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根据曹文诏和曹变蛟的估计,应该到不了那个程度。董策想的也差不多,前几个月他在澄城县守城的那一次,闯军也有好几万人,而他手底下真正称得上是比较精锐的,能够作战的士卒,绝对不超过五百人。而现在,在这三水县中,曹文诏曹变蛟麾下的精锐士卒超过了两千人,而且这些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汉族,每一个都不在他当初在澄城县的手下之下,甚至大部分人都还要强出一些。
虽说外面的闯军也更加精锐,但在这种攻城战中,缺乏攻城器械和攻城经验的闯军,其个人战斗力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无论是数万精锐还是数万刚刚加入的闯军,其实区别不是很大。
虽说是闯军围城并且准备攻城,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把这三水县给围得水泄不通,攻城的时候也不可能去攻打四面城墙上的所有城墙段。在这个时代,攻城通常是选定某一处城门作为突破口,因为这里相对其他城墙段来说,是相对容易攻克的。而防守方自然也把这里当做防御的重点,现下看来,闯军重点攻击的方向应该就是北城门。
当然,其它四面城墙上,曹文诏也早就派了人守着,随时查看周围的情况。如此防备,便是生怕闯军在城北只是佯攻,实际攻击重点却转到了其他方向。
曹文诏已经命人用砖石木头等东西将城门后面的城门洞子给封死了,这样,闯军哪怕是打破了城门,一时间也无法进入城中。当然,如此一来,也就断了城内士兵从北城门杀出去偷袭敌人的道路。
但这又算什么?
曹文诏本来就没打算从城里杀出去袭击敌人,毕竟依托着城墙进行守御,其优势比和敌人在野外浪战要大得多。当然,主动出击,从城门杀出去袭击敌人也是城墙防御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虽是主动出击,但实际上,这样的主动出击,是为了使得整个防御更加严密有效,说白了,还是为了防御。
但是不是主动出击也得分情况,现下,由于昨日讲了一番厮杀,三人麾下的兵丁都还没有缓过劲儿来。此时主动出击,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还是须得先固守一段时间,等大伙儿把精神养过来了,再做其他打算。
此时在城墙下面的一片空地上,已经摆开了上百口大锅,数十名身体健壮的健妇,正在那里操持着。
她们在为士卒们准备早饭。
而在城墙上,已经堆满了从城中武库中拿出来的各色各样的守城器械。由于陕西这些年连年战乱,所以陕西几乎所有的县中,武库都是比较充盈的。
这样做,一来是为了使这座城池在被闯军攻击的时候,防御更加强悍,二来则是为洪承畴手下那一支陕西三边最大的机动兵力做武器储备,无论是官兵进了哪个县城,都是能够在城中得到充足的补充。
这些守城器械的样式,和董策在澄城县用的那些差不多,数量也差不多。
其实整个大明的守城器械,甭管是哪儿的,大致就是这些。这些东西其实效果非常好,很好用,董策是体会过的。
很快,天光便已大亮,董策等人也终于瞧见了城北那些闯军的情况。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城北的旷野上,便出现了无边无际的帐篷,只怕足足有数千顶之多。而通过帐篷的数量也能判断出来,这次来袭的闯军起码有两万。
第931章 九四九 敌军两万
真宁县左近的闯军数量,董策大致还是清楚的,大约也就是在两万多人。除去昨天跟官兵交战之后战死以及受伤的那些闯军士卒,剩下的大致可能也就是这个数了。也就是说这一次真宁县左近的闯军,应该是倾巢而出,都来到这里了。他们的动作可是也够快的,董策已经能猜出来昨日的情景了。
想来昨日李自成发现追不上自己等人之后,便鸣金收兵,回到真宁县城之中,略作整顿,而后便是带着大部队杀了过来。其实从这些帐篷上就能看出来,这些人不愧是闯军中的精锐。
因为在闯军中,野外行军扎营的时候,能用上帐篷的是非常少数的那一部分,大部分的闯军,用的其实都是地窝子。每到一处扎营的时候,他们都是要现挖地窝子。论方便程度,地窝子当然是比不过帐篷的,无法挪动,建造也不如搭帐篷方便。但其实若是在某地驻扎时间很长的话,住地窝子还是挺舒服的舒服,冬暖夏凉,上头再搭上屋顶的话,便也有一定遮风挡雨的效果,不比帐篷差,而且不像帐篷那么怕火。
看到眼前这一幕,哪怕是曹文诏和曹变蛟这叔侄两人向来不把闯军放在眼中,也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儿,眼中露出一抹忌惮和凝重之色。
哪怕是再怎么孱弱的军队,当数量以万来计算的时候,也是非常不容易对付的。更何况,眼前这些闯军,也并不是那么弱。方才他们知道闯军很多,但知道跟此时如此清楚明白的看到,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当然,忌惮归忌惮,他们心中却还是极有信心的,认为可以将三水县守的固若金汤,闯军绝对不可能攻下三水县城。
曹文诏向旁边扫了一眼,果不其然,他从自己手下士卒的眼中,看到了掩不住的恐惧。曹文诏心中一突,知道在此时,在这个关键时刻,绝对不能让手下人害怕。
他立刻扬声大笑,高声道:“儿郎们,瞧瞧外面那些反贼,人数虽多,但与土鸡瓦狗又有何区别?你们再看看自己,看看我,我带着你们战无不胜,杀伤闯贼无数!我曹文诏今日就站在这里,无论闯军如何攻城,老子都绝不会后退一步!你们就站在这里,跟我并肩作战,将这些反贼杀回去!”
“杀!杀回去,把他们杀回去!”
曹文诏麾下的士卒高声呐喊着,通过这样的呐喊,似乎他们心中的恐惧也减轻了不少,士气为之大振。
俗话说,将为兵之胆,有曹文诏这样的大将,如此凶悍,如此勇猛,如此坚定,他麾下的士卒,自然也是愿意奋战,愿意效死!
董策微笑着退到一边,这个时候,曹文诏是荣耀的。而他的荣耀,是属于他的,他站在曹文诏身边,就像是一个陪衬,而董策素来不喜欢当这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