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一边忙活着自己手头的工作,一边考虑着自己做些什么,才能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把刘大拿那一千六百块钱给凑齐喽。
可是上了一晚上的夜班,也没想出个具体章程。
他最先想到的是卖炒货。
1984年的时候,‘傻子瓜子’的名号,已经很响亮了。
这位年姓的个体工商户,早在在1979年就获准工商登记,注册了商标。
在1980年,更是获得了总设计师的肯定,并且上了报纸。
好像就是在今年,又被总设计师提到了一次,涉及到的是个体工商户雇佣工人的问题。
不过,很快这个念头就被张卫东给否定了。
毛嗑儿虽然在七河市的消耗量也不少,但远远比不上榛子受老百姓的欢迎。
而且除了市里住宅相对密集的地方以外,大部分有菜园子的人家,谁不种个十颗八颗的向日葵呀。
至于说榛子,周边儿的山林子里倒有的是,可成熟得等到秋后了,时间上根本就来不及。
更何况,这时候的榛子,大都是晒干去皮之后生着吃。
用后槽牙咔嚓一下,咬开外面的硬壳,咀嚼着里面清香微甜的榛子仁,那是真香!
家家户户在入冬之前,都得存个满满的一大麻袋。
人口多的,甚至要整两三麻袋。
张卫东压根儿就没见过周围有人吃炒过的榛子。
……
这条路行不通,他又想到了‘疯狂的君子兰’。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君子兰的价格,就已经悄悄开始攀升了。
以至于1982年的时候,‘北国春城’还出台了一次君子兰的限价令。
该限价令规定,一盆君子兰的售价,最多不得超过200元。
200块啊,张卫东这样的,仨月工资都不够。
就这,还特么是限价!
之后,一场“抢救国宝大熊猫君子兰义展”的展览会,更是将君子兰的热度带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
据说,义展光门票收入就有17000多元。
举办方将这些收入上交了农业部,还得到了一位副部长的接见。
在最热的时候,端着一盆君子兰,不用走完整条街,价格就能涨三次。
这不是夸张,而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1984年10月11日,‘北国春城’正式将君子兰命名为市花。
在那之后,限价令也不了了之。
1985年初,一位王姓养花大户,将一盆君子兰卖给了哈尔滨的客户,成交价格是14万元。
那可是1985年的14万元呀。
创造了1985年之前君子兰交易之最!
有人曾经算过,按照当时的黄金价格,14万元可以买到40多两黄金。
一株君子兰顶多不过二三十片叶子。
而1两黄金可塑成17。5平方米的金箔,用这些金箔可以制成几十盆“黄金君子兰”。
40两黄金,完全可以做成上千盆的金花,一片金色的海洋……
同年,还有一位港商为求购一盆名为‘凤冠’的君子兰,提出用一台豪华皇冠轿车交换,却惨遭拒绝!
君子兰的疯狂,不仅是体现在价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