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又有时间又有钱呢?——做销售!
本篇主张做销售,反对做“传销”,更反对旨在侵蚀灵魂的经济邪教——“老鼠会”,所以“魔鬼训练”只培养人才,不培养“魔鬼”
希望集团“〇成本”名扬天下
妙手著传奇
——希望集团“〇成本”名扬天下
对同一企业,同一人连续发稿300篇次——可能吗?
在文汇报等媒体发稿300篇次“〇成本”——可能吗?
创造传播神话的策划撰稿人月薪800元以内——可能吗?
走“牛狼之路”——一切皆有可能!
不了解情况,谁都会觉得这个小标题“过了”,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在希望集团负责宣传、作写手的时候,希望集团在对外宣传(非广告)上的投入的确几乎为零。
我对希望集团及刘永好总裁倾注了全部的爱,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几乎发挥了全部的智慧。特别是原单位催我回去,刘总裁来信相邀并当众承诺“一辈子为我洪某人保险”后,一种“售予帝王家”的死心塌地更为同僚所感动。无怪乎当刘家兄弟分家,刘总裁未点名留我而似阮籍般“穷途当哭”。
为希望集团及刘永好写作,对老板个人而言,首推《刘永好报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申报材料,该文经当时的四川省委统战部张廷瀚部长等人修改,报送成功。
对企业而言自然是《希望集团发展思路》和希望饲料诸多动辄上万字的大型文稿。,
几乎天天动笔的就是采写希望集团及刘永好个人的文章,仅在全国及省市媒体正式发表的新闻报道就超过300多篇次,包括《刘永好当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刘永好出席世界华商大会》、《从饲料大王到副主席》、《刘永好扛鼎光彩事业》、《刘永好名噪“上海滩”》、《刘永好再卷希望旋风》等在国家级刊报上发表的文章,其中,获长江流域十大经济新闻奖一篇、四川省年度新闻评比三等奖一篇、成都市年度新闻评比二等奖一篇。
据我多年正规新闻单位从业经验,正式发稿连续三年保持“三天一篇次”,一流的专业记者也很难做到。
这些文章都是以新闻形式发表的,几乎没花希望集团一分钱的协调费、广告费就把希望集团炒成中国私营经济第一品牌,把刘永好炒成中国私营经济第一人。
在新闻运作商业化时代,在没有投入或投入极低的情况下,发企业稿件,发企业老板稿件,并且频繁的发,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一、事件新闻性极强;
二、绞尽脑汁构思报道角度;
三、投稿人在单位重权在握,权利交换;
四、投稿人愿意求情、愿意欠人情账。
翻开尘封十年的《寒山文集》,我们不难看出个中滋味。
为全面准确把握刘永好这位风云人物和希望集团这个企业王国。我们不妨研读下面这段文字。
刘氏四兄弟出生的四川新津县古家村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比较差的穷村。民谣曰:“肖坝子,古家槽,烂泥杂草长齐腰。锅里无米煮,灶里无柴烧,有女不嫁古家槽。”
陈育新大学毕业后到新津县农业局当了个技术员。经过反复思考,1982年的一个星期天,他和大哥刘永言、二哥刘永行、四弟刘永好一起,在老家召开了刘氏家族历史上的“四方会议”,做出了刘氏四兄弟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艰难选择:陆续辞职下乡办企业。
刘氏四兄弟全都是大学生,四兄弟变卖了手表、自行车等财产,筹集到1000元钱最原始的资本。
靠着这1000元钱,刘氏兄弟首先开发出了一套鹌鹑养殖繁育技术,摸索出用鹌鹑粪养猪,猪粪养鱼,再用鱼粉养鹌鹑的生态循环养殖法。由此,他们生产的鹌鹑蛋每公斤成本和鸡蛋差不多。而当时,中国正流行吃鹌鹑蛋。
市场打开了。到1988年,刘氏兄弟创办的四川新津县育新良种场年产15万只鹌鹑,赚到了第一桶金,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户。当时的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视察了刘氏兄弟的企业之后,欣然题词:“中国经济的振兴寄希望于社会主义企业家”。于是,刘氏兄弟的育新良种场改名为四川新津希望饲料厂。在他们的带动下,新津县创立了专业化的鹌鹑养殖业基地,到1993年,年产300万只鹌鹑,产值过亿,成为中国最大的鹌鹑养殖基地。
刘氏兄弟开始谋划新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外来饲料逐步占领中国农村市场,许多国内饲料企业的经营难以为继。从养殖技术中摸爬滚打过来的刘氏兄弟,看好了市场含金量高的猪饲料市场,并投身于角逐之中。1988年,他们转型到饲料生产,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希望饲料研究所,聘请国内30多位专家、教授担任兼职科研人员,并与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建立联系,及时了解最新科技信息。他们还先后到俄罗斯、波兰、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国家考察学习,引进相关技术,同时还邀请外国专家来企业交流指导,把世界最新技术应用到希望牌饲料的研制当中。几年之内,他们用于饲料研发的经费是1030万元,用于产品推广的经费高达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