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边城浪子沙漠拔剑视频第几集 > 再来镇81(第1页)

再来镇81(第1页)

并入清朝

1603年,彻辰汗死,孙林丹(一译陵丹、灵丹,明人称虎墩兔)继位,称林丹·呼图克图汗。林丹汗在位时,值后金努尔哈赤崛起。林丹汗企图统一蒙古各部,联合明朝,共同抗击后金。但由于他改信红教加他常说:“南朝止一大明皇帝,北边止我一人,何得处处称王,我当先处里,后处外。“这势必会动蒙古各部的利益。“昏于酒色“,任意杀掠,凭陵诸部,受到各部封建主的强烈反抗。1628年(明崇祯元年,清天聪二年),因在土默特部赵城为喀喇沁、eeds等联兵击败,继之又被漠南蒙古各部与后金联军败于绰洛郭勒,1631-1632年被皇太极创于西拉木伦河北岸,被迫狼狈西逃,1634年死于大草滩(今gs省民乐县东南)。林丹汗病死后,他的部下逐渐土崩瓦解,他的福晋们也开始寻找自己新的归宿。

后金天聪八年八月,林丹汗的侧福晋,时称窦土门福晋,由他部落的一名叫多尼库鲁克的护送下,率先到皇太极的军营行幄,表示归顺,并选择了木湖尔伊济牙尔地方暂时驻牧。皇太极考虑后,决定娶窦土门福晋。

在皇太极纳娶窦土门福晋后不到一年,后金天聪九年三月,林丹汗的多罗大福晋囊囊太后娜木钟率领一千五百户部众来归;四月,林丹的儿子额哲在上都被后金追上,林丹汗另一个多罗大福晋苏泰太后带着她的儿子额哲,即林丹汗的继承人,又率一千户部众来投,并献上历代传国玉玺;随同两位尊贵太后前来的还有林丹汗另两位侧室福晋伯奇福晋、俄尔哲依图福晋及林丹汗的妹妹泰松公主等。她们的到来,让皇太极和诸王贝勒们欣喜若狂,因为这不但给他们送来美女,还带来了众多的家产人口及牲畜财帛等。

当林丹汗的八大福晋们归顺后,时为大汗的皇太极娶窦土门福晋和囊囊大福晋;其从兄济尔哈朗娶苏泰大福晋;其七兄阿巴泰娶俄尔哲图福晋;其长子豪格娶苔丝娜伯奇福晋;将高尔土门福晋赐林丹汗属下寨桑祁他特车尔贝为妻;二兄代善娶林丹汗之妹泰松公主;皇太极将次女马喀塔下嫁林丹汗长子额哲;多尔衮娶了窦土门福晋的蒙古养女(一说是林丹汗之女)。泰松公主在其兄林丹汗死后,在1636年(后金天聪九年)与众福晋一起归附后金,改嫁爱新觉罗·代善。于是,延续429年的蒙古帝国从此便从历史上消失了。原有的蒙古各部部众大都依附于后金。皇太极得到玉玺后,立即召集满洲、蒙古贝勒于盛京称帝,定国号为大清。

瓦剌

原居八河地区(叶尼塞河上游八条支流带),前期主要部落有准噶尔(绰罗斯部)、杜尔伯特、土尔扈特。15世纪初和硕特进西域加入瓦剌,后来做盟主。后并称四卫拉特。还有辉特等小部。

元代:主要居西域北部,是以准噶尔盆地为中心的天山北方的主要人群;一部分南进西域中部即今巴州。

明代前期:准噶尔东进,与鞑靼、兀良哈为漠北三大游牧集团;也先死后准噶尔西返并占领七河地区等。后期:和硕特等南进今巴州和青海等。

清代早期:准噶尔南下征服东察合台汗国。前中期:康熙三征噶尔丹,八旗满洲和汉人绿营兵民等驻扎巴里坤-wlq-喀喇乌苏一带的和硕特旧地。乾隆征服准噶尔汗国,千里荒芜,迁内地兵民驻守开垦;哈萨克君主请求乾隆允许哈萨克人东进游牧;维吾尔人则北进。

瓦剌在清代中期及此前的很长时期是今xj区域的最大人群(康熙后期瓦剌在今xj北部和中部60多万人-乾隆26年维吾尔人共25万左右且大体在南疆六城);康乾战事和屯垦戍边使汉人成瓦剌区域的主要填补人群。

瓦剌推进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硕特汗国的贡献尤为突出。在现代,他们有多个自治行政地。

称呼

元朝时所称斡亦剌,明朝人称瓦剌,清代作卫拉特或卫喇特。该人群自称是卫拉特。

蒙元时期,斡亦刺贵族与成吉思汗系建立世代通婚关系,男尚公主,女适皇胃,可谓“世联戚碗“,权势显赫。正如拉施特哀丁所指出的那样,他们“保持相互嫁娶姑娘的关系,并成为按达-忽答“。这不仅对斡亦刺社会产生很大影响,而且也是成吉思汗家族统治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初居住在八河地区(今叶尼塞河的八条支流地区)。人数众多,统治若干部落,各有自己的名称。元时开始南下,定居于阿尔泰山麓至色楞格河下游的广阔草原的西北部,并改狩猎经济为畜牧经济,兼营部分农业。瓦剌有四大部或四万户,简称“四“。其名称各书记载不尽一致,其中包括许多古老的蒙古语部落和突厥语部落。

14世纪时,随着元朝皇室衰微,瓦剌遂乘机扩大实力,积极参予各派系纷争。1414年,明成祖统兵北征西部蒙古,与瓦剌战于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瓦剌败向明朝内附称臣。其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分受明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进攻大同、宣府、辽东、甘肃,明英宗在宦官王振怂恿下率兵亲征,也先诱明军至大同,破其前锋,于土木堡俘明英宗,史称为土木之变。同年十月,也先进围bj。后来由于东部蒙古(鞑靼)达延汗再兴,瓦剌部移师西北地区,势力一度扩张至伊犁河流域一带。为了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阿失帖木儿不时遣使向明朝通贡。

层次

诸部落大体是平等关系。瓦剌分为四大部:和硕特、绰罗斯(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另有辉特等小部。

明代中期或也先死后以来盟主部落是和硕特,因为其首领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其它部落是依附于蒙古族而来的广义蒙古族。盟主并非汗王,只有召集权,非集权。

与蒙古的关系

从并列关系到纳入。1640年9月喀尔喀和卫拉特的领导们制定的《蒙古-卫拉特法典》条款称双方为“蒙古和卫拉特“,当时双方都认为瓦剌人并非蒙古人,后来划入了(广义)蒙古族。需要了解双方关系的历史变化,蒙古族的范围是发展的(类似汉族包括原来的汉族和后来融入的群体,现代藏族包括本来的藏族及其所称的霍尔巴人即xz区域被同化的蒙古人)。

值得了解:喀尔喀蒙古族长期把自己视为蒙古族,而把卫拉特诸部落视为其它民族。卫拉特也这么认为。

1640年9月,在鄂齐尔图汗的固有领地乌兰伯勒奇尔(在塔尔巴哈台),在喀尔喀札萨克图汗素巴第主持下,喀尔喀和卫拉特的领导们制定了合作抗敌的《蒙古-卫拉特法典》(被有的网民误称为《卫拉特法典》)。有的也称《蒙古·卫拉特法典》(此“蒙古“指喀尔喀,是狭义蒙古,条款是称双方为“蒙古和卫拉特“,卫拉特是成吉思汗时期归附于蒙古而成为广义蒙古族的,其中和硕特部首领家族是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代)。

制定这一法典的目的,在于巩固封建主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调整喀尔喀三部与卫拉特(厄鲁特)四部之间的关系,建立共同抵御外族势力的同盟。

相关的是:顺治三年(1646),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归顺清朝。很快喀尔喀蒙古也归顺清朝。

明代瓦剌

兴起

明初对鞑靼用兵,使瓦剌首领猛可帖木儿乘时而起。明成祖朱棣即皇帝位后,即派使臣告谕瓦剌部。永乐六年(1408)马哈木等遣使向明朝贡马请封。七年,其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分受明封为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三王中马哈木势力最强。为争夺蒙古汗位,瓦剌与鞑靼部频繁争战,势力各有消长。

战争

八年,明成祖北征,鞑靼势衰,瓦剌乘机南下。十年,攻杀鞑靼的本雅失里,进而南下攻明。十二年,明成祖北征瓦剌,直至土剌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图拉河)。翌年,马哈木等贡马谢罪。不久马哈木死,传子脱欢。宣德九年(1434),脱欢袭杀鞑靼部的阿鲁台,正统初又杀贤义、安乐两王,统一蒙古帝国。他立元皇室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自为丞相。正统四年(1439)脱欢死,子也先嗣,称太师淮王。至此,瓦剌势力极盛。正统十四年,也先大举攻明,宦官王振挟英宗亲征,败于土木堡,明英宗被俘(见土木堡之变),也先直犯京师,但被于谦所却,只好与明讲和,送还英宗。此后,也先与脱脱不花间的矛盾加剧,也先恃强,杀脱脱不花,自己取而代之,日益骄横,景泰六年(1455)被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