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崇祯七年圣旨 > 第409部分(第2页)

第409部分(第2页)

'关注微信〃和阅读〃,回复〃免费〃全站0元看'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第608章 七六七 父子

这毛记粮铺,是整个县城中最大的一处粮铺,规模最大,人最多,存的粮食也最大,俨然有全城粮铺之首的样子,在全城的所有粮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它的一些小粮铺,几乎都是等着他家开门了,把今日粮价的牌子挂出来了,这才跟着开门。这毛记粮铺里头的粮食卖多少钱,他们就跟着卖多少钱,俨然是价格之风向标。

同时,毛家也是澄城县数得着的大地主之一,家中有田地三千余亩,每年打下来的粮食满囤满仓,使得粮铺里头打的粮食可以得到充分的供应。

要打就打最大的,如此才好威慑众人,这毛家粮铺,就是李可受要下手的对象。

此时的毛家粮铺,毫无疑问是整条街上最引人注目的所在。闯军围城,人心惶惶,万业萧条。那些素日里爱呼朋唤友一起喝酒的,这会儿都没兴致了,那些爱眠花宿柳,整日价沉湎于花街柳巷的,这会儿也都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是以酒楼妓寨之类的生意,变差了许多。但惟独粮铺的生意,却是变得只好不差。

再怎么人心惶惶,也得吃粮食啊!要不然闯军还没打进来,倒是自己把自己先给饿死了。

闯军围城,日子已经不算很短了。

在大明朝,太平盛世时候的光景,城内百姓买粮食,一般是只买一两日吃的,再多些,顶多也不过就是三五日的口粮。因为太平盛世之下,粮价稳定,不会有太大变化,老百姓也不用担心什么。但到了崇祯年,一切都不同了,粮价经常会变,而且降价的时候少,涨价的时候多。老百姓的习惯也改了,以前最多买三五日的口粮,现在却是动辄买上半个月的,倒不是他们不想买更多,而是人家粮铺不卖给那么多。很多粮铺都多了一条规矩:一个人只能买一定量的粮食,多了不卖。因为这些粮商也说不上什么时候涨价,若是涨价前卖出去的多了,岂不是就相当于亏本了?

到了这会儿,崇祯八年,粮价飞涨到了一个几乎让人无法承受的地步,不过城市中的百姓,跟城外的农民比起来,受的剥削也少点儿,挣得银钱也相对多一些,是以倒还是能够勉强挣扎求生。

闯军刚围城没两日,城内就有百姓家里的粮食吃光了,而那会儿粮铺又没开门,只好四处亲戚朋友借些粮食度日。等了两日,眼见得闯军似乎也没什么动静儿,城内的粮铺也准备开业了,结果没想到,本来第二日准备开业的,结果前一晚闯贼就杀了进来,乱军已经杀到了距离这毛记粮铺不足十几丈的所在,可是把这东家给吓得够呛。

于是,本来说好的开业又不开了。

这会儿,城内不少百姓都已经家中无存粮,实在是揭不开锅了。不少百姓都到县衙这里来找李可受,还是李可受亲自去毛家拜访,毛家才重开了粮铺。

只是虽然开业了,毛家做的这事儿却是不大地道。

第一日,粮食还是跟闯军到来之前一个价儿,三两九钱一石,但到了第二日,就涨到了五两,第三日,涨到了六两,而后一日一张,到了今日,竟然已经涨到了八两!

李可受本来还不知道这个,今日得知粮库中粮食告罄,他吩咐人出来买粮的时候才知道粮价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真真是瞠目结舌,因为他事先完全没得到信儿。

不但是毛记粮铺涨了,所有的粮铺都跟着涨到了这个价。

这等行为,实际上已经是犯了忌讳,不但是对百姓的荼毒剥削,更是对官府的极大不尊重——因为他们事前没有跟李可受商量过。而现在在澄城县,李可受代表的,就是官府。他们没有跟李可受商量,就是对官府的不尊重,就是藐视官府的权威。

民以食为天,一般在地方上,能开的了粮店这种店面,做的了这等生意的,基本都是背后有权有势,跟当地的官府也都多有交集。而是粮食涨价这等大事,多半都要事先和当地官府商议的,但现在,这些粮商没这么做。

当然,他们之所以不跟李可受商量,可能也是因为清楚李可受的为人,知道他是肯定不会同意的,既然这样,还不如干脆绕过他,直接把这件事儿给做下来再说。

他们当然之大这样做李可受会很恼火,但也不太放在心上,若是章承的话,他们不会这样做,因为章承是父母官,有的是手段收拾他们,而李可受,现在他们还不放在眼里。不过是一个暂代知县的区区主薄而已,能掀得起什么风浪来?

说白了,还是李可受没压住他们。

若是他们老老实实的做生意,李可受也就咬着牙买粮了,但他们现在弄这些,已经是把李可受给彻底激怒,准备给他们点儿颜色瞧瞧。

虽然粮价都已经腾贵到了这种程度,但买粮的人却还是极多。只见粮店门口黑压压的,挤了一大片人,这还是挤在外面进不去的,在店里面的还不知道有多少。打眼一瞧,店里店外,上百人总是有的。

有些穿着黑衣服的店伙计在屋檐下头站着,手里都拿着棍子,眼神凶狠的瞧着那些拥堵的人,不过他们不是维持秩序的,而是在这里防止有人抢粮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