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天色不早,朱宜真也就不多待了。两人再品了一杯香茶,便离开了茶室。
离去前,朱宜真貌似不经意地又看了一眼墙上那幅墨竹图。
真是耐人寻味啊……
她看着在前头引路的芳菲窈窕纤袅的身影,眼中深思的意味更浓了。
也许,这位大有来头陆夫人,真的可以帮到自己呢。
不几日,便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之期。
这一天无论对闺中少女,还是已婚妇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逢此夜,每家每户的女子都会在家中摆上供桌,向织女祈祷乞巧。
即使是最贫寒的人家,都会给女儿准备几个素果供奉神灵,以求神仙保佑。对于下等人家而言,女子会纺织女红更是要紧,这可是将来嫁个稍好些的人家的本钱呢,也是换取生活所需钱物的重要技能。
感情好的闺中密友们,都趁着这个机会小聚一番。风雅些的则吟诗作对,焚香弹琴;不然围坐清谈,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自从皇帝立了中宫,每年这时,宫中也开始恢复多年前的旧制,在七夕之夜召宗室女子入宫一起祭拜织女乞巧。
皇后好歹也是名义上的天下妇人之典范,要为国中女子们做好表率的,当然要强烈表示自己对于女德的重视了。
身为县主的朱宜真,当然也接到了皇后召见的懿旨。
七月七日,在黄昏之前,朱宜真就进了宫。
她是在宫中长大的贵女,入宫对她而言就跟回家一般,并不觉得有何特别。
她带着两个贴身侍女,在内侍宫女们的引领下来到紫宁宫。
这紫宁宫其实是新翻修过的。因为这原本是詹太后的居所,詹太后发动宫变失败后,在紫宁宫燃火自残,当时这里的宫室烧毁了大半。
后来朱毓昇班师回朝,才将这儿修复好,重新作为皇后起居的宫殿。
朱宜真每次来的时候,总有种物是人非的感叹。
她少女时曾在紫宁宫跟着太后住过一段日子。詹太后确实是一位善弄权柄的霸道老人,但是对着许多小辈时,也有和善的一面……起码那时,她对自己和朱毓昇,都是很好的。
最后怎么会弄成这样呢。
想到此处,朱宜真常常不胜唏嘘。
“昀宁县主到”
才进紫宁宫,便有小黄门拉长了尖细的嗓子扬声报名。
一个个小黄门紧跟着喊名,直传到正殿上去。
朱宜真心中暗笑,秦皇后的排场倒是摆得很足。应该说,是摆得太足了。
她与秦皇后多次相处下来的,早就发现这位低级官员家出来的皇后娘娘,严谨有余,贵气不足,有种披上龙袍也不像太子的感觉。
秦皇后大概也知道自己的短处吧,便有些心虚。越是如此,她越是要摆出皇后的款儿来,事事依足了礼数,生怕被人笑话了去似的。
“皇后娘娘安好”
朱宜真照着皇后的规矩来,一丝不苟地问安行礼。
秦皇后端坐在鸾座之上,从头到脚穿戴得重重叠叠,望之只觉得金光闪烁,底下的人差点就看不清她那张被埋没在凤冠与翟衣间上了浓妆的面孔。
看着低头行礼的朱宜真,秦皇后笑不露齿地扬起了嘴角:“昀宁来了。快请坐吧。”
“谢皇后。”
朱宜真挺起身来,又向在座的张贤妃和李德妃以及几位妃嫔行了礼,才被一个宫女引着坐到皇后左边下首的位子。
这一边,是给宗室女儿和贵妇们坐的,右边则是宫中公主与妃嫔们的位子。
宫中目前只有两位公主,就是贤妃与德妃所出。这二妃是与皇后一齐进宫封妃的,出身也与皇后相仿佛,只是性子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