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且不说第七步兵师本来就不是擅长进攻的部队,在其前面还有一个新编集团军。更重要的是,在清河门作战的第十五集团军近在咫尺,如果第七步兵师向西推进,等于主动拉长战线,为第十五集团军创造了突破的机会。
后方都保不住,第七步兵师拿什么打突击?
从这里也看得出来,罗耀武为什么没有让第十五集团军提前撤退。
正是如此,在第七步兵师向西突击的时候,第十五集团军也接到了罗耀武的命令,开始向西突击,咬住了第七步兵师。
发现这一情况之后,帕特里奇才不得不承认,罗耀武指挥撤退的能力不比指挥进攻的能力差多少。
虽然帕特里奇随后又命令驻扎在凌海市的美日联军向西推进,但是在第二十六集团军的阻挡下,美日联军的战术反击行动并没对正在撤退的中**队构成多大威胁,反而在反击中损失了数千名官兵。
打到十二日上午,帕特里奇已经无计可施,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敖汉旗上。
这个时候,罗耀武也把注意力转到了敖汉旗。
当时,罗耀武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能不能把第十六集团军撤出来,二是有没有办法在敖汉旗失守之后守住赤峰。
毫无疑问,这两个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因为已经没有部队可以调动,能够用来守卫赤峰的只有几万民兵,所以如果不能把第十六集团军撤下来,就无法守住赤峰,甚至无法在赤峰组织起有效防御。
问题是,如何才能把第十六集团军撤出来?
仅仅是突围行动肯定不够,美军到现在都没有调整部署,第二骑兵师已经开始从北往南打穿插,第二机步师与第四步兵师把防线守得死死的,而第十六集团军本身就没有多少突击能力。
要想救出第十六集团军,就得派遣援军。
可惜的是,罗耀武派不出像样的援军。
虽然第四十集团军的主力能在十二日傍晚到达北票市,但是罗耀武不能冒着战略撤退线路被美军切断的风险,让第四十集团军全部北上。
再说了,第四十集团军的战斗力也非常有限,美军又在贝子府部署了防线。
就算让第四十集团军北上,也不见得能够救出第十六集团军。
结果很明显,敖汉旗失守只是迟早的事情,第十六集团军逃出升天的希望非常渺茫,守住赤峰的希望也非常渺茫。
十二日夜间,罗耀武率领的前线司令部离开了朝阳。
他在出发前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第十六集团军务必坚持四十八小时,然后才能突围。
随后,罗耀武还亲自给第十六集团军的指挥官下达了命令。
如果伤亡过于惨重,可以在完成作战任务后分散突围、或者就地改变成敌后游击队,甚至可以向敌人投降。
''
第一百五十三章 虽败犹胜
突出部战役最终以中**队主动撤退结束,或多或少有点出人意料。
虽然在复职的时候,罗耀武就预料到,因为沈阳过早沦陷,辽河平原无险可守,东北军迟早会退入关内,并且在复职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一点,但是在收复锦州之后,罗耀武未做过多抵抗,就指挥部队向关内撤退,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从军事上讲,罗耀武此举没有错。
抗战的关键是人力,特别是实战经验丰富的官兵。因为中**队处于劣势,在作战能力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所以抗战的基本原则就是以空间换时间,只要能够坚持下去,就能给敌人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