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氏父兄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失败,安排一批兵马殿后,他们则领着本部族的士卒,先行撤退,离开时带走了长安城中的大量金银细软,乘船渡江,逃到了黄河以北。
可是出乎他们意料,周国早就算到了这一点。
水师都督邓玦早已领战船在洛州沔水准备,提前夺取了梁国在渭水修建的战船,紧追其后,也渡过了黄河。
梁国兵马不擅水战,被早已在上游等候的周国水师迎头痛击,渡江中流,被击落无数,皆沉于水中。
贺兰部渡过黄河之后,没来得及喘口气,停下来与追兵战斗,便打便退。
太后贺兰氏一看连上党郡都不再安全,距离最近的交战地只有不到三百里,忙又带着新君北上,这次一直到冀州才停下来。
梁军败势已经很明显,柔然、吐谷浑、党项等国都不再掩饰,如饿狼般扑上来分食,就连萧渊当初未能说动联合的高车国也派了兵马。
三个月下来,中原地区整个黄河以南,都重新归入了周国的版图。
而随着周国大军渡江深入,后勤补给线越来越长,往来信件的输送所需用时也越来越久。
帝国的疆域越来越大,大周的皇帝再留在建业这东南一隅,已经不合适了。
永平四年夏末,穆明珠做了迁都的决定,将周国的首都从建业改到黄河之畔的洛阳。
将国都定于此时的战场前线,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决定,可是这一决定强有力透出了大周皇帝的信心。
假以时日,洛阳将成为大周的腹地,而不是最北边的地方。
而迁都洛阳之后,朝廷处理日常事务的同时,可以更好兼顾前线的战事。
穆明珠威势愈重,她做了迁都的决定,虽然有部分立场不明的人私下发牢骚,但整体上大家都是支持的,甚至有老臣激动哭泣。
这将是自梁国南下,侵夺大周土地后,周国原本生于北方、却因战乱南逃的臣民第一次回到故土。
从做出这个决定,到各方面都调整到位,乃至于洛阳的宫殿、民居都安排好,还需要一段时间。
永平五年春,皇帝穆明珠在动身迁都前往洛阳的路途中,与从柔然一路南下归来的萧渊终于相见。
萧渊离开的时候,周国正在梁国的威胁下瑟瑟发抖。
如今他回来,梁国却已经快要消失,而周国正快速行进在北定中原的路上。
这期间萧渊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此时天下百姓可能还不清楚,但穆明珠却异常了解。
在辘辘行进的马车上,穆明珠望着多年未见的好友,却见曾经率性随意的少年,已经完全长成一个大人了。他的肩膀宽厚了许多,面色也因风霜变黑了,可是笑起来的样子,仍是没有丝毫改变。
“快坐下。”穆明珠笑道,好像也回到了从前在南山书院的日子,“从接到你的信,朕就算着你回来的日子,想着这一迁都,大约要到洛阳才能见到了。没想到你聪明,半路找来。”
萧渊坐下来,因面色黑了,一笑更显得牙齿白净,“可以啊,我这出去一趟,你都把国都搬到黄河边去了。若是我再出去一趟,你是不是得把国都搬到冀州去啊。”
穆明珠知他是调侃,笑道:“冀州虽然丰饶,却不适合做国都,只适合做大周的国土。”言下之意,推进到黄河畔还不够,她要一直打过黄河去,连冀州也纳入周国版图。
萧渊笑道:“当初我去扬州跟着你,可见是跟对了。天下谁人能有我这样的好眼光呢?”
不管穆明珠要推行什么政令,他都是坚定的支持者。
穆明珠看着他,真心实意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