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日月明下一句 > 第一百五十一章 架构 1 官府的长相151(第2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 架构 1 官府的长相151(第2页)

“大曌朝野诸般弊端就是朝廷的躯体运转不灵所致,这运转不灵便说明了朝廷的躯体长得不好,可能有残疾,无法剜除自己身上的毒瘤。所以,朕现在要纠正长得不好、不健全的地方,要让大曌身强体壮、运转灵活,自己能照顾自己,自己能治自己的病、能剜掉自己身上的毒瘤。也就是说,朕要改良这架构,要确立朝廷架构所必须遵从的主旨规制。”

王战将其中的利弊非常形象的展示给群臣,进而推出自己的目的。

对于皇帝表述的东西,群臣一瞬间便都理解的很透彻,毕竟皇帝比喻的太形象了,手与毒瘤的画面清晰的出现在了心里,瞬间便明白了。

但明白可不代表同意,明白的同时便有人要出班启奏了。

“诸位爱卿莫要急着说祖制如何,也不要急着反对,”王战看到有些人已经要张嘴说话,拦下了他们,“先听朕把话说完,然后诸位爱卿平心而论,看看有没有道理。至于这有道理的东西在实际政务中到底行不行,实践出真知,试行一段时间之后再论。朕现在也没那么多人手,就在京城与附近的北直隶、山西尽力试行。大曌其他的地方,平稳推行,逐步构建。朕没指望能够一夕之间就改天换地,你们不必担心朕好大喜功。一段时间之后,京城附近的结果与其他地方对比、与往年对比,到底如何,一目了然。无论如何,无论地方上可能如何阳奉阴违,咱们先让大曌全国官吏百姓都知道朕的意图,让大曌的老百姓都看着、都琢磨琢磨。”

展示完具体的东西,王战给出了不急功近利、局部试行的做法。

“圣上,微臣直感圣上‘实践出真知’之言饱含先贤格物致知之真意,然,国朝自太祖立国以来,稳定二百余年,自有其定制。在此定制之下,我大曌既无宋之文弱,又无唐之藩镇,可见现行朝廷样貌。。。。。。呃。。。。。。体制架构有其可取之处,贸然改变定制,臣恐百官凌乱、社稷动荡。所谓‘利不十、不变法’,还请圣上三思。”不出王战所料,刘宗周这个极其尊崇三代圣王的人出言质疑了。

其余的大臣闻言也是纷纷点头。但他们赞同的是结果,初衷与刘宗周并不相同。古往今来都一样,很少有高官显贵愿意变法的:占足了既得利益,谁愿意变法?

不过出乎王战意料的是,刘宗周主动联想到格物致知上去了。王战当然不反对这种联想,更欣慰于这种联想。

“爱卿的担心朕能理解,求稳乃是人之常情。不过爱卿想想,从古至今,一代代人已经改变了多少?从刀耕火种到牛犁水车,从树叶兽皮到丝麻布帛,从木棍石块到强弓劲弩,周时尚有实权三公,如今三公的实权又在哪里?可是伴随着这些变化的,却是我华夏实现了大一统,华夏百姓繁衍的越来越多、人口百倍千倍的壮大,具有了远胜于三代之时的广袤国土供百姓生息,所以,该变还是要变,且不必拘泥于是否得到了十倍之利,须知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先贤不也说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咱们只要是向前、向好,何必拘泥于十倍之利?纵观历史,朕想到了一句话,‘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爱卿以为然否?”

王战娓娓道来,声调不高,话中之意却让殿上群臣大为震动。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不止刘宗周,群臣都在心中默念着这句话。对于此时士林中越来越盛的“是古非今”的风气,此言无疑充满新意,无异于石破天惊、天地翻覆。

刀耕火种、牛犁水车;树叶兽皮、丝麻布帛;木棍石块、强弓劲弩。。。。。。简单的事实,却越是咀嚼越是感觉滋味无穷,群臣一时皆无声细品。

王战也不催促。

。。。。。。

“诸位爱卿不妨再想想,本朝的中兴能臣张居正,他为何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朕以为,便是因为朝廷官府的肌体如果没有长成合适的样子、官吏的梁柱架构没有架设成合适的样子,架构体制不完善,没有了互相监督,再好再严密的律法也得不到执行,只会沦为一纸空文。便如同只有一条腿、一只手的畸形之人,脑子里总有多少好年头,也还是什么都做不成。”

“反之,架构体制完善,即使律法不够严密,也能够保证基本的互相监督,保证出不了大奸大恶。简单来说,若无从监督,便无人严格依法执行,最终便无从落实律法警恶从善、惩恶扬善的本意,再好的善政,好处也落不到老百姓头上。所以,架构,更重于律法制度。设立架构之前所确立的规制主旨,更是一切的根本。”

“这些部门如何互相配合、如何互相制约、监督,这之中的考虑,就是设立架构所依托的主旨规制。”

“朕所想的主旨规制,就是互相监督。朝廷各部、府、院、科,必须按照互相监督的规制去设立。”

见思虑中的群臣都渐渐抬起了头,王战抛出了自己长久思考得出的结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