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秦公点头道“商君所言不错。今先君离世,反对变法之声骤起,故寡人问政,请商君赐教。”。
商鞅道“若君上不愿行鞅之法,恢复旧制,与公室、世族一同执政,鼓励商贾、百工,让庶民自治,受百家之学教化…也未为不可。
毕竟二十多年来,秦国国力、军力已盛,即便效仿山东诸国中原之文化、制度,也能强于诸国,君上可为太平之君,尽享仁德之名,大出天下可与子孙后代徐徐图之。”,
“若继续行商君之法呢?”,“若继续行鞅法,任用能员干吏依法行事,变秦国为农场、军营,以赏刑激惩,秦国上下将铁板一块,唯君命是从。
纵有反对之声,不过是螳臂当车。君上便可以完成历代先君之志,定汉中,收巴蜀既而大出崤函,王霸天下。
但鞅一直被世人诟病为苛法酷吏,若君上继续行鞅法,前路艰辛,也将为人诟病。古制、鞅法谁更适合秦,谁更得君上亲睐,秦将何去何从,皆由君上自决。”…
“商君所作何书?”,“治秦二十余载,对所行之法的查缺补漏以及与先君探讨的王霸之术。”,“愿得商君之作受教!”,“君上过誉,臣于此与君上告别。”。
(秦·咸阳城·原大良造府邸)
车桓对商鞅道“子桓已请辞了官职,愿追随商君。”,商鞅道“这些年子桓为鞅做得太多了。子桓该为自己和家人打算,切莫再花费时日在鞅身上。”。
“今先君已逝,子桓愿替先君护卫商君。”。商鞅听到车桓口中“先君”二字,不禁眼眶发红“我知你忠于先君,但若先君有知定当希望子桓好好过活。
鞅这一生作恶无数,当今君上须臾便会借鞅之首级平息众怒,子桓反而应尽早与鞅划清界线以保妻子。”,“可商君对子桓,对墨家是好的。这些年秦墨在商君的支持下壮大了许多。”。
商鞅摇摇头“子桓能否听我一言?”,“但听君言”。
“鞅自知时日不多,恳请子桓为我做三件事。其一,鞅在秦主政二十一载,先君赐荣华富贵无数;昔日修建新都,各商家巨贾亦献珍宝、银钱不少;平素达官贵人往来贿赂…此皆为民脂民膏。鞅现将九成财物交与子桓,用于墨家行事,也算赎鞅苛法之罪。
其二,鞅的书作《商君书》共二十四章分五十卷,誊写在羊皮上,只此一部,即将完成。书毕,子桓安排墨者为我在商於封地挖地窖封存,同时散布消息于诸国:得此书者可得天下。
其三,鞅离咸阳城之前,子桓便携家眷离秦,或之齐,或之楚。总之万不可在秦,切切!若子桓能为鞅做此三事便是为先君尽忠,为鞅尽义,可否?”,车桓伏身下跪拜泣道“诺!”。
“还有这个匣子,里面之物要一直放置一起。以后子桓若是念及先君与鞅,便看看吧。”,商鞅把一雕刻精美的金丝楠木匣盒郑重交与车桓。
车桓打开匣子,匣内溢出淡淡谖香,两枚澄亮的虎贲勋章并列放置一处:一为‘赢渠梁大秦秦公师隰十九年辰月初八“,一为‘卫鞅大秦秦公渠梁十二年霜月初四’。
“记住,好好保存,让它们…永远都不分开。”,“诺!子桓谨遵商君之托。”。
(秦·咸阳城城门)
北风呼啸,密云蔽日,清晨的咸阳城似乎还未从寒夜中苏醒,商鞅一行已拜别秦孝公陵寝,轻车简行往东踽踽驶向城门。
其所携物资三车,随从仅为府邸家老及侍女侍从三十余人,与平素千人护卫出门的气势完全不同。果入赵良所言,失去君权庇护,商鞅犹如丧家之犬,凄凉如许。
咸阳城在修筑之时为便于将来扩建并无外城城郭,故出了内城城门就基本出了咸阳核心之地。
守城士卒验过官凭后放行,商鞅坐于辕车内,下令放缓出城速度。“咸阳城乃你我之城…”昔日孝公的话仿佛言犹在耳,商鞅内心叹道“城还是那座城,可主人已不是你我了。”。
大到计划迁都、选址、布局、丈量、设计、修筑城池以及周边工事…小到勒令城墙上每匹砖瓦均需镌刻工匠、工师的姓名以追责…咸阳城是商鞅一生的心血,如今离去,即是与过往告别。
“阿梁,鞅要离开我们的咸阳城了。你等等我,待鞅安排好一切,再回到这里以身祭法,便可来陪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