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个威胁存在,中**队获胜之后必须退守宽甸,甚至还得再退一步,缩短后勤保障线的长度,避免与韩军混战。
在丹东方向上,美军有两个师,还有韩军战备状态最好的集团军。
就算第二骑兵师要在外围与中**队的两个主力集团军打野战,无法参与攻打丹东的作战行动,在第七步兵师的支援下,韩军集团军也有足够的把握打下丹东,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十二月三日中午,第七步兵师到达丹东。
因为第四步兵师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航空旅与部分提前撤退的伤员逃了出来,所以帕特里奇不再顾忌伤亡,让第七步兵师立即投入战斗。
强攻丹东,还关系到整体战略。
在帕特里奇主导起草的战争计划中,占领丹东是整场战争的转折点。
说得直接一点,只有在占领了丹东,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之后,美军才会在东南方向上发动进攻。
与东南方向的进攻比起来,东北只是佯攻。
如果连佯攻都打不好,主攻怎么打?
虽然帕特里奇可以为第四步兵师覆灭找到很多理由,但是在攻打丹东的行动上,他却找不到任何回旋余地。
对此情况,罗耀武也是了如指掌。
与帕特里奇设想的不同,从一开始,罗耀武就没打算守住丹东。
正如叶振邦所说,即便拼尽全力,就能守住丹东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丹东附近的地形条件决定了,就算里耀武出动全部六个主力集团军也守不住这座港口城市。
在选择打击对象的时候,罗耀武听从叶振邦的建议,选了第四步兵师,而不是威胁更大的第二骑兵师,也与战场的地形有很大关系。
在平原地区与美军作战,几乎是送死!
这一点。在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的作战行动上也得到了体现。
在围歼第四步兵师的时候,就有参谋提出,应该让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围攻第二骑兵师,即便不能歼灭这支美军,也要迫使其退回朝鲜。
罗耀武非常果断的否决了这一提议,理由是需要这两个集团军巩固后方防线。
实际情况,则是进攻的代价太大,就算全力一搏,也不见得能够重创第二骑兵师,不然这支美军部队也不会在丹东外围活动,公然向两个。集团军挑衅。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罗耀武采纳了参谋的建议,战场局面肯定会变得非常糟糕。
只不过,守不住丹东,不等于不守。
歼灭了美军第四步兵师之后,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十五集团军的损失非常巨大,特别是第十五集团军,三个主力师的伤亡全部超过七成,刚刚补充的官兵大多成了炮灰,后方战地医院人满为患。
这个时候,肯定得把这些部队撤下来。并且得到休整补充。
这就需要时间,足够的时间。
能够争取到时间的,就是丹东战场。
美军还有三个师,第二机步师基本上可以忽略,之前的表现已经证明,该师的战斗力并没完全恢复小不然在四十四师的防线前面不会耽搁那么久。第二骑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全部集中在丹东。
至于韩军,罗耀武根本没有考虑过。
主力集团军打韩军简直是砍瓜切菜,就算二线部队再不济,也能顶住韩军的进攻,消耗韩军的有生力量。
再说了,没有美军支持,韩军也没有胆子单独发动进攻。
关键还是在丹东,守军多坚持一天,主力部队就多一天的喘息时间。受此影响,三日上午,罗耀武让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一同发起了一次规模浩大的进攻。向第二骑兵师施压。
按照罗耀武的命令,两个集团军要尽量突破美韩联军的包围围,把增援部队与作战物资送入丹东。
帕特里奇非常清楚罗耀武的意图,所以在当天下午就命令第七步兵师发起进攻。
这个时候,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的突击行动已经完成,作战部队正在撤回进攻出发阵地。
罗耀武也不敢大意,毕竟第二骑兵师的战斗力摆在那。
确认美军开始强攻丹东之后,罗耀武让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各留下一个师与第二骑兵师周旋,主力则退回了出发阵地,分别在通往大连与沈阳的方向上构筑防线,做好纵深防御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