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沥水的葛根粉已经不再滴水,按压的手感也很瓷实,可以取出来晾晒了。
拿出空余的簸箕,在簸箕里铺上麻布袋子,家里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纱布或者麻布了。
将就着用吧,把挂在竿子上的麻袋取下来,布袋口子向下套,雪白的葛粉就露出来了。
小心的搬到簸箕上,用手掰成几大块,再捏碎一些,方便端簸箕。
想了一下从储物架整理出一个十层的三角架子出来。
把铺好葛根粉的簸箕都放了上去,最下面放着麦麸粉,这样就不占地方了。
现在院子里棚屋上屋檐下都摆满了食物,看的心里一阵满足。
家里的柴禾不多了,原本堆的满满当当的柴禾只剩下两三捆了。
想想这会子也不老早了,不如在家砍些柴禾,晚上再编织一些簸箕和竹筐。
原身父母差不多一个月以后回来,很多生活用品容器或者工具,可以在闲暇时间做了,钱要花在刀刃上。
除了各种容器,生活用品,最主要的还是屋子的问题。
如果做小木屋的话,能抵挡暴风雪的墙起码要有两人合抱粗。
自己一个人不一定能建好,雇人的话风险比较大。
做这个活的人基本都是男性,到时候自己一个小姑娘…。总不能把人都杀了。
不做木头房子那就需要红砖或者青砖才行。
这里青砖房子多,不知砖价多少,便宜的话就买,价格高就自己烧。
这些都是要花钱的,反而粮食和肉食是最不缺的了。
想到这穗禾打算明天就去城里,先买一批铁制品和保暖装备,打听好青砖价格,出城后再去一趟黑市。
总不好走了还把家里东西都走留下空荡荡的屋子,那多不好意思。
家里的竹子还有一些,穗禾打算做圆簸箕,这样快而且用的多。
圆簸箕用竹片做比较好,紧密轻盈,柳条做的簸箕更加耐用但是工序更多。
一般有一个杨米去糠的就行了,像平时看到有老人端着簸箕选豆子或者做针线活。
常用的就是柳条做的开口簸箕,或者圆形小簸箕。
一个簸箕需要12根长度差不多的的竹片,宽度和长度根据自己需要的簸箕大小来决定。
穗禾打算做大的,所以竹片宽度有3厘米,长度120厘米。
这样做出来的簸箕直径最少有一米宽,可以晾晒不少东西。
簸箕需要垂直交叉编织,形成一个顶点后需要不停交替地放置竹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增加或者减少数量。
编织到圆圈边缘的时候,先用绳子固定住,防止松动,簸箕底做好以后,放在一边备用。
需要再做一个厚点的加衬放在簸箕底部,可以减少簸箕底部的磨损,提高承重量,也能进行加固。
外衬做好再做一个内圈和外圈加固边缘。
根据外圈大小剪去簸箕底部多余的部分,套上内外圈即可,全程不需要一颗钉子。
做好之后修整一下内外圈让它变得更加平整,在用砂纸打磨掉毛刺,不拉手就大功告成。
编织一个大簸箕最快也需要一个小时,但是穗禾用的竹片大,差不多四十分钟就能完成一个。
从下午三点左右编织到太阳都落了山,收获四个大簸箕,这玩意儿一个1-3铜币不等,靠这个也只能解决温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