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到现在,正德皇帝还相信所谓的忠诚的话,就真的该死了!
毕竟换立新君,这件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次虽然和土木堡的情况不一样,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军队的忠诚需要理由和回报,如果新君就可以给的话,何必一定要拼死拼命地拥护离开了皇宫,抛下了江山社稷的旧君?这么多年来,军队可没怎么见到过朝廷的恩泽,反而倍受打压。哪怕不是皇帝的本意,普通士兵和将官也会这么认为!
“朕要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敢弑君!若是他们敢,朕无话可说,但无论继承我这张位子的是朱家哪一位藩王,这些乱臣贼子,都得给朕陪葬!”正德皇帝说道。
其实正德皇帝是在赌,用命在和杨廷和他们赌。
一旦刀兵到来,阴谋就成了阳谋。正德皇帝一个人死了,还可以说成意外,若是张太后一起死去的话,杨廷和他们如何遮掩?
弑君之罪,罪诛九族。现在正德皇帝或许让天下士绅都反对。
但只要杨廷和他们弑杀了君王之后,目的达成地天下文武还有士绅们,还能如今天这般团结?
只要新君表示一下,有的是人会背叛昔日同伙,拿杨廷和他们家族的人头和鲜血,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以及对新君的忠心。
这个事情,正德想到了,杨廷和他们自然也想到了。
杨廷和家的花厅里,杨廷和脸色煞白,风风雨雨几十年,宦海沉浮,没想到事到如今,却是这样一般的结果。
阴谋就是阴谋,宁为人知,莫被人见啊!
弑君的罪名,杨廷和不想背,也不敢背。
那可是杨家九族的性命啊!
下面的一群同谋嘈嘈嚷嚷地喊着一不做二不休,杨廷和却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下面的这些从犯都可以想办法脱身,唯有他杨廷和,却绝对会是新君的眼中钉,肉中刺。
看看霍光家族的下场就知道。这还是霍光没有弑君的情况下,那位被自己拥立的皇帝,还不一样对他满是猜疑,委以虚蛇之后,只待大权到手,马上灭了霍家满门。
正德皇帝一死,张太后很有可能,也会跟着寻死。
要想活的人没,死,很简单。要让想死的人,活下去,却很难。
只要正德皇帝和张太后乃至太子一前一后的紧接着死去,全天下人便不需要证据,就可以给杨廷和定罪了。
杨廷和进退两难,这才知道权臣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杨廷和现在很羡慕死去了几年的李东阳了。李东阳功成身退,留得一世清名,倒的确可以保得李家百年平安。可杨廷和却百分百会让杨家没有了下场。
张太后和正德皇帝把太子交给了尘带出宫去。
看着张太后的神情,是准备和儿子一道同生共死了。
了尘不知道为什么原本的历史上,正德死后,张太后却和杨廷和站在了一起。以至于晚景凄凉。
或许是为了张家满门老小,张太后不得不屈服的吧?
但这一次,无疑是儿子和孙子总要得多。只要了尘能保证张家的平安,没有了娘家牵扯的张太后,的确可以为了儿子不惜一死!
后世张太后的态度无疑让正德皇帝的死成了真正的意外。更重要的是,正德皇帝没有后代去帮他洗冤。嘉靖一系是既得利益者,不会自找麻烦地承认正德死于非命。不然嘉靖自己都会招来一系列的麻烦。
而且焉知嘉靖没有和杨廷和他们勾结?毕竟嘉靖从血缘正统上,都是继位的不二人选。后来的大议礼事件,不过是嘉靖皇帝借用另一个名义,去剪除后患和威胁罢了。
正德皇帝给了了尘一道圣旨,是传位给太子的。并请了尘担任太子的老师,保护太子平安长大。
这也是为了防止杨廷和他们一不做二不休的万一之举罢了!
太子才三四岁大,懵懵懂懂地倒是对了尘颇为亲近。了尘就这样抱着太子赶往了西北。
太子能不能继位,现在就看西北的军队了啊!
正德的托孤不容有失,若是让杨廷和他们得逞之后,文官只会进一步膨胀。朝廷会更加不堪,等到不可挽回的时候,将锅甩给皇帝,自己再迎接另一个新王朝。
哪怕这个王朝是异族,是要天下人都剃发易服的蛮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和齐家永远排在国家和天下前面。
如果真到了这样,了尘耗在大明的心血便都会成为白费,没有了李闯,还有张闯,和刘闯。满清的入关几乎就会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哪怕了尘现在不俱因果,去东北斩了满清的龙脉,也挡不住大明衰弱之后,别的异族入主中原。
天空中,一道毫不起眼的流光划破了天际,冲向了西北。没有人看到,看到了也不会注意到那道流光是什么。
了尘的纸马还是很神奇的,不吃不喝,不眠不休。除了来历很诡异,颠簸得有点厉害。速度却简直神奇。
不过一天一夜,谷大用便神奇地出现在了西域都护府的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