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春生是哪本书里面的人物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强,埋头苦干,把全部工作逐步转移到完全、彻底自力更生的轨道上来。部党组在宋任穷部长的主持下,专门召开了党组成员会议,展开了集体讨论,集体定下了文件的主要内容和和口径,苏联专家走了,我们就自己搞,照样能把原子弹造出来。接着,并进行具体分工,分别由党组成员执笔,每人写一个方面。当时的成员有宋任穷、刘杰、刘伟、袁成隆、雷荣天、张献金、何克希。文件起草完毕后交给机要科,机要科安排春生打这个文件,并嘱咐说:“这个文件要送给党中央、毛主席看的,你务必要认真打好,决不能打错。”其实,这完全是一份草稿,文件是由部党组成员每人起草的,用的笔又各不相同:有用毛笔写的,有用钢笔写的,有用铅笔写的,还有用红蓝铅笔写的。且每人的字体又不同,字迹又较潦草,春生很多字看不清,不认识,他只好一趟又一趟跑去问他们。当时用的是机械中文打字机,打起字来绝没有现在的电脑方便,要是打错了,得用修正液改正,修正液用过的地方,印起来的文件有个隐影,且不好看,又不美观。春生接受任务后,觉得很光荣,心里美滋滋的。他心里想,这是送给党中央、毛主席看的,决不能打错啊。春生认认真真地打着,这个文件并不长,只有三千多字,但春生整整打了一个上午。春生把文件打好之后,又仔细地校对了好几遍,才拿到打字室去油印。印好后又挑了一份最清楚的由部里的机要通讯员送往*中央办公厅。第二天,主席看了文件后,在最后的空页上批示:“看了,很好,谢谢。毛泽东”春生听了传达,心里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接着,春生和其他译电员一起将这个文件用电报的形式发往二机部所属的各单位。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1  多次见首长

在北京工作最使人难忘的是能经常去参加欢迎外宾活动,这样就有机会见到许多中央首长。因为当时兴盛群众夹道欢迎或者组织群众去机场迎接外宾。

三年中,除了毛主席,其他的中央首长基本上都见到了,有的是见到多次。见到最多的要算周总理、陈毅外长了。

记得有一次,几内亚总统塞古&;#8226;杜尔到我国访问, 北京组织了十万群众夹道欢迎他。春生和小王也荣幸地被指派去欢迎几内亚总统,春生和小王一起来到指定的地方,在马路边排成四行一溜长龙。因为春生个儿长得比较矮,排在最前排,叫做‘尖兵’,负责给首长献花。春生排在那里等啊等,约莫等了一个小时,马路两边的广播喇叭里播出了迎宾曲,排在春生后边的老赵告诉春生,外宾马上就要到了。他的话音刚落,两位武警战士驾着两辆摩托车过来了,每辆摩托车上插着两面旗帜:一面是我国国旗,另一面是几内亚国旗。须臾,老赵大着嗓门说:“来了,来了,你们看,那不是总理吗?”春生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武警战士齐刷刷地驾着六辆摩托车在前面开道,后面紧跟着是好几辆敝蓬车。第一辆车上并排站着国家主席刘少奇和几内亚总统塞古&;#8226;杜尔;第二辆车上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几内亚贵宾;第三辆车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彭真;第四辆车是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每辆敝蓬车都有四位武警驾着摩托车加以护卫。虽然这些车开得很慢,但是春生还是嫌它太快了。因为春生是第一次见到中央首长,多么想让首长在春生面前多停一会儿,让大家多看一眼。

春生一回到办公室,就马上给家人或亲友写信,告诉他们见到了国家主席刘少奇,见到了敬爱的周总理,让亲友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幸福。

第二次是去夹道欢迎来我国访问的缅甸总理吴奈温。大家乘部里的大轿车来到西单,他们的位置是在中央民族文化宫对面的马路边。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广播里播出通知:贵宾马上就要过来了,请大家站好队。接着一遍又一遍地播送着迎宾曲。不一会儿,只见车队缓缓地开过来了。第一辆敝蓬车上并排站着周总理和奈*,周总理红光满面,神采奕奕,亲切地向大家频频招手。在第二辆及后面的车上有北京市市长彭真、陈毅外长、罗瑞卿副总理以及其他中央首长。虽然天下着毛毛细雨,但首长们并不在意。欢迎仪式结束后,大家各自回去。天仍然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春生和单位里的C姑娘两人合一把伞一路同行。春生这是第一次和大姑娘挨得这么近,紧张得心嘭嘭地跳个不停。他只怕小C把衣服打湿了,因此拼命地把伞子往小C那边挪,而小C呢确像个小猫似的躲在春生的怀里,使春生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然而当春生回到宿舍后,他的衣服已经湿透了。总理从首都机场到钓鱼台的国宾馆,这么长的路怎么会不打湿呢?

还有一次,春生去人民大会堂听贺龙元帅访问朝鲜报告。春生大约等了五十分钟,周总理、罗瑞卿总参谋长等中央首长上台就坐。春生坐在第十二排,离开主席台比较近,看得比较清楚。这时,会议开始了。主持人告诉大家:贺龙元帅因身体欠佳,不能出席今天的会议,由访问团的副团长罗瑞卿同志作访问朝鲜的报告。话毕,台上、台下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罗瑞卿总长从开始报告到结束大约用了五十分钟,其间,一位身穿白衬衫、下着蓝裙子的女服务员分别给总理、罗总长和朝鲜驻华大使送了三次茶。只见她双手虔诚地捧着茶托,面带笑容来到总理和罗总长面前,将热茶轻轻地放到他们的坐位上,然后退了几步才转身离开。报告结束后,主持人宣布散会,可是,大家还是坐着一动不动,春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也跟着大伙坐在那里不走。这时,一位同事见春生迟疑,告诉春生:“别急,周总理肯定会出来和大家再见的。”他的话音刚落,周总理和其他中央首长真的来到台前和大家再次挥手告别。

12  动员下农村

时间移到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各中央机关开始精简下放。春生几乎是天天开会,部里刚开过动员会,办公厅又把大家集中起来学习文件,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办公厅的丁主任对大家说:“现在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公厅编制是一百多人,现在已经增加到四百多人。因此,我们要精简机构,压缩编制,多余的人员嘛去支援农业。”丁主任喝了几口茶接着说:“我们大家应积极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到农业第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首先我们拟将一批能较好掌握党的方针政策的党员干部下放到地方,帮助地方贯彻执行中央的《十二条》。第二步是将人员直接下放农村,支援农业第一线。”紧接着春生所在的秘书处又安排时间让大家学文件,联系自己思想谈认识、讲体会。

第一批到地方下基层的人员还是幸运的,他们只是调换了工作岗位,工资等劳保福利不变。到了一九六二年上半年,开始动员第二批精简下放人员。除了开会学习文件外,每人还要写决心书,以表示每人的态度。但也有个别的人心口不一。在众人面前表了态,并写了决心书,调子很高。但事后又找到领导,说自己这有病,那有病,这有困难,那有困难,要求领导予以照顾。而当时的春生正在部所属的绿化队下放劳动,据队里的人说,明年全部人员要下放到农业。春生想,在那里种田还不如回家种田好,于是春生也写了决心书,想不到过了一个多月部机关党委就批下来了,同时被批下来的还有其他三人。一天,部机关人事处通知春生去谈话。和春生谈话的是一位胖胖的刚从冶金部调来的女处长,她戴着眼镜坐在藤椅上,态度十分和蔼。她让春生坐下,并给春生倒了一杯开水。然后亲切地说:“春生,难道你只有走不可以留吗?你走有哪些有利条件?”春生一听,心里觉得奇怪:机关党委批准我下放,可是这位处长却要我留下,这是怎么回事?春生又想:‘既然已经批准,怎么好意思留下呢?’于是春生爽朗地说:“我家中有三间楼房(其实三间楼房早已被拆),还有一位亲姑妈。”她见春生态度坚决,不再挽留,说:“那好,你去财务科去领差旅费和下放费。”说着递给春生一张批条。春生拿着批条怀着矛盾的心情来到财务科。

在离开首都北京的前一天,春生特地乘公交车来到天安门广场,春生数着广场的方格来回不断地走,来到人民大会堂门前,望着石柱子发呆;然后春生又来到天安门城楼下,望着微笑的毛主席像,看了又看;望着高大的天安门城楼,心里想:哪年哪月我才能再睹您的尊容!想不到时隔四年,一九六六年十二月,春生又来到了北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一九九八年暑期,春生再一次来到首都北京旅游,并参加了天安门壮严的升旗仪式。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  下放去农村

七月八日,春生告别了王大姐和同事们,踏上了回乡的列车。当春生来到阔别三年多的家乡;所见到的情形真使春生十分犯难:家中房子早已被拆,留下一片废墟,家里原有的农家具亦不翼而飞。春生既无叔伯,又无兄弟姐妹,将如何安身呢?春生叹息,春生彷徨。无计可施,春生只得暂时寄居在姑妈家。且户粮关系又无法落实,只能暂时放在口袋里。

姑妈家住在古镇,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因此,经常碰见到许多老同学和老朋友,见了面他们都说春生真‘傻’:为什么要下放?为什么不留在那里?为什么要回来吃苦?几个‘为什么’问得春生稀里糊涂,无言以对,连春生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要下放。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心里着实有点后悔,为什么不听那位女处长的劝告,为什么那样碍于面子,面子能当饭吃吗?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要是继续留在北京该有多好。

几次碰壁,弄得春生心烦意乱,象个无头苍蝇似的,不知往哪儿走。春生的表妹见春生一天到晚垂头丧气,说:“春生,别急,要么我的民办教师给你当,我真不愿干那份苦差使。”她的话倒提醒了春生,要是以教书暂时来糊口那也行,但万万不能去夺她的饭碗,表妹暂时也没有其他活儿可干啊!

第二天,春生再次去找区委的杜书记。他见了春生就说:“关于你的问题我们已研究过了,根据你的情况,我们意见是让你去七里坪农场,你自己可以去看一看,如果行,再来找我,我给你开介绍信;如果想教书,你到你原来所在的公社去找范书记,我已将你的情况同他谈过了。”杜书记倒是个爽快人,说话办事十分干脆。

翌日,春生来到七里坪农场,刚好碰到一位同学,他留春生在那里吃中饭并谈了一些情况。吃过中饭,春生决定去公社碰碰运气,于是乖11号汽车前往公社所在地。范书记不在,接待春生的是公社汪副书记,他听了春生的简单介绍和来意之后,就很爽朗地说:“行,行,要么你就到邹家庄小学去教书,怎么样?”

“可以。”

“那好,你自己去邹家庄看看,就说是我推荐的。”

春生告别了汪书记,好在邹家庄小时候曾经去过,那里还有春生好几个同学,所以走起来比较顺当,很快来到了这个村。找到村里的几个主要领导后,跟他们一说,大家一致同意春生当任他们村的民办教师,并讲好每月工资15元。第二天,辅导区的校长就通知春生去县里参加暑期教师政治学习。就这样,在公社汪副书记的推荐下,春生当上了民办教师。

汪副书记是安徽歙县人,他原在县粮食局工作,一九六一年作为工作组来到该公社,后来就在该公社当副书记了。他经常深入村子了解情况,帮助村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他为人正直,性格直爽,敢做敢为。看上去他很严厉,其实不然,他待人蛮客气、蛮随和的。他有时下村晚上不回去就和春生合铺,春生到公社去开会也经常和他一起睡。他对春生很关心,经常和春生一起促膝谈心,肯定春生一点一滴的进步,指出春生某些方面的不足,对春生的成长,倾注了他不少的心血。春生真不该在‘*’中跟着喊‘打倒汪XX’,现在想起来还感到十分内疚。汪副书记后来被提拔担任区委书记,再后来又被调任为市里的粮食局局长了,一直到退休。

2  上任为人师

邹家庄许多学生听说来了新老师,非常高兴。大家簇拥着春生走家串户,动员学龄儿童入学。因为学校是大队办的,只收书簿费,不收学杂费,家长们送子女入学的热情很高,两天中就收了30多个学生,全村的绝大部分学龄儿童都来上学了。春生把这些学生分成四个年级进行复式教学。当学生第一次齐声喊‘老师好’时,春生内心不知有多高兴。但为了上好复式课,春生浑身的解数都用上了,还是不甚理想。真好比水鬼揿两能头,揿了这边的,那边又浮起来了。这个“动”和“静”实在有点难以搭配。要么“动” 得太多了;要么“静”时学生无事可做,就讲起话来,影响其他年级授课。春生一边不断地向老先生请教:深入到课堂,听老教师上课,看他是如何进行“动”“静”搭配,如何妥善安排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时间;一边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叫做摸着石子过河,渐渐地初步适应了复式教学工作。年级最多时春生曾经教过六复式,也感到不吃力。直到七二年该校扩了班,增添了一位老师,每人教两组复式时,就感到比较轻松了。

上级*门对普及小学教育十分重视,要求大家尽可能地把所有学龄儿童都动员入学。因此,每学期的留扩生工作十分艰巨,尤其是在农村,或多或少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女孩子辍学的比较多。记得为了动员一个女生入学,春生一连去了她家十几趟,她母亲有点不耐烦了,春生人还未进她家门,就说:“老师,叫你别来了,别来了,你还来干什么?”春生接过话茬说:“来叫你女儿到学校读书呗!你不让她读,我明天还要来,直到她进校为止。”由于春生多次劝学,加上这个女孩特别爱读书,终于又回到了学校,后来她还考取了师范学校。之后,她的父母见到春生曾多次说:“幸亏听你的话,我的女儿才有今天。”

要想做好留扩生工作,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有一户人家,家中一连生了五个女儿,最后生了个儿子,父母把儿子视作宝贝,让姐姐小芬停学带弟弟。而这个小芬十分喜欢读书,学习成绩也不错。她自己不甘心辍学,一次又一次跑到学校,央求老师到她家说服她母亲让她重新回到学校读书。春生十分同情这个小芬的遭遇,一连三天去她家做她母亲的思想工作 ,都未有结果。过了两天,春生又一次来到小芬家中,她母亲见了说:“老师,上次我不是跟你讲清楚了,小芬要在家里带弟弟。”

“这样行不,弟弟照样带,书照样读。”春生想了一下说。

“哪有这样的好事?”

“我想让小芬把弟弟带到学校去,这样,读书、带弟弟不是两不误了吗?”

“孩子哭了怎办?尿了怎办?”

“这些不用你操心,我会妥善处理的。”

第二天,小芬抱着弟弟重新回到学校,回到了同学们中间你看她笑得有多开心!

春生一方面允许学生带弟妹上学,还允许部分学生迟到早退,让他(她)们回家帮助家中做些事情。因此,春生班很少有流生,入学率一直居全公社全茅。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