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念答道,“大理是佛教国家,皇帝仁厚勤政,民风淳朴,我们做生意的求财,但更求安稳。林伯你看,我们大宋是比大理繁华,但连年跟西夏征战……”想到林伯的两个儿子都在军中,一个已经战死了,她顿了顿,道,“我这么做也算未雨绸缪,为以后做些万全的打算,大理国小,但重在局势稳定,没有那么多的外患隐忧。”
林伯沉默了一阵,叹道,“这世道的事,谁说得清楚,只是我看着你一步步走到今天,实属不易,怕你行差踏错,忍不住说你两句,你不要嫌我唠叨才好。”
“不会不会。”叶念摇头道,“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
林伯瞪眼道,“那你不回汴京,却到这信阳来,不是怕我唠叨你又是为了什么?”
“我是真的有事要做。”叶念笑着解释,她来到这世界时是一无所有的孩童,要不是林伯把她捡回去,她现在还不知道会怎样,因此对这人,她是记着恩情,当亲人看待的,当下耐心道,“林伯,你别生气,我从小没其他亲人,你就跟我父亲一样,哪有女儿会嫌父亲唠叨的,我开始没跟你说,只是怕惹你不高兴。”
林伯哼了一声,面色却缓和了许多,想到她说有事要去做,也不多问,站起身道,“你既有事就去忙吧,我这就回去了。”
信阳到汴京坐马车要三四天的时间,林伯只为了劝她几句便这么专程赶过来,叶念心里感动,也有些愧疚,她知道北宋接下来的局势才做此选择,却不能告诉对方,她叫林伯在信阳住几天,林伯摆摆手,放心不下汴京的事,还是走了。
叶念送他到门口,看他上了马车,这才转回店里,开始计划接下来要做的事。
江苏无锡,此时正午已过,叶念在城中转了几圈进了一家酒楼,想着自己是不是弄错了时间。她记得天龙八部一书中段誉和乔峰正是在无锡的一酒楼内相识并结为兄弟,随后丐帮内变,乔峰被逐出帮,掀起了江湖上一连串的风波。她记性虽好,但书里的一些细枝末节也记不清楚,这城里酒楼不少,时间也不确定,因此她转了几天,却是一无所获。
“人都说乔峰是何等英雄人物,今日一见之下,果然名不虚传。”
叶念刚落座,就听旁边一桌有人说话,她听着心里一动,转头去看,说这话的是个武人打扮的圆脸青年,那人道,“只是瞧他刚才的模样,好像是急着去办什么事。”
另一人是个略有些发福的中年人,看着像是个生意人,他略略沉吟道,“你还记得我们在路上瞧见的那些党项人吗?”
圆脸青年一怔道,“难道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吗?”他‘啊’了一声,道,“是了,我早听江湖传言丐帮暗里帮助宋军对抗党项人,难不成他们现在是来寻仇的?”
“是不是都与我们无关。”中年人瞟了他一眼,“快些吃了饭,我们自去赶路,你不要生些旁的心思出来。”
圆脸青年有些泄气,他自小习武,向往江湖中事,奈何家里看管得紧,就连出门也不多,这会儿有心瞧瞧热闹,话还没出口便被堵了回来,正有些不甘,忽听旁边有人问,“公子见过丐帮乔帮主?”
青年转过身,见是个单身少女,点头道,“是啊,半个时辰前还在楼上跟人喝酒,我亲眼见到的。”
叶念笑笑,问,“跟他喝酒的是个身穿青衫的年轻公子吗?”
“不错。”青年有些讶异的向她打量,“难道你认识乔帮主?”
叶念不答反问,“你看到他们往哪儿走了吗?”
青年一顿,说,“刚才我听他们提到什么杏子林,不知道是不是去了那里。”
叶念点点头,隐约记得书里是提到过这么个地方,又问,“公子知道那处怎么走吗?”
那青年还没答话,便听中年人说,“我们路过这里,周围地理环境也不熟悉,姑娘不如去问些本地人来得清楚。”
叶念道了声谢,转身走了。
圆脸青年转过脸想说些什么,被中年人瞪了一眼,道,“多事!吃饭!”便不敢再多言了。
☆、第 4 章
叶念出门问了路,出城骑马跑了几里,小径两旁是曲折肥沃的良田,河港交叉,她问了几次路,东折西绕又行了数里才看到了一片杏林,隐隐见到些人影,听到人声,她心想这可总算到了。
将马匹拴在林外,她轻步朝里面走去,一进去便瞧见里面站着群人,隐约分成三拨,中间站着个身穿灰布衲袍的老和尚,正在说些什么,众人都凝神听着,叶念脚步虽轻,但在场众人大都内力深厚,听见了动静偶向她一瞥,并不理会。
段誉和三名女子站在稍远处,向这边看了一眼,脸上现出惊喜,叫道,“叶姑娘,是你么?你怎么来了这里?”他声音不大,但此时林中只有那老和尚不紧不慢的说话,他这一喊也显得突兀了,顿时就引了些怒视过来,段誉忙捂了嘴,只一双眼中还有些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