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挤啊!还有我家呢”
没一会儿,沈英就被激动的村民给包围了。
那阵仗连池三花等人看了都害怕,一个个赶紧护着苏苔进屋。
等沈逸从人群里被解救出来才发现自个儿帽子都歪了,鞋还掉了一只,气得他哇哇叫。
丫鬟得了苏苔的吩咐,赶紧去后院取了一双新鞋子给沈英换上。
沈英换了新鞋,心情又美了,忙过去找苏苔。
“小苔,还有一件事,楚先生和席先生都说要落户在咱们这里,他们也想考科举,还有周先生。
这种事涉及到人家的前途,我总不能拦着,就全都答应了,几位先生为了备考,就差头悬梁锥刺股了,那股拼劲儿我看着都提心吊胆,也不敢让他们给孩子加课。
现在村民又一窝蜂要把孩子送来村学,我是真的招架不住啊!”
本来让孩子念书是一件极好的事,怎么就能把他愁成这样呢?
沈英实在想不明白。
苏苔听着都觉得难受,“叔,那些孩子现在送来也不可能今年去考试,您跟大家好好说说,孩子真想念书就在家自己先学着认字,等科举过后再送过去,别小的考不了还影响了大的,你这么说他们肯定消停!”
要是说先生也要下场没空教那么多孩子,村民背地里肯定会议论说闲话,换个说法,绝对没人有意见。
沈英止不住地点头,仍是心事重重,“这样也只能拖一阵子,过后咱还是要面对先生紧缺的问题。”
更可怕的是,他已经可以预见,科举过后,先生一位难求,他们村想要再找好的先生简直比登天还难。
苏苔倒是没那么担心,“叔,这种事情你可以找大狗问问,他们这回不是跑其他地方卖货了?见多识广,你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大狗会想办法帮忙的。”
沈英得了苏苔的指点,当下就匆匆离去。
苏苔这边也写了一封信让余东给沈逸送去。
傍晚沈从容从村学回来。
苏苔见他手里抱着好几本书册,头发上还沾着落雪,赶忙上前替他拂去身上的雪花,嗔怪道:“为何不撑伞?这样子可不行,赶紧去换一身衣裳。”
沈从容两个随从战战兢兢解释道:“夫人,大少爷说村学离家里近,打伞太过麻烦,小的追不上大少爷”
“无妨,下次注意些便是。”
苏苔打发他们下去。
径直进了沈从容的屋,这才发现自个儿宝贝儿子的房间竟然有一整面墙壁的书,上到史记下到百家姓,还有许多游记天文地理之类的杂书。
“这些书你都看过了?”苏苔满脸震惊。
沈从容微微颔首,有些不好意思,“这些书有的是先生推荐给我的,有的是小十二给我掏来的,还有我自己去大河镇书斋买的。”
苏苔缓缓坐下,眼睛还是没能从书架上的书移开,说话的语气多了一丝心疼,“娘给你的钱都用来买书了?”
几个孩子里面,老大沈月璋是女儿,最年长,最有长姐风范,行事面面俱到,最得他们两口子倚重。
双胞胎最小,调皮又嘴甜,平日里最得他们两口子关注,只有这个排行第二的孩子,性子温温和和,不争不抢,最乖,却最没有存在感。
她一忙起来有时候也顾不到这么多,竟然不知道儿子的屋子发生这么大的变幻。
沈从容抿着嘴解释道:“还有外祖父外祖母以及姐姐给的钱,就我那些钱可买不了这么多书。”
这点苏苔倒是不怀疑,这个时代读书就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上到书本,下到笔墨纸砚,稍微好一点的都要好几两银子。
像书架上史记一类的书,一本估计得四五两,有的甚至七八两不止。
她每个月给孩子一两银子,大儿子不像双胞胎那样乱花钱,估计都攒下来买书了。
苏苔心疼他,当即回屋拿了一袋碎银子过来,“这里有一百两银子,以后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不够的话再跟娘说。”
沈从容大喜,“谢谢娘!其实我之前就看中了一套古书注解,一整套二十本,书斋掌柜说低于八十两不卖,大姐过年前给了我二十两银子,初二那天外祖父外祖母和舅舅舅娘都给了我压岁钱,也能凑个三十两,还有我之前攒的,就差一点点。
现在娘给了我一百两,终于够了!”
孩子脸上的欢喜让苏苔都跟着高兴得不行,恨不得再给个千百两银子。
因着沈从容成迫不及待想要去大河镇买书。
苏苔决定陪他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