不公平。
所谓行卷其实看得也是家世是财力是背景而已。
一些考生为了获得推荐,不得不低三下四,到处投递文稿,但多数人仍难以得到举荐。
而这些人大多都是寒门学子。
他们一没钱,二没人脉,三没身份。
大多都是被拒之门外的下场。
这就导致许多有才之人得不到展现,得不到出头,最后只能名落孙山。
另一方面寒门学子之所以难出头也是因为他们见识太少,眼界太窄。
科举是要考策论的,他们没有门路去接触了解朝中情况和时事,自然比不上那些常年耳濡目染之下的身份尊贵的学子。
真是好不公平啊!
这两个月前来睿王府行卷的举子也有很多。
只是他们全都拒之门外,一点都不沾染。
原因自然是因为只有接受了他们的行卷向主考官举荐,那么该举子便会成为他们门下之人。
不管是立储前还是立储后,萧穆尧都不想让景昭帝心中有疙瘩,觉得他结党营私,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所以即便被立为太子之后,上门行卷的人多到无法形容,他们也都是统统拒绝。
因为萧穆尧觉得他刚被立为太子就拉拢结交天子门生会引起父皇不喜。
再说若真有真才实学为国为民办事即可,不需要投入到他门下。
所以那些被拒之门外的举子都去转向了他人。
景昭帝得知此事后果然非常满意。
不愧是他看中的太子,就是脑子清醒。
凌烟这段时间一直左等右等,但却迟迟等不到景昭帝对二皇子和淑妃的处理结果,完全没有了下文。
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就算对二皇子的处置还在斟酌,那淑妃呢?怎么半点反应也没有,完全没有动静。
还有那三个大臣和其他官员呢?
私兵呢?
就这么都不管了吗?
景昭帝应该没这么糊涂吧。
直到过了几天后,才终于有消息传来。
原来不是不管,而是景昭帝已经提前派人偷偷去处理藏在山上的那两万私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