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桑楼的下阕,依旧句句惊艳。
每出一句,底下哇声一片。
四周传出毫无保留的赞美和欣赏。
高台上的三位老师更是激动又欣慰,他们最知道一首可以流传百世的诗有多难得,但是今日,他们见证了一首又一首的出现。
“高手在民间呐。”
“市井中亦有良师。”
“有今日这一遭,死而无憾,死而无憾……”
十首诗全部已经揭晓,众人还有些恋恋不舍。
自然没有一个能越过景桑楼下阕的,大家没有人得到通票,但是看了那么多好诗,也没有人觉得亏了。
掌柜的出来,说了好些场面话,又给大家发了一匣子的优惠券,场面又热闹起来。
高台上,有小厮开始收拾台子,掌柜的把林晚原先准备好的三个匣子递给三位老师。
里头是将敬酒的完整版,还额外附送了一首唐寅的《桃花庵歌》,和苏轼的《水调歌头》。
原本后面两首是没有的,只是林晚看三位老师见着这些诗激动落泪,心中感慨,才又现写了这两首。
反正已经用了,便再多用两首。
至于为什么是这两首,因为林晚会的也不多。
记得这两首是因为这两首被人谱成了歌,正好她会唱。
三位老师打开匣子,只看了一眼便心神激荡。
三人相视一眼,皆被惊艳到无以复加。
荀夫子哈哈大笑,抱着匣子,像抱着什么珍宝一般,直接冲进人群回了家,准备回家好好研究一二。
于院长和梁太傅也激动得脸色涨红,往家里赶。
等三位老师离开,台子很快被拆除,但刚刚围观的学子们,却是久久不肯离开。
大家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着刚刚那些诗的上下阙,一字一句的琢磨。
还有一些直接拉住了掌柜的,想要见见出题人,这样的大才子,大家都想瞻仰一二。
众人七嘴八舌跟掌柜的交涉,一个个情绪激动。
掌柜的自然是顺着圆滑话,推脱开。
有人看见卫辰,也不顾身份有别,当即把卫辰拉了过来:“卫大公子,你可是景桑楼东家的好友,可一定要为我们引荐一二。这般有才的人,我们很想要拜见……”
卫辰正琢磨着事,一下被人拉过来,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很不好意思的解释:
“其实我跟景桑楼的掌柜也不是很熟……”
这话大家显然是不相信:“卫大公子,这就是你不对了,大家都要排队,明明你都有预留雅间,关系定然不错,还跟我们说不熟,若不方便便直说,何苦找这样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