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花枝春满的意思 > 第5部分(第2页)

第5部分(第2页)

当有坐看云起的胸怀

王维是盛唐文化的完美的体现者。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全面的典型。他是一个大音乐家,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早年曾经做过大乐丞。他是一个大书法家,兼擅草、隶各体。他还是一个大画家,被后人推许为南宗画派之祖。他自己曾自负地说:“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在诗歌方面,他与孟浩然等人一起,开创了一个以清淡雅秀为特点的绵延千年之久的诗歌流派——山水诗派,被誉为“诗佛”和“天下文宗”(唐代宗语)。王维还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众所周知,他名“维”字“摩诘”,就取自佛教经典《维摩诘经》。

就一般意义而言,每个人都是由他所处的环境塑造出来的独特的“这一个”。王维的多才多艺以及他所受的佛教影响,也造就了他的诗歌独特的风格。苏轼说:“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他就是这样一个纯净朴素的歌手,一切自然景物到了他的手里,都被他调配得那样雍容静穆,和谐完美,仿佛一切本来都是那个样子的,没有一点瑕疵。

《终南别业》并不是王维最具代表性的诗篇,但诗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却是千古传诵。

关于这两句诗,我想了很久,越想越觉得写得好。

南山有水,汇流成溪,涓涓而下,莫知其源。诗人攀岩涉险,溯流而上,想要看个究竟。但走到最后,溪流却不见了。那么,溪流到哪里去了呢?难道世上本“无”的东西,还能生出一个“有”来?诗人怅然若失,仰望高空,只见浮云旋生旋灭。噫,浮云是从哪里来的,又到哪里去了呢?诗人似有所悟。

如果你想到这里就不想了,这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叫做“放下”。世界太奇妙了,人生太奇妙了,想不明白啊。想不明白还要去想,那不是自寻烦恼吗?反正你又不想成为哲学家,只想好好活在当下、享受当下,所以,你完全不必去想这些劳什子,这叫做解脱。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迷失的意义(3)

还有一种态度,叫做“执著”。偏要刨根问底,追本溯源,什么事情都要知道个究竟,不然活不下去。不过等你绕到人生背后瞧明白了,你却依然是失望:其实所谓根,所谓底,所谓本,所谓源,原来只是一个虚无。这叫做“活个明白”。

还是“水穷处”这个问题。你可以这样想:水没有了,并不是真没有。它可能是掩于地表之下了,也许此地即是泉眼。或者是天上下雨之后,雨水在此地暂时汇集,现在涧水已经干涸,只剩下一个空潭。想到这里,你索性坐下来,看天上云卷云舒。唉,原来水被太阳蒸发掉了,变成云了,云又可以变成雨,一下雨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也是如此。在生命的历程中,不论是追求爱情、事业还是学问,你起初勇往直前,义无返顾,走到最后竟然发现那是一条“绝”路,没法子再走下去了。此时,一种山穷水尽、悲哀失落的情绪袭上心来。这种情绪就像一条毒蛇,缠绕着你整个身躯,噬咬着你的心灵。怎么办呢?生存还是毁灭,消沉还是奋起,放下还是执著?王维告诉我们,“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思路决定出路,换个思路走走,也许又是一片新天地。

人生,其实并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也许,人生的绝境多半是自己执迷不悟硬往南墙上撞的结果。鲁迅先生不是说过吗?“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面对人生的绝境,当有坐看云起的胸怀。所谓坐看云起的胸怀,就是把你心中一切得失全部放下。一旦你把一切得失全部放下,你的心也就由遮蔽状态恢复到了自由状态。一个拥有自由心灵的人,眼中还会有绝路吗?

可叹阮籍猖狂,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难道真的是无路可走了吗?谁叫他往一个方向走的?

陆游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是洒脱的,也是智慧的。

其实,即便真正走到了绝境,也没有关系,更不必害怕。如果你不走到绝境,哪里会闯出一片新天地!绝境即是顶峰。高处不胜寒。那么,不妨下来,换条路再走。

世上的事,多半如此。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不开心,毋宁死(1)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在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中,有两颗星星是用中国诗人的名字命名的,一个是屈原,一个是李白。李白死后能够在日月星辰中占据一个位置,可以说是我们这位天才诗人在世时最伟大的抱负之一。

李白,字太白,他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李白自己跟别人说:我母亲生我的时候,曾经梦到太白金星钻到她的肚子里。这话等于是说,我李白是天上的太白金星下凡转世。因为这个缘故,后来贺知章老先生用“谪仙人”这个名号称呼他时,李白毫不犹豫就接受了。他等了那么久,现在终于有人承认他是天上的太白金星下凡了。民间还传说李白是喝醉了酒,下水捞月亮死的。总之,李白生时,他认真地相信自己就是太白金星下凡,并且他也被世人承认为“谪仙人”了;李白死后,他的精魂与月亮合而为一,又回到天上去了,并且真正成了天空中的一颗星星——“李白星”。

李白,这位诗歌史上罕见的天才,无论生前还是死后,真的并不寂寞。

西谚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李白对于中国人而言,也是如此。

关于李白的形象,我以为还是魏颢的描述最为传神到位。这位仁兄是李白的铁杆粉丝,年轻时为了追星,曾经跑了三千多里路去找李白。他说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酝藉。”翻译过来就是说:李白的两颗眼珠子贼亮贼亮,大得像饿虎的眼睛似的。这形象,岂非一个生气淋漓的猛男?但他的穿着就有点出尘的味道了,有时戴着高高的云冠,身上的佩饰长到曳地。这形象,岂非一位高蹈远举、俯视红尘的仙子?这就是李白。

李白口才极好,大言不惭,有一种纵横家睥睨天下的气概。李白精力过人,会武术,也杀过人,还曾经混迹于江湖。李白爱好自由,性情浪漫,“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从小喜欢神仙,曾经认真地学过道,炼过丹,做过酒徒。李白自视甚高,眼高于顶,却又热中功名,喜欢女人,他既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又不肯低头在草莽……这样说来,李白在我们心目中的印象就是天才、诗仙、侠客、道士、旅行家、纵横家、神仙家、隐士、酒徒、性情中人……而且每一种形象都是那样的鲜明耀眼,令人过目不忘,以至于我们有时候会很迷惘,李白究竟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还是我们想象的产物呢?为什么他有时候那样像是我们的知己,有时候又那样像是一个异类?有时候飘逸得像是一个世外的高人,有时候又不可救药地像是一个红尘小人?

李白究竟是谁?为什么谁都不了解他而又人人都喜欢他呢?

郭沫若曾说,李白、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双子星座。但是二者的高下,在毛泽东、郭沫若甚至许多读者的心中,是非常明显的。毛泽东曾经直言不讳地说,他喜欢李白,不喜欢杜甫,原因是杜甫站在小地主的立场,哭哭啼啼,而李白却富于幻想。就拿二人对于安史之乱的态度来说,杜甫觉得全人类的苦难,都要由他来承担,而李白却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天真地以为又一个好时代来临了。试问,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面前,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李白的人生,正是这样,自始至终充满青春的骚动、浪漫的狂想和生命的激情。而这,正是我喜欢李白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当然是李白的诗写得太好了,神龙见首不见尾。而一切天才,都是让人喜欢的。

让我们先说李白精神上的伟大,再谈李白艺术上的天才。这个顺序,不容颠倒。因为,倘若没有精神上的伟大,则艺术上的天才也就不值得称道。

李白精神上的伟大,最重要的是他认真地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他才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真切痛苦,才有“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汲汲追求,才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满满,才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内心孤独,才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潇洒脱俗,才有“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仲尼亡兮谁为出涕”的临终呼号……所有这一切,包孕着多么丰富的生命体验,寄寓着多少人的追求与渴望啊!李白这种精神上的自信自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我是天才我怕什么!

不开心,毋宁死(2)

李白精神上的伟大,还在于他以一个寂寞的超人的姿态,为我们展示了生命与生活的全部美好!李白是一个一生追求自由的人,他的家庭观念极其淡薄,甚至人情方面也很淡漠,他一生的理想就是要做神仙,他要俯瞰尘寰、俯视世人,他认真地相信自己是一个超人,至少在精神上他完全是这样的,他是超越性的。从另一面来看,李白就是一个生命力极其旺盛、功名心极盛、欲望极多、热情极大而又不能自我约束的人。在精神上,一切世俗的东西都拘他不得,他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他的生命与生活,永远是一种弥满的状态。他的人生,变幻太快,令人眼花缭乱。他的人生,理想太多,除了认真地想做神仙之外,我们甚至找不出他人生追求的真正中心点是什么。他的人生,奇情壮彩,五彩斑斓,我们甚至不知道他明天要去追求什么,还能玩出什么花样。人生,在他眼里,也许就是一连串没有目的却充满快乐的体验。在通向死亡的道路上,他为我们留下了流星一样璀璨的光芒。这种精神上的独立自由,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开心,毋宁死!

关于上述的论断,我要不惜笔墨,引用两段话来补充或补正我的观点。这两段话,说得实在是太好了。这两段话,都出自李长之之口。他说:

倘若说在屈原的诗里是表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