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就曾经说过:“南人有言日‘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今天想想这话,倒好象是从来没有涉足过湘西的孔老夫子,专门针对那些赶尸的学徒们说的。
尸体起赶之前,还得做场法事。到了夜晚,附近已经没有人以后,被称为“老司”的赶尸匠就开始作法了,设坛、点香、念咒、烧纸。此时,为死者还魂输魄,使死者能听命驱赶,老司还要和被赶的尸体魂魄进行谈判,具体是用一把贴了符的桃木剑,去刺一块半寸厚的木板。
要是能刺穿,就表示那尸体愿意听从指挥;要是刺不穿,就算给再多的钱,他们也不愿意干的。法事完毕,赶尸匠将最好的硃砂——辰砂,置于死者的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左右脚掌心等七处,每处以一道神符压住,再用五色布条绑紧。
相传,此七处是七窍出入之所,以辰砂神符封住是为了留住死者的七魄。之后,还要将一些朱砂塞入死者的耳、鼻、口中,再以神符堵紧。相传,耳、鼻、口乃三魂出入之所,这样做可将其留在死者体内。
如此这般做完后,尸体就可以站立、跳跃、行动而驱赶行走了。于是,他们即一个手持招魂引路幡,一个手持赶尸鞭,一前一后,驱赶死尸。前面的每摇一下铃,手上绳子一紧,尸队就向前走一步——慢慢地踏上千里回乡之路!
赶尸者对路况是很在意的,他们除了自家附近的路外,也特别熟悉附近州县的山路,尽量选平缓的小路走。
路遇上坡下坡、上桥下桥,以及需要左转右拐的地方,赶尸匠会通过简短的口令,毫不疏漏地提醒那些尸躲避障碍。道路特别艰险的地方,比如放着跳岩的小溪,杂乱低矮的树丛,小溪中的独木桥等等。
赶尸匠只有放下法器,要么抱着尸体通过,要么背着尸体前进,一个一个地来,非常地费时费力。特别是陡峭的悬崖,有的赶尸匠只能把尸体用绳子绑着,一个个地拉上坡去。经过这样一折腾,赶尸匠们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他们便会在路边宽敞的地方,稍事休息。
尸体也会沾满泥垢,变得非常恐怖,徒弟们也得为他们稍稍擦洗。待到缓过气来,他们再起身赶路,嘴里还得威严地命令:“畜牲,起来快走。”
尸体在路上的姿态,依各门派赶尸匠的路数而不同。
最常见的情况是,头上罩着个用棕片包着的破斗笠,下半个头用布裹着,脸面不会露出来。尸体身上有的裹白布,有的裹青布,双脚裹得更严实,大半身尽是泥巴污物,非常肮脏。前进的时候两手平伸,双脚同时跳跃着往前走,有些形似麻雀觅食时的碎跳。
那平伸的两手,不是尸体会自然做出的动作,而是因为前后相连的绳子牵扯成的结果,绳子不松,手就放不下来。有的则是颈脖无力,上身僵硬不动,双脚却能错开行走。
因为走的路特别长,路面有岩石、树根等障碍,而死人是不会灵活地避开的,所以,死尸赶回以后,脚趾甲大都没有了。
走得远的,连脚趾都没有了,露出白森森的骨头。为了保留全尸,让死尸各个零部件没有严重损失,赶尸匠会隔三差五地为死尸更换新鞋,并在鞋尖上塞上厚厚的一层棉花,或裹上几层新布。而那手,又是不同的结果。
有位女人告诉别人说,以前她当土匪的时候,有一个兄弟在黔东被人砍死了,就是请人赶回来的。回来的时候,头和指甲都长得老长老长,牙齿也长尖了,连她那几个杀人不眨眼的兄弟都看得害怕。社会上流传僵尸的攻击力很强,大概与这些现象有关吧。
关于死人走路的神态,湘两地区的“目连戏”可以给我们佐证。“目连戏”流传于湘西沅陵、辰溪、溆浦、洪江、会同以及鄂西北和渝东南一带,比“傩戏”还古老,是真正的戏剧“活化石”,已经正式被******列入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同时也不泛娱乐功能。目连戏的内容是模仿一些生活场景,反映历史传说,其演出的本子和动作数百年来没有什么改变。在好几曲目连戏里,都有“鬼”的形象活动,而鬼的神态就是一蹦一跳的。
据说,这些鬼的装扮就是从赶尸中得到的启。当地人说,尸体之所以能跳动行走,全靠额门上的黄纸画符。这种符分为两种,一种行符,一种止符,贴上行符,尸体就能行走,贴上止符,尸体就会停下来。
所以每到某个地方停下来,法师就立刻把他们额门上的行符除下来换上止符,尸体便停止下来,一动不动地面壁而立,否则他们会自己跳出来。当天黑后要上路时,又将止符换成行符,这样,尸体又可以行走了。
不管怎么躲避,夜里赶尸上路,免不了还是会碰到路人。一般情况下路人听到锣声便急忙就近躲进农户的房子里。如果是无处可躲的山上,就匆忙找条岔路或者在哪棵古树背后躲开;如果就近有土地庙或其他庙宇,不论大小,更是可以躲避的。
俗话说:人老成精,树老成神。千年古树,沐浴了上千年的天地灵气便修练成正果,成为一方之神,可庇佑一方平安。
在湘西南,就有遇到孩子生病难养等事时,孩子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便写上一纸红签,带上香烛牙盘找一棵古树,将孩子过寄给古树做儿孙,保佑他长命百岁易养成人。因为有土地、树神或其他菩萨的保佑,尸体不敢胡来,生人就不会被惊吓。
实在躲不开的,就放肆吆喝,赶尸匠就会命令尸体面朝内站着,让路人通过。法术高的赶尸匠人,若遇到对面有人来,就会把尸体变成牛、羊、猪、马等大型家畜,让行路人过后再恢复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