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崇祯七年圣旨 > 第179部分(第1页)

第179部分(第1页)

是在鳞甲的方面,已经是登峰造极。当然,由于结构,受力等物理学的原因及锻造技术的限制,鳞甲的防御力是肯定比不上板甲的,而且造价也要高(在水力锻锤出现之前),这一点,董策是明白的。

“你们都会打造棉甲是吧?”董策笑吟吟到:“来,跟我说说,棉甲是怎么打出来的?”

他点了点方才赵铁砧指的那个小个子,道:“你说。”

那小个子虽然瘦小,但是浑身肌肉紧绷绷的,显然是十分结实,肤色很黑,面相也有些老。让董策想起后世见过的那些泰拳手,一个个都是这样,精瘦精瘦的,但是身体里面蕴含了极强的力量,一个个能打的要死。

那小个子叫谢虫儿,他神色间也有些慌乱,不过倒是比王金亮要强不少,先给董策行了礼,然后想了想,道:“回大老爷的话,小的嘴笨,说错了话,您别见怪。”

董策对于他们总是很宽容的,笑笑:“你说,本官定不怪罪。”

“谢大老爷。”谢虫儿看来是脑筋有些慢,又想了一会儿,整理了一下思路,这才道:“俺上一次做棉甲,也得是七八年之前了。似乎还是天启年,那时候是发了棉花,用七八斤棉花,两面都贴上布,然后把布的四周,都缝上,缝结实喽,就跟做棉袄似的。先用细线缝一遍,外头再用粗线缝一遍。”

“再泡到水里去,等透湿透湿了,取出来,放在石板上,用木棍子砸,砸结实了,砸薄了,再也不能更薄的时候,这算是弄完了。然后再晒干,晒干之后,再入水一遍,再砸,再晒干。晒干之后,不用再入水了,直接压薄。到这一步,一片棉片儿就算是成了。”

谢虫儿一开始有些磕磕巴巴的,到了后来,眼见董策也和善,说的便越来越溜儿。

他的表达能力也就那样,颠三倒四的,不过总算是大体能听明白。

七斤棉花被浸透压薄,晒干之后,形成的极薄的棉片儿,已经是非常之坚韧。然后把这种棉片儿取许多张叠放在一起,中间打上铜钉,形成极其厚重结实的棉布。这其实已经是脱离了棉布的范畴了,极为结实的同时,也是非常之坚韧。甚至已经超过了同等厚度乃至于一倍厚度的皮料。

把一张厚棉布平铺在地上,发然在上面压上一层铁甲叶,在铁甲叶上面再铺上一张侯棉布。摁压结实之后,用铜钉镶嵌固定,外面再弄上一层不同颜色的布料,讲究些的还会绘制图案。如此,一件棉甲就算是完成了。

严格督造的棉甲,不但御寒能力强,而且对于弓箭还是有相当的防御力的。

元朝末年时候,棉甲就已经出现,但是当时还未曾大规模装备。而明朝时候,棉甲才普及开来,由于棉甲比铁甲轻便,而且在北风很容易保暖,这一点上比铁甲好得多。建奴和大明连年征战,缴获的棉甲很是不少,发现很适合在苦寒的辽东使用,因此大规模制造。现在建奴中有棉甲的最多,当然,由于棉甲的防御力有限,他们基本上没有只穿棉甲的。许多建奴都是里面穿着棉甲,外面再套着铁甲。

董策道:“说白了,造这棉甲,就是先泡棉花,再轧棉花,再晒,再泡,再压,如此循环往复,便就成了?对不对?”

杜建河立刻掐着笑道:“大人真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谢虫儿也是一个劲儿的点头:“您说的再对不过了。”

董策点点头,沉吟片刻,忽然问道:“谢虫儿,本官问你,那夹袄入水被浸透之前多厚?最后的棉片儿多薄才算是合适?”

谢虫儿一愣,想了想,比划道:“一开始时候,是这么厚,到了后来,差不多只有这么厚了。”

董策看他的手势,大致是把棉花从一寸左右的厚度压到只剩下十分之一,也就是差不多三毫米的厚度。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虽然棉花很软,很蓬松,很容易就能压缩,但是要压到这个份儿上,却是很难。就好像一个弹簧,想要往下摁一点儿,摁一些,甚至摁一大半儿,都不难,但是摁到一定程度之后,再想往下摁一丁点儿,几乎都是不可能做到。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三二五 青蚨甲

“那么……”

董策尽量的把自己的意思说的浅显直白一些,免得谢虫儿听不懂:“制作这些棉片儿,需要什么工具?工作量大不大?是不是得专人才能做?”

“工具上面,倒是不讲究。d…m”谢虫儿道:“俺们用的是大木棍,据说有的讲究的地方,用的是舂米的大杵,不讲究的,什么都不用,直接放在地上拿脚踩都成。”

“这玩意儿,其实就是个费工夫的活儿,只要有耐性,能磨得下时辰,倒是不需要多大的本事,多大的力气都能做。”谢虫儿挠了挠头,憨厚一笑,有些不好意思道:“当初俺造这棉甲的时候,有的时候还得俺婆娘帮忙,那婆娘一双大脚,又有膀子力气,给俺踩了不少棉片儿。”

众人一听,纷纷窃笑。有那素日里和他关系不错的,又不知礼数,便大笑出声,给杜建河狠狠的瞪了一眼,都赶紧闭嘴。

“人力密集型,对制造者要求很低,有耐心就成,不需要专业技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