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凉露重,杨廷和却一个坐在花园的凉亭里喝着闷酒。连他最得意的儿子杨慎都不能靠近。
杨廷和是首辅,杨慎也是正德三年的状元(原本应该是正德六年的,但弘孝皇帝多活了三年,正德便晚了三年登基),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如今的杨府可谓烈火烹油,繁花着锦。然而一子下错,满盘皆落索。
这等好风光还有几年?还是几个月?等待杨家的结局是什么,杨廷和怎么会猜不到?
正德皇帝一天天大了,也一步步地成熟了起来。虽然依旧贪玩,却越来越不好控制。自己当年那个顽劣的学生,开始不但地试图冲破文官设置的种种阻碍,并试图亲手染指最重要的权力——军权。
正德皇帝不惜和文武百官对着干,开始用刘瑾来平衡朝野,打压文官。到后来,决意西征,提拔年轻将领来取代早已腐化的勋臣,试图改变大明朝一百多年来文臣们努力形成的朝堂格局。
正德皇帝贪玩荒唐之中,隐藏着的是对文臣的不信任,是对尸餐素位的勋贵地不满。
从正德皇帝亲自召见一个区区的武夫江彬,试图组织团营,就知道正德皇帝的危机感有多重,对自己,对天下百官的猜疑有多重。看似全权委托了自己处理朝政,却一次次试图拿回最要紧的军权。
有了对军队的切实掌控之后,用脚后跟也能想到正德皇帝想干嘛?
无非开疆扩土而已,可这对文官有什么好处?战功之下,武将得势,文官还怎么压制武臣,控制朝堂?
幸好朝廷还有西北可以拿来作为颜面,坚决解散了团营,把江彬发配去了西北效力。可正德依旧还是不肯罢休,这次却想到了王阳明。
杨廷和想到王阳明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自己和王华两人私交不错,王阳明幼来聪慧,也是自己一直看好的晚辈。却没想到当年博名之举,因为弹劾刘瑾,而贬嫡云贵之后,再回来却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王阳明文韬武略的确不凡,可却在西南被道家影响了。如今的王阳明已经不再和天下士林是一路的了。因为他为了自己的圣人梦想,不惜和天下读书人为敌了。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天之道恒,人之道新。”王阳明的确勘破了王朝更替的真相,也戳破了几千年来儒家编织的谎言。
王阳明这是在向天下人权贵和读书人宣战,这是在挑拨天下文官武将们的底限。
谁有余?除了朱门绮户,还有谁?
若是王阳明随口说说而已,杨廷和他们还能当没看见。
可谁知道正德皇帝却会召见这个异端,并大有奉之为圭臬的架势。
从正德皇帝继位以来,因为一系列脱出了文官们安排,而开始积聚的不满,到皇帝开始起衅边功,不满积聚到开始酝酿换帝的布局。到最后正德皇帝召见王阳明,才算真正地让天下士林和大部分勋贵们团结在了一起,试行“换帝”。
于谦干过,而且结果很不错。文臣们坑死了勋贵,掌握的朝堂之后,哪怕复辟的皇帝也得捏着鼻子忍下来。于谦一样成了士林的偶像,成了史书流芳的英雄。是不是阴谋,百年之后,谁能说得清?
原本好好的布局,却不想突然被打乱。杨廷和原本希望的是正德能够悄无声息地“病死”。然后以张家满门的性命去逼迫张太后背书。留下一个几岁大的太子继位之后,杨廷和有足够的时间去布局一切。
到时候谁都翻不了盘,皇帝也一样可以轻易地死去,文官将掌握大明的一切。
可没想到云华会突然闯进来,然后惹出了更棘手的问题。
玄光观成了天下最大的变数,也是让朝廷最忌讳,最无可奈何的存在!
太子失踪了!谁带走了他?
原本杨廷和有足够的时间却抹平谋害皇帝的一切蛛丝马迹,并把太子教育成一个“合格”地皇帝。杨家凭此功绩,有了如此贡献之后,士林之内当然如鱼得水。自己儿子几十年后完全可以做到今天自己的位子上。杨家百年辉煌指日可待。
可现在却全完了!
“父亲!宫里刚刚传来的消息,皇上偷偷倒掉了王太医的药,被王太医发现之后,恼羞成怒,一脚踢死了王太医!“杨慎突然走过来,向杨廷和报告这个不知道算好,还是算坏的消息。
”嗯!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杨廷和叹了一口气。
正德皇帝显然早就清楚了自己的阴谋,或许从自己的病情越来越重,太医却一直没换起,就开始怀疑吧!
或许,正德皇帝向自己请求更换太医,便是在试探自己的底线。
正德皇帝一脚踢死了太医,便是向自己示威啊!看杨廷和还敢不敢真的弑君而已。
杨廷和焉能不知,正德皇帝这是在向自己等人发出警告。
只要太子不死,杨廷和他们以后,乃至他们的后人,全都要提心吊胆地小心被报复。
自己不是不可以宣称太子和正德皇帝同时死去,却如何堵得住天下的悠悠众口,又如何低挡得主自己迎立的新君必然而来的反噬?
进是死!退也是死啊!
如果事情可以重来,杨廷和或许绝不会对这场宫廷阴谋点头的。如果可以回到几天前,杨廷和绝对会答应正德皇帝更换太医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