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古玩打眼算不算诈骗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飞”,一边还叽叽喳喳地叫唤:“哎——WC在哪儿?”至于的吗?没瞧见你们喝了多少饮料,这么会子工夫就“满”啦?!得嘞,娱乐不了别人,咱还不能娱乐娱乐自己,管她们呢。

也别说,有一首歌我唱得还是不错的,其实那歌的调门挺老高,可不知怎么着,只有它,我唱起来就觉得特“上口儿”,于是一场卡拉OK下来,我能把这首歌反反复复唱它个七八遍。在场的不管是“凤”还是“凰”就都急了。说如此唱下去实在是让人忍受不住!您干脆宰了我们得了。破锣嗓子也就罢了,抓着麦克不撒手(现在叫“麦霸”)也不跟你计较,可您不能没完没了地用“同一首歌”折磨我们呀?跟解放前“叫街”的似的(“叫街”就是过去要饭的在大街上“吆喝”)。要不然你就换个口音再唱好吗?比如用河南口音或者山东口音唱?就好像把汽车屁股后边那个电子扬声器里没完没了发出的,北京女性标准话一个劲儿叫唤的:“请注意——倒车!”给改成男声天津味儿的:“岛册(倒车)啦——您哪!”

我反复唱的这首让“凤凰”们无法在“梧桐”上安生的歌曲,名字叫《木鱼石的传说》。这是1985年由辽宁电视台拍摄的六集电视剧,此为该剧主题歌,由著名歌唱家蒋大为演唱。电视剧的情节大概说的是清代乾隆时期的历史人物王尔烈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的事迹。但估计剧情早让人忘了,而这首“名歌”却风靡大江南北,我敢说从老到少,没几个不会唱的。哎——不仅这“歌”出了名,歌中唱到的“石头”也出了名,就是“木鱼石”呀。有那么一段时间“木鱼石”的买卖作为旅游产品是“购销两旺”。我查过资料,所谓“木鱼石”是山东泰山附近产的一种“木纹石”,当地也叫“馒头石”,是一种富含铁质的泥质矿,说白了就是“褐铁矿石”,学名叫“泗滨浮石”或“扁鹊石”。嗯——的确是有些医用价值,据说在大禹治水的时候这玩意儿就出名了。但至于它到底会不会“唱歌”?能否让人“益智”?我就不知道了,我真不知道,打死我——也不知道。

但我知道有一种比“木鱼石”还“神奇”的玩意儿,它会“唱歌”,不仅会“唱歌”、会“叫唤”,它还会“喊口号”呢!如果说“木鱼石”是天然的,那这个“宝贝”可是人工的。究竟是什么宝?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就是一种“精巧的瓷器”。瓷器会“唱歌”?会“说话”?这叫哪儿跟哪儿呀!哎——您还别不相信,这事儿它可是有证人的。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曾经听见它“唱”过,就把这“宝贝”卖给我朋友的朋友了。我朋友的朋友甭说也听见了,就又转手给我的朋友,我朋友想必更是“听见”了的,要不然凭什么花那么贵的价钱买它?据说我这位朋友还以“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方式按着他老婆和他自己妈的脑袋让她们也听,老太太耳音不济,听不真真儿就算了,他媳妇则大叫:“轻点,我脖子都酸了,听——见——啦!行了吧?”于是,这“宝贝”就被所有见过它、听说过它的人,给它起了个极其神秘,远比“木鱼石”还要震撼和诱人的名字——“幻瓷”。因为所有卖主儿大抵都“咬着”下一个买家儿的耳朵说:这可是从皇宫大内里流传出来的,所以又叫“大内幻瓷”。您听听,吓人不?

三、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巧的瓷器会“唱歌”(2)

我有个毛病,总是爱在洗澡的时候唱歌,还就爱哼那首叫什么“美丽的传说”的曲子。浴室本来空间就小,再带着些“水音儿”——好听!正在自我陶醉的时候,电话响了,是一位几年不见的小哥们儿小D;这主儿不怎么太“务正业”,故多时不见。直说吧,就是我方才讲到“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正数第一人,那就是我的“朋友”了呗。其实小D是我以前的邻居,我们哥儿俩年纪相差不老少,但性格很是类似。尤其有一生理特征很像,就是长得都跟“瘦干儿狼”似的。我是因为打小受过穷、挨过饿,营养不良而形成的“魔鬼身材”,小D的身材则是打小不好好吃东西,忒“挑食”了,是“物质极大丰富”之后的“副作用”。所以他的绰号又叫——麻秆儿。在这里,我还是亲切地称呼他“麻秆儿”得了。

麻秆儿性格外向,兴趣也颇为广泛,过去我们就老说他:想起一出是一出。今天还跟您说要当画家呢,明儿个就看见他又玩上“螳螂拳”了。我记得,因为他个子长得挺老高,又瘦,曾经还想当跳高运动员,没戏!体质太差。后来据说红了心儿的要当个“男模”,也没成。身高凑合但五官欠缺一点,尤其是下颌骨(俗称腮帮子)没进化好,怎么形容来着?好像叫“地包天”。再后来他干什么去了?不大清楚,可能一直是“自由职业者”。前两年见过一面,说正是因为以前太瘦弱了,连老婆都嫌弃他,于是他媳妇就迷上了中医,而且专门研究“药膳”,说是日后准备开个馆子,以飨吸收功能不好的食客,固然我得算一个,就先请我过来品尝品尝。那天做的是什么饭菜我记不住了,反正餐前他老婆先逼着我们每人喝一大碗用花椒煮成的水,说这叫“养胃温中”,此“药食同源”者乃祖传偏方。我相信这在中医学上或许有些道理吧,但麻了吧叽的咋喝呢?我就问麻秆儿:是不是每天晚饭的时候,夫人都要灌你一碗花椒水?麻秆儿挺自豪地说:是呀,怎么啦?喝吧,没坏处!我看着摆在眼前的这一大碗花椒水,心里直发憷,就小声嘀咕:成——等哪天你老婆一狠心,每顿饭前都给你灌一碗辣椒水的时候,她就可以到“宪兵队”上班去了……

今天麻秆儿这小子想起给我打电话,嘿——怎么茬儿呀这是?抓着电话我就先急不可待地“问候”他:“老弟,别来无恙呀?和孙二娘开在十字坡的那家儿药膳经营得怎么样?你老婆发明的那碗麻辣汤,都麻翻几位好汉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三、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巧的瓷器会“唱歌”(3)

麻秆儿说:“臭贫什么呀臭贫?我说老哥哥,今儿个可是我们两口子真心实意地想请您过来一趟,有要事相商!”

“不会是请我去吃人肉馅儿的包子吧?”我不经意地说。

麻秆儿急了:“啊呀——那饭馆儿的事儿早她他就黄了。哎?其实说起来也不是办不下去了,是忒辛苦。要不怎么过去都管干厨子这种工作的叫‘勤行’呢。是我们俩兴趣转移了!”

我奚落他说:“哦——‘药膳’不好干,那就做宫廷菜吧,改名字叫‘仿膳’也不赖。”

麻秆儿说:“合着您就认得吃是怎么着?如今谁还缺这口儿呀?我干的这宗买卖比开饭馆强多了,别说——跟皇宫还真有点儿关联,我现在搞起古玩收藏啦,专收景德镇的明清官窑瓷器。大批地收宝贝,都是开门见山的玩意儿,其中不乏‘孤品’。您不是也玩过瓷器吗?蒙得了别人蒙不了您,来吧老兄,让你开开眼!”

我赶紧纠正他说:“别——别——别!兄弟,您千万不要这么抬举你哥哥我,咱只是玩过些陶瓷碎片,一直是捡破烂儿的,跟要饭的差不了多少。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跟您比不了哇……”

麻秆儿就不屑地问我:“哟,多年前就听说您到处地捡破烂儿,那能是正经营生吗?可想不到都这把年纪了,如今您还在到处地捡破烂儿,顶多是混成个“竿儿上的”吧(这“竿儿上的”一词是旧时京剧里的戏词儿,乃“要饭的花子头”之别称,用今天的标准称谓好像叫“丐帮帮主”更合适)?”

然后他便更有了底气,就神神秘秘地说:“明说了吧,我搞到了一件旷世奇宝,现如今连紫禁城里都没有了的玩意儿——大内幻瓷!这东西想必您应该是有所耳闻的。您赶快来吧,来之前最好要沐浴更衣,放尊重点。因为这宝贝太神秘、太尊贵啦,请您来一不是把玩,二不是鉴定,而是让您开开眼界,并且多少有那么点儿‘参见先皇’的意思,这在古时候应该——好像有个说法儿,哦,对了,叫‘面圣’!”

“别吓唬人成不成?回头在你们家炕头上冷不丁一眼真看见‘皇上’,没二话我先把裤子给尿了,多他妈失体统呀!所以我说这‘面圣’就算了,如果你们家厨房里有碗剩面的话,费心给我留着,饿呀!‘竿儿上的’我好几天没找着饭辙了。”在电话里我就嘻嘻哈哈。心说,麻秆儿“发”了什么“财”?他真把我当“竿儿上的”了!

麻秆儿说:“您有正经的没有?多少人想看那宝贝我还不让看呢。我的话您可以不相信,我老婆的话——您总该相信吧?”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三、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巧的瓷器会“唱歌”(4)

“得罪——得罪!‘娘娘’的懿旨我当然得相信,不然的话,灌花椒水地干活!得嘞——我去还不成?!”

“这不结了?嘁!……”

麻秆儿的家还是老样子,看来这些年他光顾着玩儿收藏了,心就没往“宽”了想,所以没混上个“宽House”什么的,仍是居住在老城区里旧楼房的三居室,也算干干净净,透着百姓之家的温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不像是能“藏得住国宝”的人家儿。因为我看到这里的确到处都摆着瓷器,琳琅满目,说句古玩界的行话:满屋子“贼光”。我的感觉是他们家从“饭馆”变成了“陶瓷工艺品商店”。

麻秆儿两口子热情过度地把我迎进家门,还没来得及多寒暄几句,就一前一后、前拉后推地径直把我给“拥”进了他们家西南角的卫生间。

我就“急”了,说:“哥们儿,先别往这儿推我呀?一整天水米没沾牙了,我肠子里还瘪着呢……”

麻秆儿笑笑说:“这么多年了,怎么就没改掉您那爱损人的毛病?实话告诉您,宝贝就藏在我们家的卫生间里。一来嘛是为了保密,二来嘛,这里空间小,听着真真儿。谁大老远的没事请你到我们家拉屎来啦?哼——咱家的茅房那叫‘贵厕’,还从来不轻易外借呢!”

我这才发现,在他们家卫生间的马桶旁边,立着一只半人来高,上下一边粗的白色直筒瓷瓶子,跟坐便器“配”在一起倒是相得益彰。说实在的这瓶子是“傻白傻白”的,跟马桶挺靠色儿,只不过那上边雕刻着一条精美的“海水龙纹”,形状有点像晚清常见的“帽筒”,但又太大。说它是洗屁股用的吧,肯定又不合制式(因为它摆在了马桶的旁边,自然就让人往“下三路”想)。应该说这是典型的、现代人“臆造”出来的,一个不是玩意儿的“玩意儿”。

我寻思,麻秆儿说的“宝贝”——就是它了!

果然,麻秆儿的眼珠子在昏暗的卫生间里散发着只有黄鼠狼半夜里才能闪烁出的“绿光”,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过去的一种很不科学的所谓“偏方”,打进去后据说人就有精气神儿),看来他已经是“激动万分”了。他指着那瓷瓶子说:宝贝呀——太神奇啦!我只能装傻充愣地问:“神”在何处?“奇”打哪儿来?麻秆儿就不再尊重我这个兄长了,咬牙切齿地说:“装什么孙子呀你?这就是世间罕见的‘大内幻瓷’哟!这宝贝它会喊‘万岁’。行家说了,这宝贝在官窑瓷器是万里存一的。据说当年在烧制上就暗藏了‘机关’,此物又长年摆在紫禁城太和殿里的某个秘密之处,专门‘收集’百官上朝时的‘山呼万岁’声儿。另据确切传闻,当年烧制这批瓷器的工匠都神秘地失踪啦,所以这绝妙的工艺也就失传了,此宝实为世间孤品!”说着话,麻秆儿就极其虔诚地将自己的脑袋凑了过去,把一只耳朵深深地“埋进”瓶子口,慢慢儿地眯起双眼……突然就脸红脖子粗地嚷嚷道:“听见没?又喊上啦!‘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少顷,麻秆儿起身,郑重其事地唤我过去,说:“来吧老兄,这样的机会是很难得的,您也过来听听。最好心里边干净点儿,使劲听!往死了听!!你就能听见古人的声音啦。”

三、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巧的瓷器会“唱歌”(5)

看见我还是犹犹豫豫的,他老婆就说:“大哥您尽管听去吧,是真的,我也听见啦,越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得越清晰!”说这话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这位“弟妹”是眼睛发直,瞪得跟俩烧麦似的,不能不让我联想到科学如此发达的现代化社会里,他娘的咋会屡有“邪教”作祟?于是我就特不情愿地被他们公母俩一起上手,强行将头侧过去按在了瓶子口处。立时,耳朵里就出来一阵阵“嗡——嗡”之声。其实这套把戏我太清楚不过了,老实讲,这里边是屁嘛儿也听不着,但趴在瓶子口的那一瞬间,倒是让我回忆起了一段往事,且是我亲身经历过的。

话说在“文革”之初,我大概上小学一二年级吧,记得那日子口正是咱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频繁”地接见红卫兵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动不动就是人山人海,万众欢呼:“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得在正堂的显要位置贴上毛主席的画像,无一家例外,这本来是家家都“法定”要有的“摆设”,突然有这么一天,西单把口的那家新华书店又排起了“长龙”,一问,是卖“最新版”的毛主席像,画的是“毛主席去安源”?记不太清楚了。那些买到毛主席像的人们一时间兴高采烈的四散而去,一边走一边将新买到的“主席像”卷成个纸筒紧紧地贴在自己的耳朵根子上,虔诚而又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什么。突然一个个儿能旱地拔葱地一蹦三尺多高,激动得涕泪纵横并振臂高呼:“这下子我可听见啦——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万岁!!……”原来,不知道是谁最先“发现”了这张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印刷品的“奇异”(现在想起来说不准就是新华书店的人自己忽悠出来的,莫非那年月也讲究“促销”?我是过来人,我以为那会儿的人为了表现出对领袖的热爱和神化,以极尽能事的手法“标新立异”似乎更为可能),于是人们才争相购买,奔走相告。您就看吧,这一片儿的“热闹”可就大啦,“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拨接一拨的人,买到画像后就跳着脚的这边蹦完了那边蹦,听得见喊“万岁”听不见喊“万岁”的都说“听见”了,从大马路到小胡同是一片“欢呼”之声,真有点“麦苗青来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咱们农庄,千家万户齐欢笑,好像那春雷响四方……”的意思或感受。老实讲,当时我也是个“小积极分子”,还真不是起哄架秧子,就也学着大人们的样子把毛主席像卷成了个“听筒”贴在耳朵上听,旁边照例有人提醒我“使劲听”、“玩儿命听”……我敢向咱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保证,我是真“听”到了“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小孩嘛,激动得是大鼻涕都“过河”(即“涕泗流,流到嘴里方到头儿”)了。想起来,那时候咱的心里边儿,真叫一个“干净”!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三、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巧的瓷器会“唱歌”(6)

这场“万岁风潮”到底是怎么候结束的?忘了。我们那片儿好像站出来个“四眼儿大花猫”(即戴着很厚的近视眼镜)的知识分子慷慨激昂地说:这简直是胡闹,一群神经病!他说我们听到的都是“幻觉”。哎哟喂——这丫的活腻味了吧?立马被打成“现行”那什么了。当然,会喊“万岁”的毛主席画像的事儿也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