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可和两位贵太妃不熟;嫁个公主就能换来几年的和平,给大清恢复战力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于是,新帝在第三日颁布将胧月公主许嫁准格尔可汗的旨意,并封胧月公主为和硕端淑长公主。
这封旨意让敬贵太妃二人几乎要哭瞎了眼;
随着旨意一起流传出来的还有多年前的一则流言。
熹贵太妃比敬贵太妃理智,知道事情再无转圜余地,于是打起精神,用自己执掌后宫多年的余威,给端淑准备嫁妆。
被牵扯了大部分心神的她不知道流言发酵的厉害,不知道敬贵太妃和胧月看她的眼神有多么的复杂、怨恨。
本来胧月可以不用受这个苦楚的;
如果胧月没有被当年的摩格可汗记恨,那么今日也许就不会点名要她嫁过去;
边疆部落求娶,从宗室里封一位公主就是了。
可偏偏当年的她为了打击准格尔气焰,让胧月出头;害得胧月被记恨,小小年纪就要背井离乡,去往那苦寒之地受苦。
熹贵太妃准备好嫁妆事宜时,却发现女儿和自己不亲了,敬贵太妃也疏远了她。
问起缘由,被未知的恐惧支配着的胧月没有敬贵太妃那么好的涵养,质问起熹贵太妃,当年为何要让自己出头,引得摩格记恨。
熹贵太妃回想起多年前宫宴上摩格阴沉的脸色,当时的自己还未挫了他的气焰而沾沾自喜;
却不知,命运的齿轮早在那时就开始转动。
当年她用以威胁恐吓襄嫔的话,像个回旋镖一样,多年以后狠狠回弹,把她的心扎得千疮百孔,血流不止。
熹贵太妃不敢对上胧月满是怨恨的眼睛,更无力反驳敬贵太妃的指责。
胧月的婚礼、嫁妆不像她的朝瑰姑母一样寒酸,但时间紧急,从下旨和亲到正式出嫁,也不过两个多月。
皇宫刚刚经历了政权更迭,内务府、宗人府等处都正忙着;胧月又和新帝母子不亲近,两个多月里能整出一个还算体面的婚礼,熹贵太妃用心了。
可再豪华的婚礼和嫁妆也抚平不了远嫁的伤痛。
敬贵太妃几乎将一生所得的宝贝都给了胧月做嫁妆;
胧月出嫁后,敬贵太妃病倒,对着熹贵太妃也没好脸色。
熹贵太妃也很伤心,可她膝下还有一子两女嗷嗷待哺,她不能像
敬贵太妃一样倒下。
熹贵太妃理智的表现在敬贵太妃看来,就是太冷漠了。
寿康宫东西两个相对着的偏殿,距离不过十来步,却再没有人来往。
登基的又不是熹贵太妃一脉,实齐皇贵妃又怨熹贵太妃毒杀皇帝,不再愿意和她往来。
熹贵太妃孤零零的,除了后殿的欣太嫔,竟再也找不到一个聊天的人。
熹贵太妃深感孤寂,身子也不好,每日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待在佛堂里,身上沾染了重重的暮气。
弘历自先帝立太子后就开始消沉了。
他曾经离那个宝座只剩一步之遥,却因为子嗣问题而被迫出局。
若他还是那个圆明园的可怜阿哥,错失皇位,他倒没有现在这么伤心;
可他被接回宫了,玉碟上的生母是宠冠六宫的熹贵妃,妻子出身满洲贵族富察氏。
多少个夜晚,他因为幻想登基后大权在握的样子而睡不着觉。
可是皇位上坐的不是自己,他不是皇帝,只是一个失意的宗亲。
先帝在位时没有让他接触过朝政,因此新帝上位后也没有启用他,他只能赋闲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