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幕与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化的加剧,刻画再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出现的前奏!
这两个月来,全组人员昼夜不停做着挖掘工作,但却一无所获。童谣已经连着1个星期天天吃面包,每天只睡3个小时。因为太累,刚才就靠着树边睡着了。突然被叫声惊醒,她有些惊魂未定,擦了擦额角的汗水。
可能是这两天一直想着古墓的事,才会做这么个奇怪的梦吧还好只是一个梦可是,那样的梦境,也未免太过真实了润玉?真有这个人吗?
“小童,小童你在哪里,快来啊——”远处刘教授兴奋的尖叫。
“哦,来了——”童谣蹭的一下跳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就往河流的下游跑。
“快快——”刘教授不顾形象的挽着裤脚,站下游的溪流里,还不停的朝童谣在招手:“这里——”
童谣迅速的跑过去。
“看,这个!”刘教授兴奋的整个脸涨得通红:“应该是从上游冲下来的,这两天雨水多,河的水位高了不少。这一定是从王陵里冲出来的,上游附近一定有墓穴入口!”
童谣一看,简直惊呆了。一个长约12米的硕大的玉石棺,居然居然沿着湿滑的河道被冲了下来。玉石棺被卡在河道中央,刘教授一个人堵在那里,憋的脸都发青了。
“你们都别傻站着啊,快帮我把它抬上来啊!”刘教授急得直跳脚。
童谣如梦初醒,来不急细看,立刻脱下鞋子,走入河道中招呼着周围的人一起帮忙。
这个玉石棺最起码也有好几吨重,叫来了姚家山当地的起重机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这个石棺给架了起来。刘教授看着石棺晃晃悠悠的腾空移动,紧张的脸都发绿了,一路跟着跑。童谣也准备跟上,突然一脚踩到一块硬物,痛的蹲了下来。
可能是河道里的小石子吧,童谣顺手朝脚底下摸去。拎起来一瞧,居然是一块白玉。童谣愣了一下,拿起这块玉石对着阳光仔细端详起来,上面雕刻着的是一个面具,耳朵很尖,眼睛突出的,口中伸出尖锐的牙齿,旁边配以镂空卷云的花纹。
童谣本就是系里最拔尖的学生,对考古学的狂热爱好者并不亚于刘教授,再加上天资聪慧,使得她年纪轻轻,就已经掌握了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她一眼便认出这个面具的造型,就是标准的良渚时期,武士的典型形象。良渚时期的人类,认为这种骇人图腾式的造型,可以辟邪,并且具有神秘的力量。这快玉质地紧密,颜色柔和没有瑕疵,想必带过它的人,一定地位非凡。
童谣的心跳开始加速起来白玉在阳光的照射下,居然一下化散了。童谣眼睛瞪得老大,那块白玉化散成一股烟尘,瞬间消失在了自己眼前。
她呆立在那里,而前方的刘教授已经急得脖子都发红了:“童谣,你愣在那里做什么啊?还不快来帮忙!”
“哦,来了!”童谣猛地回神,甩了甩头,赶紧跟上!
刚才那块白玉是幻觉吗?还是年代太久了,遇到空气风化了?
正文第二章
几个小时之后,玉石棺总算是被抬回了临时的工作室,刘教授像捡到宝贝的小孩一样,手舞足蹈围着棺木转悠。
童谣却在一边皱着眉,仔细端详着这个大棺材不说话,神色越来越凝重。
没过多久,刘教授从兴奋中回过神来,也渐渐发觉了不对劲。两个人都站定在那里,各自闷不做声
刘教授看了童谣一眼,他教了半辈子的书,从没遇到一个学生,有童谣这样的悟性,而且天生有股子钻劲。她拥有常人都没有的观察能力和眼光,思维缜密,记忆力绝佳,任何文献资料只要扫上一遍,都能记住。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她的知识渊博程度已经到达了一定的境界,缺少的只是实战经验而已。即使像自己这样的老教授,有时候想不透彻时,也不得不低下头来去问问她的意见。所以当他发现童谣神色不对头时,他立刻意识到了,童谣一定是又一次先他一步发现了问题。
良渚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这口玉棺的确是良渚时期的东西。而且用料上乘,死者必定是个显贵之人。可是这个棺木是整块巨石雕造而成,上大下小,呈倒梯形。棺口密合度简直天衣无缝,滴水不漏。石棺上的凿刻的动物的纹样,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风化,却依旧能看出手工之精湛。良渚时期,属于青铜器发展的早期,雕凿工具简陋。说的更明白些,也就是说,这口玉石棺的确是良渚时期的东西,可是,制作工艺却远远超出了那个年代应有的水平。
“小童,你怎么认为?”刘教授神色很严肃。
童谣紧紧闭着嘴。
“有问题就直说!”刘教授一看就是一个急性子。
“这种工艺,我认为,最起码超前了2000年。”
小童话音刚落,就听到刘教授倒抽一口冷气。
有一个极大的可能性,童谣紧紧的握着拳头轻易不敢想。她试探性的看向刘教授,谁知此时刘教授也正看着她,白花的胡须神经质的颤抖着。很明显,两个人想到一起去了。
“良渚文化是辉煌灿烂的史前文化,可以说,一只脚已经跨进了文明的门槛了。可是,几乎在一夜之间,彻底的衰败了,那么多年来,无数学者对良渚文化的衰落原因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但是迄今无法定论。良渚时期出现的古国,一直就是人类的推测。其实根本就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当时的社会到底进步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就是说就是说”童谣太激动了,几乎有些说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