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登记户主的时候,赵朝坚持只登记她一人的名字,看得房管所的同志和老先生啧啧称奇;还有人脑洞大开,以为赵朝是入赘的小白脸,所以才不敢反抗媳妇,看他的眼神也带上了一点怜悯。
赵朝退到一边和赵母一样乖乖站着,对这些人的表现嗤之以鼻。
谁怜悯谁还不一定呢。
他有媳妇管,日子美滋滋,哼。
过完户,老先生拒绝了李银乔的请客建议,说是要回去收拾东西;
李银乔看了看时间,到中午了;于是热情的邀请魏干事吃顿饭。
魏干事亲眼见着这家人眼都不眨的买下了小洋房,对他们的财力和身份有了新的认知;因此推脱了几下就答应了。
酒足饭饱,魏干事悄悄向李银乔透露了几个有意向卖房子的人家。
这些房子都不错,出价也高;之所以不想挂出来,就是房主不想花费精力去掰扯,所以就拜托了房管所的这些干事,有合适的就可以介绍介绍。
这正中李银乔下怀;于是一家三口跟着魏干事走街串巷的逛了整个下午,直接成交了两个维护的不错的大杂院。
新鲜出炉的房本到手后,他们也算是在京市安了家了。
老先生在等他女儿回国来接他,还要在小洋楼里住一个多月;于是夫妻俩合计了一下,找人收拾了维护的最好的那个杂院,添置了些生活用品,暂时住了进来。
杂院也是四合院格局,两进院,之前曾被公家征用,所以维护的很好,没有违章乱建的问题。
熟悉了周围环境后,开学的时间也要到了。
李银乔和赵朝在不同的学校上学,每天都要早出晚归的;好在赵母经过一年多的调养,精神恢复的很不错,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给她找些事做,打发白天漫长时光,她一个人也乐得自在。
生活进入了正轨,夫妻俩各忙各的学业,闲暇时就带着赵母逛逛京市,领略领略京城风光。
在改革开放总决策出来后不久,李银乔看准了市郊的几块地,直接入手。
毕业后她特意回了一趟老家,开始哐哐哐的屯地屯房,找专人帮忙打理。
八十年代末,企业改革的潮流席卷全国;趁着这股东风,打拼多年的赵朝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做起了外贸。
又过了几年,李银乔屯的那些房和地价值疯长,在老家来说,她已经是妥妥的首富+富婆了。
进入九十年代,赵朝的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困难期后逐渐站稳了脚跟,开始做大做强。
终于在新时代来临前成功上市。
功成名就之后,李银乔才开始考虑下一代的事。
年近四十的她开始了备孕,生了个可爱的小公主。
小公主一出生就站在了金字塔的顶尖,父母把最好的东西,物质、爱都给了她,让她健康快乐的长大了。
闺女十多岁的时候,赵朝已经奋斗成了全国首富。
至此,原主的愿望全部实现,李银乔成了首富夫人,且本人的财富并不比赵朝差多少。
赵朝经过多年摸爬滚打,深知没有妻子的支持和点拨就没有他的今天;人到中年之后,生怕自己哪一天出了意外,这诺大的家产惹人眼红。
在登顶首富后不久,找权威律师做了公证、立了遗嘱,如果他意外身亡,所有财产将由妻子李银乔无条件继承。
自从赵朝发家后,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都跳出来了,打着认亲的旗号舔着张脸上门,借钱、安排工作,话说的一句比一句漂亮,眼里的贪婪也越来越明显。更有甚者,还打着为你好的旗帜要给赵朝介绍二奶什么的,只因为赵朝和李银乔夫妻俩还没有孩子。
赵朝本着和气生财的原则,对这些人不冷不热;哪知给了这群人好说话的错觉,把主意都打到自家身上了。
赵朝可不想让这些所谓的亲戚破坏自己的幸福家庭,直接跟这些人断了来往。
立遗嘱,也是预防那些小丑跳出来作怪,给李银乔添麻烦。
相伴着过了半辈子了,李银乔怎么会让他轻易出意外?
说好要相伴到老的,当然要长命百岁、健康无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