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病楼里的病人一点自由都没有。
看不见阳光,看不见别人。
听不见风声和雨声,甚至有时候在很长时间内连人声都听不到。
里面的病人没有时间的概念。
有时候,一整天睡一觉就过去了,有时候,一天或许又是一个小时。
这里的时间只存在于心理感受层面上。
所以住在这里的病人们只能靠着一日三餐的种类和分量来大致判断时间。
比如,当送进来的饭菜是包子和玉米粥的时候,那么就可以判断是早上。
如果是米饭加两个小菜,那么就可以判断是中午。
如果仅仅是一碗面条,或者一个小菜加馒头,那么就可以判断出来是晚上。
倘若对方在早上的时候放晚上的饭菜,或者中午的时候放早上的饭菜,病人依旧会按照饭菜的种类和数量来调整自身的生物钟。
其实,病人不知道的是,重病楼的医生们也曾利用这种餐饮培养的习惯来观察他们对于时间的概念,究竟是心理上的感受对身体影响大一些,还是身体上的反应对心理上的感受大一些。
但是,因为这个研究课题因为太过于低端,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被撤销了,后来,所有病人基本上都是一日三餐规律而正确,没有恶意的偏差安排。
所以,梁哲从地下室中重新返回病房之后,他判断时间的方式也只有这一种,那就是饭菜的种类。
长时间的独处,让梁哲养成了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病态的反应——聆听。
他不管是睡着,还是没有睡着,他都一种在聆听着外界的动静。
他在地下室的时候,就曾经用一只耳朵长时间地聆听着管道中滴滴答答的水流声。
后来,逐渐地,行成了一种强迫症一样的病症。
只要有一分钟听不见动静,他心里就会很难受。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静,只有听觉强弱和注意力是否集中的问题。
当长时间地去聆听一个东西,并且养成习惯之后,不管在任何时候,只要一闲下来,就会忍不住想要去聆听。
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潜意识的习惯。
只要有空气的流动,周围一定是会有声音。
只要注意听,连自己的心跳都能听得到。
所以,当门外响起了一阵轻微的,肉耳几不可闻的脚步声的时候,梁哲迅速从床上爬了起来。
或许,在一秒钟之前,他还处于完全睡着状态的。
但是,一秒钟之后,他就彻底苏醒,并且让自己集中起了十二分的注意力。
他从床上下地用了一秒钟的时间,他窜到门边上,用了两秒钟的时间。
他盘腿坐在地上,面部正好对着那个底下的小窗口。
外面的脚步声逐渐变大。
梁哲仔仔细细地听着这个脚步声。
每个人的脚步声是独一无二的,就跟每个人的长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