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一考定终身。
是呀,应该加入平时成绩,以及平时在学校的表现。
考得好能说明什么,中国人一直是考试天才,但在世界创新方面,还是弱后于欧美学子。
当然,张宁心里也是反对这种一考定终身的高考。
要不然,他也不想创办自己的学校,培养自己的人才。
不过,张宁还是很认真的回复了朱青时。
高考一考定终身虽然不见得完美,但现今阶段,国家能够想出大规模招收人才的方式,也就只有高考。至于朱先生您所说的,实现平时成绩与高考成绩综合统一计算,这看起来不错,但实行起来更为困难。
谁能保证平时成绩是真是假?
谁能保证这里面的公平性。
恐怕,以现在全国这么多学校来说,光是一个平时成绩,就可能掺进无数的水份。
当然,或许国家也可以监督。但这种大范围的监督,一来太过于费时,二来也麻烦。
三来,地方监督,更是不可能保证公平性。
同样的,张宁的,朱青时仍是没有回复。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朱青时只更新了三条微博。
三条微博都是一些比较普通的事情,张宁也就没有观注。
吸引张宁目光的,则是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一句感慨。
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创办了很多学校。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一句感慨,是国内领导人当天前去拜访钱学森的时候,钱学森有感而发的。
后世这一句感慨,也被称之为钱学森之问。
与钱学林之问一脉相连的,还有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
这是李约瑟方在1976年时期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也被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同时,李约瑟还提出了一个悖论:“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
在当时,李约瑟难题也一度引起了很多人的郁闷。
是呀,中国为什么开头一千多年来走得这么好,最后居然如此败家?
人们无法解答这个难题。
这已经成为一个未解之题。
只是,相对于几千或者几百年前的历史难题,人们讨论一下,也就过去了。这毕竟是历史,他们不能掌控,人们会觉得,这与现在的中国人无关。要怪,只能怪历史当中那一些当权者,是他们无能,是他们昏庸。
可是,对于现在的钱学森之问,人们显然更为的关心。
因为这是发生于现代。
这是与自己息息相关。
这不仅是自己,还是现在所处在国家的问题。
无疑,这样的一位大师突然发出来的感慨,简直让整个国家都感到羞愧。
为什么我们的人才没能够与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当这样的一句感慨被媒体暴光出来之时,一时轰动整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