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报?”
“与邸报相对;乃民间私办;故称私报。”叶畅道:“此报内容分为三部;一部乃是经济消息;也就是工农商……”
叶畅将经济类放在最初讲;发觉杜甫并没有抵触的意思;他不知道这几年里杜甫狠狠恶补了国富论;赞同他的工农商乃是社稷之基的说法;而今天早上还在城门处亲耳听到他训丨斥王准的话语。
见杜甫不反对;叶畅又道:“第二部分;则是大唐大事;凡不涉及机密者;皆可广而告之。诸如球社大赛胜负;乃至朝廷军政人物任免、朝廷政令法规;皆可见诸于报上;令购报者足不出户;可知天下大事;进而增广见闻;开拓视野。”
大唐的教育这四年里发展得甚为迅速;叶畅几乎将自己收益的三分之一;都拿出来补贴大唐教育;而在他直接控制的区域与能够影响到的区域;甚至开始尝试在城中搞自愿启蒙教育和工农夜校。大批得了他资助的底层读书人;正在市井乡村中扫盲;虽然这工作目前见效不大;可若能坚持下去;大唐的识字率会翻倍上涨。
而识字率的上升;为报纸的开办准备了条件。
“第三部分;则是传奇志异;小说笔谈;诗词歌赋……”
听得这第三部分的内容;杜位在旁边忍不住叫道:“若是这私报如邸报一般;那在报上写了诗文的;岂不省得于谒了?”
“正是”叶畅嘿嘿一笑;他根本不担心报纸没有稿源;来长安求官的各方文人;巴不得有这么一份能够增加他们影响力的东西出来;他们会源源不断地写来稿子;从最初的诗词;再到散文、传奇;而且很快就会把他们的策论也弄出来——到时单纯的报纸;就会成为重要的舆论阵地
“此报……”
杜甫琢磨了许久;觉得这报纸确实大有可为;经济行情可以吸引商人们购报;还可以投放广告;如同球市吸引广告一般;从而获得报纸自我维持的资本。大唐大事;则能吸引一般官吏和有志仕途者;为报纸提供稳定的读者来源;也有助于大唐政令的上传下达。文章诗辞更不必说;那是千古教化之事;真要做起来;必定名垂青史
杜甫此时虽然还没有对自己的仕途绝望;却也知道;杨钊若是当权;又是一个李林甫;自己更难有出头之日。而办这报纸;既能扬己之名;又可以⊥自己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再不济也不必在长安寄人篱下;故此他心中是甚为意动。
只不过文人的矫情与酸迂;让他还是假意婉拒了一下;叶畅自然看出他拒绝得并不坚决;又诚心相邀;杜甫终于松了口:“畅然非欲驱使杜某;亦无不可;只不过这私报之名;实在难听;以某之见;此报既是民间所办;又是面向民间;当名之为‘民报;。”
叶畅呆了呆;旁边杜位抚掌笑道:“好;好;这名字好;民报;民报”
他为李林甫之婿;亦有一些官场见识;叶畅急巴巴要办此报;真正目的;除了他自己方才对杜甫说的那些之外;只怕还别有所图。
最大的可能;就是控制舆论。
如今舆论;主要集中在御史台;御史大夫王曾经是李林甫的人;但这两年渐有分道扬镳之势;如今更不可能再买李林甫的账。今日叶畅与王准的冲突消息;早就传了出来;杜位也听说了;故此;他怀疑叶畅其实就是对着御史台去的。
别人只想着对付王;叶畅却想着直接将御史台的言官之权给分掉……此等智略;让杜位更加坚定;自己选择去辽东是对的。
终有一日;叶畅会如同李林甫一般;登上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到那时;他自然就可以从辽东返回长安;而且是风风光光地返回。
“十一郎;你觉得如何?”杜甫见叶畅半晌没有说话;有些紧张地问道。
“好;自然好;民报这个名字好”叶畅也连连点头;他心中暗道;只要不叫日**;那就是好的。
“恭喜妹婿;恭喜子美。”杜位笑道:“此事敲定;不可无酒;我这便吩咐人;聊备小宴;二位切莫推辞”
他起身出去;自是留点空间给叶畅与杜甫;方便叶畅谈给杜甫何种待遇。叶畅也有这个打算;但他尚未开口;杜甫却肃然道:“畅然;今日在延兴门处;我见着你与王准冲突了。”
叶畅“哦”了一声;淡淡笑道:“长安还真小。”
“此后我在陈相公府中;还见到了王大夫;你要小心他。”杜甫又道。
叶畅看着他好一会儿;然后笑道:“你放心;他奈何不了我;若他有多些头脑;当将王准再打一顿;然后送帖向我谢罪;否则的话;自有人收拾他”
杜甫心中一凛;叶畅这话说得隐隐带着一股寒气;让杜甫又想起了李邕。
第一卷谁乘星槎破虚空 第369章 阴狐暗隐挑心猿
“终于走了”
春明门上;李隆基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声;然后他警惕地四顾;见周围的内侍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没有任何一人露出异样神情。
李隆基微微松了口气;然后自嘲地一笑。
想当初自己拔三尺剑;带着高力士、王毛仲等人发动政变;先后诛韦后、太平公主;那时的自己是何等意气风发。但到得暮年;一个李林甫;不过是自己提拔上来的臣子;却象是巨石一般悬在头上;让他胆战心惊。
李林甫忌惮李隆基;李隆基同样也忌惮李林甫。
不过现在这块巨石总算搬走了;他将去辽东;在他有生之年;都不可能再回长安。李林甫这种自我放逐式的下场;也让李隆基不愿意对他进行彻底清算;毕竟两人君臣协作这么多年;既然李林甫识趣;也用不着赶尽杀绝。
他的目光向下;又转到了杨钊身上。