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长死后,秀吉追击并打败攻击其主君的明智光秀。然后他跟毛利家族缔结和约。
信长有三个儿子。长子信忠(1557~1582)跟他一起死在本能寺。信孝(1558~1583)翌年被秀吉与信长的三子信雄(1558~1630)联手杀掉。信雄想当织田家族的家长,但受到反对。秀吉指定信长的幼孙秀信(1580~1605,信忠的儿子)为继承人,但实际上秀吉掌握权力。如同信长一样,秀吉从未实际出任将军,而跟信长不一样的是,秀吉接受了若干合法化的高级头衔,诸如摄政。
秀吉的权力继续借着结盟(诸如与毛利氏)与胜利的战役而扩张。他的最成功的战役之一是1587年对抗南九州萨摩国岛津家族的战役,岛津家族野心勃勃且实力强大,当时企图向北方扩张。获胜后,他依据战略需要重新分配九州的封地,以确保效忠他的家臣能够牵制潜在敌人。
秀吉之前的信长实施过的封地重新分配政策,后来也成为德川政策的正字标记。这政策有双重利益。它不仅依据战略需要将忠贞的家臣部署于较不忠贞的家臣之间;在重新分封较不忠贞的家臣时,它也将他们和构成其传统权力基础的大多数人民隔离开来。
秀吉把大名的家人留在他在桃山(靠近京都)的城堡作为人质,这政策也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压制任何反抗,尽管家庭关系对于某些武人不全是重要的考虑。
秀吉企图减少威胁的另一政策(这也是由信长开创)是他在1588年颁布所谓的“刀狩令”,没收全国农民的武器。“刀狩”是误导的字眼,因为所有类型的武器都被没收。被没收的武器数目惊人。这是一项旨在减少农民叛乱与敌对武人利用农民兵来相威胁的举措。无疑,秀吉没忘记他本身是从农民身份爬升上来的。
从社会阶级的角度来看,“刀狩令”也有兵农分离的效果。这种分离因秀吉1591年发布的冻结阶级规定而进一步厉行。这一规定禁止农民离开田地从事其他行业,并迫使武士居住在城下町——本时代的特色。他也进一步恢复并扩大连坐责任制度,为个人的犯法而处罚整个村落与城镇。这些兵农分离与连坐责任制的严厉措施,显然旨在防止动荡与威胁。
秀吉继续信长开创的土地调查,同样也统一度量衡,他还在1590年实施人口普查。翌年,平定偏远北方的奥羽。
由于秀吉的一连串的军事胜利与政策,也由于信长的成就留下来的遗产,至16世纪90年代初全国统一已大致完成了。当然统一仍需要加以巩固,而这工作最好由秀吉来做。他必须经常警惕对这一目标的威胁。
秀吉怀疑天主教徒的活动。信长曾容忍天主教徒,因为他们在他打击佛教徒时有所帮助。起初,秀吉也容忍天主教徒。然而,1587年他平定九州后跟天主教徒有密切接触,并发布禁止天主教令,谴责天主教。有几年之久他没有实际执行这禁教令,这禁教令毋宁被视为警告。然而,1593年方济会传教士抵日,耶稣会垄断传教局面为之打破,两修道会之间常常争执,秀吉因此更加反对天主教。然后在1597年,由于怀疑传教士是外国入侵的前锋,秀吉把26名天主教徒钉在十字架上,包括9名欧洲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节 国家再统一(3)
1596年年底,西班牙船“飞利浦号”在四国海岸发生船难,船长显然散播谣言说他们是前锋,但秀吉的举动仍然显得很极端。
“二十六殉道者事件”是欧洲人首次在日本因表白天主教信仰被处死。
在他的晚年,尤其在1590年左右之后,秀吉的个性似乎改变了。对任何潜在威胁的疑心使他染上妄想症。他怀疑他的侄儿秀次(1568~1595)谋反,因此强迫他自杀。为了铲除后患,他也处死秀次的妻子与三个小孩以及秀次的家臣。秀次的头颅被公开示众,以警告谋反者。
在某些方面,秀吉变得较像他的昔日主人信长。他开始表现几乎像信长那般的残酷与个人威风感。他的世界不容许受到破坏,给他带来坏消息的使者会有被锯成两半的危险。先前服侍信长的他的茶道大师千利休(1522~1591),既不年轻也不危险,却因触怒秀吉而成为另一位被迫自杀的人。
秀吉的世界对他不够大,他想征服中国明朝,以建立一个泛亚帝国。作为这个大计划的第一阶段,他在1592年派兵入侵朝鲜,但被中国与朝鲜联军击退。1597年,他再度派兵入侵朝鲜,但这次战役也半途而废,因为秀吉在翌年9月病死。
在他死去三年前,为了确保丰臣霸权的持续,秀吉建立一个由日本五名最强大的大名——五大老组成的会议。五大老之一是德川家康,日本史上伟大的幸存者之一。
家康的生涯将在第三章中概述。在此要指出,他在1584年挑战秀吉没成功,翌年他承认秀吉为其领主。虽然他们在若干战役中是盟友,秀吉从未十分确定家康对他的效忠。1590年,他依据战略需要把家康从靠近静冈的家康的传统中央领地调至较偏远的关东地方。秀吉这一招可能犯了判断错误,因为家康的250万石(当时封地大小以“石”来度量,“石”是稻米生产单位,1石约等于182公升)的新领地比其他任何大名都要大,甚至比秀吉的个人领地还要大。至1598年,家康已强化其地位,许多大名视他为他们的领主。事实上,在他的家臣之中有不下38位大名。
秀吉临终前恳求五大老照顾他的幼嗣子秀赖(1593~1615),他们答应这样做。然而,秀吉死后,家康不遵守诺言,而五大老就谁是秀吉继承人的事发生争执。家康获胜。在1600年10月的关原之战中(靠近名古屋),他战胜了那些拥护秀赖的人。
这将是最后内战吗?信长与秀吉如此辛苦得来的国家统一现在将丧失了吗?或者家康将能够维持掌控与稳定?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本章综述
第二章涵盖将近一千年的时期,一方面概述朝廷的命运,另一方面谈武士的境遇。在奈良时代前半期,中央集权的中国式律令国家处于最强大状态下,但衰微迹象从早期阶段起已很明显。在接下来的平安时代,尽管宫廷文化与艺术成就达到顶点,中央权力继续衰退,而当被输入的中国事物逐渐和风化时,中国事物的重要性也衰退了。中央权力衰退的因素包括宫廷阴谋频繁(大多涉及藤原家族)、土地逐渐私有使得税收减少而税收减少使得王室失去收入、天皇因摄政与院政的干预而失去个人权力。
相反,地方武士一步一步地扩大权力。12世纪晚期全国两大武士家族的平氏与源氏对决后,源赖朝掌握了全国最高权力,但他仍然觉得有必要获得朝廷的正式认可。他建立幕府,封建时代于焉展开。然而,幕府跟它之前的朝廷一样,不久将被阴谋与摄政制削弱。在安然渡过元寇攻击与后醍醐企图恢复天皇直接统治事件后,跟天皇制一样,幕府最后退化为几乎名存实亡的状态。强大武人彼此对抗争夺霸权,全国处于内战频发状态。
有点儿讽刺的是,日本著名的文化成分,诸如能剧、简朴的美学、禅宗,都是在武士时代形成的。相对于平安时代农业的缺乏效率,武士时代农业生产力增加,但农民生活似乎没多少变化。
部分得力于由欧洲人在16世纪中叶引进的火器,意志特别坚决的武人信长能够建立霸权。他展开的统一全国过程,后来由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